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幼儿"绝妙的想法",教师并不是只能接受幼儿原有理论或教给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而是可以通过施加教育影响促成幼儿发生"静悄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71):108-109
<正>一在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书面表达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每次中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每次考试的阅卷过程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想写的表达不出。部分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相当薄弱,平时又不重视词汇量的积累。每次写作时,纵有再多绝妙的想法,却苦于想不到合  相似文献   

3.
绿的联想     
我看见过这样一幅画:画中什么也没有,只有绿。我想,是不是作者忘记了什么,或许是因为我站得太远,没有发现其中的一些景物。我否认了第一种想法,因为这幅画之所以能在这里展出,那它肯定是一幅绝妙的画。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与失败有时仅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就是智慧的一步,其公式是:智慧=成功=财富。通常的思维和想法只会给人带来平常的成功,然而优秀的头脑可以给人带来巨大的成功。许多成功的创业者正是灵活运用了头脑中的智慧,想出一个个绝妙的金点子,才在激烈的商战中收获财富。智慧创造财富,创意改变生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智慧的创造力。用跳跃的思维创造财富@盛开  相似文献   

5.
有两堂绝妙的课,或许我们能从中体味到大学课堂的乐趣和人生应有的目标. 第一堂课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的<文选>课.刘老先生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讲哪算哪.  相似文献   

6.
雕与鼹鼠     
有一个大树林子,树木很多,并且非常茂盛.有一天,从远方来了两个雕,一个是公雕,一个是母雕.那母雕今年夏季就要生小雕了. 公雕见了这个树林子,便向母雕说道:"啊,这可是绝妙的所在呀!" 母雕说道:"这里树木茂盛,实在是绝妙的所在呀!" 公雕说道:"我是鸟王,所以我居住的地方,必须特别的壮丽,要不然便不成体统了.你看这个地方,我们住着很相宜吧?"  相似文献   

7.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班级就是我们的家。在这个家里我们是主心骨,这可是个大家庭,您是否有绝妙的看家本领呢?  相似文献   

8.
小玻璃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往往被当作废物处理,但是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却有着绝妙的用处。  相似文献   

9.
符合哪些标准才是好爸爸?我来说说吧,因为我最有发言权,我是个10岁的孩子,我的想法代表了多数孩子的想法.爸爸好不好我们说了算.我们同学课余常常谈论好爸爸的问题,还给好爸爸定了八条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爱丽丝漫游奇境》这部小说,并被作者刘易斯·卡罗尔那些荒诞绝妙的想法折服。你知道吗,刘易斯·卡罗尔是作者发表小说时用的笔名,他的真名是查尔斯·路特维奇·道奇森。他是牛津大学的讲师、才华横溢的数学家,还是当时有名的摄影家,但他最大的名声来自两部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爱丽丝》系列小说被多次改编成电影、音乐剧和动画片,可见其影响之大。在蒂姆·波顿版的《爱丽丝》上映之际,我们一起来寻找真正的刘易斯·卡罗尔。  相似文献   

11.
余丽华 《科学课》2008,(10):59-59
口服液小瓶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随手可得,往往会被当废物仍掉。其实它在我们的科学课课堂上有其绝妙的用处。  相似文献   

12.
有两堂绝妙的课,或许我们能从中体味到大学课堂的乐趣和人生应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绝妙的对偶,让人感到美不胜收.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恰当地运用对偶关系,不仅能提高解题速度,同样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本文略举几例,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4.
怎样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怎样与孩子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所渴望的.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想法,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孩子们的想法.交流有很多种方式,避开孩子们所畏惧的,交流就会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我在短短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采用写的方式来与孩子们交流,让许多心灵的声音跃练纸上.  相似文献   

15.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最新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我们同学们学习的一个要求.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无限绝妙,领略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深远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我们知道生成性资源不会凭空而至,也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往往稍纵即逝。那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生成性资源,教师该如何把握呢?教师如何做才能使课堂的预设更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一些想法。第一,教师要在预案当中有弹性的设计,给学生留有足够探究和思考的余地。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注重人的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处理矛盾、转弊为利的思维方法.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恰当运用辩证法思想,一定可以经常处于"柳暗花明"的绝妙境界.笔者结合自己做班主任的一些体会,总结出"两面三刀"的辨证法方法,以及"真情实意"的辩证法原则,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口服液小瓶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随手可得,往往会被当废物仍掉。其实它在我们的科学课课堂上有其绝妙的用处。  相似文献   

19.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班级就是我们的家。在这个家里我们是主心骨,这可是个大家庭,您是否有绝妙的看家本领呢?此次征文活动,您有机会展示您的看家本领,让我们来比比谁的看家本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有效的引导策略,才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逐步提高.什么是有效的课外阅读策略呢?下面谈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