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党务公开在权力监督中发挥的作用重大,党务公开彰显权力监督本源、降低权力监督成本、强化权力监督基础和增强权力监督实效,党务公开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决定着权力监督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由于审判权的分配上的广泛性、运作上的独立性、行使上的自由裁量性,决定了对审判权的监督必须构建一种大监督机制,以形成多方位、多途径的立体监督网络。一、突出重点,构建对审判权的大监督机制所谓大监督,是指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内外结合,是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主要通过审判监督、纪检监督、行政监督;外部监督:主要通过法律部门监督、权力机关监督、新闻监督、信访监督。所谓纵横交错:是指审判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与纪检监督、权力机关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与当事人信访…  相似文献   

3.
思想教育、宗旨教育、传统教育、法制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完善机制制度、健全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是反腐倡廉的保证,普及权力监督意识、强化监督功能,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力度,狠抓落实问题,使监督落到实处,是反腐倡廉的关键,只有三管齐下,反腐倡廉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1978年以后,计划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所代替,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得以迅速扩大,但财政体制的改革没有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日渐庞大的预算外资金确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预算外资金享有监督权,并且需要从完善法律体系、完善监督网络及加强监督实效几方面入手来完善其监督权,这样才能使用国家权力机关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透明度、权力监督与高校腐败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办学权在监督盲区中自由伸展是高校腐败风险之源。高校应当以信息公开开启权力监督之门以有效治理腐败。高校信息公开能彰显权力监督本源,降低权力监督成本,强化权力监督基础,增强权力监督实效。高校腐败治理之要义在于切实提升办学透明度,高校应当战略性地公布办学权力"清单",实质性地提升办学信息公开度,系统性地建构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对权力的滥用。廉政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对权力监督这个根本环节,才能取得实效。当前我国的权力监督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导致腐败大面积发生。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使监督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反腐效力。  相似文献   

7.
唯有合法的权力才具有人民利益的代表性.法律正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合法权力的一种形式.所有一切的政府权力监督及监督形式,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才会发挥好各自的监督力量.拟在界定政府与政府权力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对在法律的保障下的一切政府权力监督力量及其他形式的合力监督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8.
纠正意见是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现实规则中纠正意见的落实方式具有协商性和建议性特征,使得实践中纠正意见的实效程度堪忧,有强化纠正意见实效性的必要。强制性是检察监督权力属性的应有之意,纠正意见的程序效力是诉讼行为规律之必然反映,增强纠正意见的实效性是提高检察监督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应当从明确法律地位,规范适用程序、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纠正意见检察监督方式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有了公共权力便有了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法律监督是人类社会治理权力腐败的神圣使命和主要方式。以法律制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权利制约权力 ,以专门技术控制权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具有对其他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职能。我国检察机关的权力内容与国家地位和西方检察机关不同,但法律监督权的单独设置也体现了权力分立与制衡思想,这在我国具体的背景下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当前,在我国权力监督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检察机关对公权力的法律监督,尤其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以保证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执政党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一次反腐败重大举措.虽然已经启动试点工作,但是它也面临三个宪法问题:第一,实施《方案》的宪法依据问题.第二,理顺各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界限问题.第三,谁负责监督国家监督委员会的悖论问题.经过分析国家权力结构,提出三点解决问题的设想:即宪法修改,立法完善,以法律程序约束监察权力的路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多部立法的诸多条款已经规定了纵横交织的规范审查权力.此种权力根植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单一制国家结构之上,分属于人大监督权、行政领导权与审判权三个脉络.从其运作机制来看,我国的规范审查权在整体上表现为国家机关相互协调的自组织权力.因私人普遍缺场,其运作效果尚未达到监督国家机关抽象行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将检察权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已基本成为学界主流的观点,但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于法律监督的含义还存在一些误解,需要进一步阐明。法律监督机关是我国宪法对检察机关的政治定位,检察权的宪法定性和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是两个紧密相联而又不完全一致的问题,解决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上存在的问题,必须处理好检察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审判监督应当进一步加强,监督方式包括与诉讼相关的监督和与诉讼无关的行为的监督,审判独立和检察监督两大原则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实现二者的关系协调既要保证审判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实现检察监督的法定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行政权力监督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力的不当和违法行使,必然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本文试分析行政权力中的特点以及现有监督制约机制的不足,并就如何使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是法律监督性。这种本质属性通过我国检察机关的一般性质、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表现出来。从检察权概念的学术争议与检察权体现的司法属性来看,检察权应承担司法职能。在提倡检察机关直接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化解社会矛盾的政治背景下,重新审视因各种原因导致检察权的行政化倾向和司法职能弱化,正确理解检察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检察权的司法功能,才能实现用检察权创新管理社会。检察权的配置与运行本是司法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深深的关系到社会管理的衔接与流畅,如果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弱化或者忽视其司法职能,那必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路径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检察权——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理论角度看——都不是法律监督权。若把检察权归结为法律监督权,不仅与现代宪政、法治理念相冲突,而且也不符合科学诉讼机制的构建原理;同时在实践中,由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造成了法律监督的盲区、检法冲突、破坏控审分离原则,影响裁判中立等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17.
监察赔偿既是促使监察权依法行使的监督手段,亦为申请人发动国家赔偿请求权的救济途径。构建监察赔偿制度,不仅具备保障人权、限制公权的价值意涵,而且是依循《宪法》规范实现《监察法》与《国家赔偿法》流畅衔接的现实需要。监察委员会就其性质而言是监察机关,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而进行的国家赔偿应当符合监察权的特殊运作模式,即在现有国家赔偿体系中,另行构建相对独立的监察赔偿类型。在规范设计上,监察赔偿宜确立“以违法归责为主、结果归责为辅”的归责原则,明晰涵盖人身权、财产权、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结合实质要素和形式要素妥当确定赔偿关系主体,构建“先同体赔偿、后异体赔偿”的程序机制,以实现权力行使和权利保障的平衡运转。  相似文献   

18.
检察权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权力,法律为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提供了许多保障措施,使检察权在追诉犯罪、惩治腐败、纠正违法、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检察权的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制约了检察机关的发展。通过改革,完善检察权,使检察权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保障检察权充分而有效地行使,是检察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般意义上讲,增强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就要加强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但由于后发国家特殊的国情和不断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基础随历史进程的变化发生了变迁,新中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构建也随中国共产党合法性基础的变迁而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