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句(NP1+V着+NP2)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物",句尾的存在主体(NP2)在句法结构上常常是一些表示无定性的数量短语、专有名词①、光杆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少数抽象名词或短语,但是不能省略或不出现。以谓语动词(VP)为中心,探讨不同的谓语动词和存在主体之间不同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以及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成分上看,《庄子》形容词连谓句有四种类型,即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其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分别是:1.S+(Adv+)PA(+O)+"而"/"以"+(Adv+)PA(+O)(+C),2.S(+Adv)+PA(+O)+("而")+(Adv+)PV(+O/+C),3.S+(Adv+)PV(+O/C)+("而"/"而后"/"以")(Adv+)PA(+O/C)4、(S大)(+Adv)+S小+(+Adv)PA/PV。  相似文献   

3.
NP1+NP2结构总体上存在四种情况:一是表面结构关系为同位关系的,有的可以交换两个成分的语序构成主谓短语,有的则不能;二是表面结构关系是主谓关系的,有的可以交换两个成分的语序而构成同位短语,有的则不能;三是部分NP1+NP2结构交换语序后意义基本不变;四是部分NP1+NP2结构具有结构上的歧解,既可以理解为同位短语,也可以理解为主谓短语。  相似文献   

4.
越南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在"字方所短语时,常常出现句中位置上的偏误。文章采用抽样统计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越南留学生习得"在"字方所短语的句中位置偏误作了统计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种教学策略:(1)标记理论与"在"字方所短语的偏误教学策略;(2)汉越句法成分对比与"NP+VP+在+方所"结构的偏误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有一个独特的句型叫therebe句型,表示某事物或某人的存在关系。其结构是:Therebe+某人/某物+某地。there叫引导词,在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译成汉语时,也不必译出。句中的主语是某人某物,谓语动词be要与主语的数保持一致。它像是一种倒装句,但又非倒装句,因为这种"倒装"已成为一种自然的词序。  相似文献   

6.
关于表索取义NP1+V+NP2+NP3句式的身份问题,学界分歧很大。否定该句式双宾句身份的学者,其理由有两个:1、坚持"领属说",2、坚持动宾可搭配原则。实际上,根据对语言事实的观察,这两种观点均不足以否定该句式的双宾句身份。根据分析,该句式应该看作双宾句,与给予双宾句一样属于双宾句中的一个小类,即索取双宾句。索取双宾句在句法语义上具有自己特点。  相似文献   

7.
强调结构用来对句中某一成分(通常为主语、宾语或状语)加以强调,其句型是:It is/was+被强调部分+that/who+句子其他部分。如果被强调的部分是"人"则可用who/that,如果被强调部分是其他时,  相似文献   

8.
科技英语中Be句的结构有5种:第一种为“N1+be+N2”结构。当Be为动词表判断时可译为“是”;当Be为连接词时,常省译。第二种为“N+be 介词短语”结构,其中介词短语作补语或状语。第三种为“N+be 形容调”结构,常将be词省译。第四种为“It+be 形容词/分词 that从句”结构。第五种为“Therebe”结构,一般将“Therebe”省译或转译为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兴格式"(NP+)被+XX"与现代汉语被动句"(NP+)被+VP"进行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比较,探讨二者之异同。  相似文献   

10.
《庄子》形容词兼语句共有36句,分为五种句型,其最基本的句型结构模式是:S+PV1+OS+PA2。其余的各种句型可以看作是它的变体。此外,兼语句有时还和连谓结构组成多重复杂的谓语句,其结构模式有两种:S+PV1+(OS)+PA1+“而”+(Adv+)PA2/PV2PV(+O);S+PA1+O+PV2+(OS)+Adv+PV2+O。  相似文献   

11.
肯定形式的固定结构如but从句 /短语、ifonly/onlythat从句、Itis…that/who…句型、that/ratherthan短语、from/off/outof短语、too…to…短句、thelast+不定式或从句could/might/should/oughtto/would +不定式的守成体等用于表达间接否定语义 ,这是英语中一种比较特别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温州方言中使用最广的程度语"显"能有选择地跟形容词、动词、名词组成正偏式,即"显"结构的基式"X显",重叠式"X显X",反复式"X显X显"、"X显X X显X",凝固式"大显"。这些组合式大都在句中作谓语或补语,偶尔也作定语。本文以温州方言语法为立足点,结合口语语料,对比普通话语法结构,分构词、构形两类,按实词的定量、非定量原则和有界、无界标准,归纳出"显"具有表程度、表强调两种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先简要说明"‘看/瞧’+D/NP+VP+De!"句式句法形式上的特征,即分析了D/NP的构成、VP的动词类型、De的性质及"看/瞧"之前的"空语类"情况,然后,文章重点探讨了句式中D/NP的语义角色及VP的语义特征等问题,并认为对整个句式影响较大的很可能是"看"或"瞧"的虚化与否,而非VP。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的“(N)+V得+NP+VP”句在语义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将从“(N)+V得+NP+VP”句的基本语义结构、“(N)+V得+VP+VP”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N)+V得+NT+VP”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对这类句式作一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汉语式英语”是我们写作中常犯的错误之一。要避免这类错误应该从最基本的句式入手。首先我们应该要牢记和运用好五种基本句型。这五个基本句式可以演变出多种复杂的英语句子。换言之,绝大多数英语句子都是由这五个基本句式生成的。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这五个基本句式构成了英语句子的基本框架。其结构为:1.主谓结构;2.主系表结构;3.主谓宾结构;4.主谓+双宾语结构;5.主谓+复合宾语结构。五个基本句式详细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多(么)"感叹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型,其基本形式是"多(么)+AP/VP"结构,其中的形容词短语和动词短语只能是表程度差别的短语."多(么)"感叹句一般翻译为英语的how感叹句,其中的"多(么)+AP+的+NP"形式翻译为英语的what感叹句.  相似文献   

17.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一般认为,"也"字煞句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本文认为,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是"主语+名词性谓语。"《尚书》时代"是"已作为判断词。"是"不是古汉语唯一的判断词。断定判断句的句型标准主要根据谓语的性质,谓语必须是代词、名词或名词短语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的双重主语句又名主谓谓语句,即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格式可用NP1+(NP2+VP)表示,NP1是全句主语,叫大主语;NP2是充当全句谓语的那个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叫小主语;VP则称之为小谓语。在这种句式中,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存在领属关系的占很大比重,因而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隐性的"NP1のNP2"关系。从语用上分析,一个句子通常有主题和述题两部分。主题是语用分析的重要概念,它与主语属于不同层面:主语是属于句法关系的概念,它是与谓语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句法成分;主题是交谈双方共同的话题,是句子叙述的起点,常以"は"代表旧的已知的信息,它是与评论(对主题的说明,即传递新的信息的部分)相对而言的,是一种语用成分。双重主语句也不例外,在语用层面上,大主语是主话题,小主语是次话题。这种关系也使得双重主语句在语用功能上存在很多不同于偏正型名词短语构成主谓句之处。  相似文献   

19.
张廷远 《天中学刊》2007,22(4):100-101
把字句里的"到L"在句中的位置可以有三种,分别构成三种句式:到L NP(施事) 把字短语 VP;NP(施事) 到L 把字短语 VP;NP(施事) 把字短语 VP 到L。"到L"这种位置的处置是由语义、句法、话语衔接、话语连贯和表达重点等语境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陶洁 《考试周刊》2011,(84):7-8
在中考英语中,中译英部分占15分,比重不小,而这部分往往失分比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翻译通常会出现许多错误,而他们反映出的问题却比较类似,作者将它们归纳为"五多",即句不成句多,句型、结构乱用多、语法错误多、中式英语思维多、粗心大意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避免这"五多"错误,明确关键点,抓住得分点,思维灵活,尽量避免粗心大意,多阅读多积累多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