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重构"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是从遇到的教学尴尬开始的. 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后,请学生解答"四(1)班a人,四(2)班比四(1)班多6人,四(2)班有多少人",结果却有70%以上的孩子认为:缺少条件,不能解答!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教学"比多"、"比少"应用题练习课的教法是——首先,让学生板演一道习题:"三(1)班学生植树227棵,三(2)班学生植的树比三(1)班少45棵.三(2)班学生植树多少棵?”学生算完,教师将题中的"少45棵"改成"多45棵"再给学生计算.学生计算完毕,教师引导他们比较两个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突出所谓关键词"多"与"少"来确定用加法还是用减法.课上完后,听了这节课的教师建议教者出了一道题目给学生解答:  相似文献   

3.
一、编班一个学校有两个以上复式班,就要考虑哪几个年级合编为一班,才有利于教学。一般有两种编法:1、相近年级合并编班。如把四个年级编为两班,则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各编一班。如有五个年级,可把一、二、三年级和四、五年级各编一班。如五个年级编为三个班,可把五年级或一年级作单式班(根据学生人数定)。有的主张把一、五年级混编,实践证明不利于组织教学;因为一年级是起始年级,五年级是毕业年级,合编一班,难点、重点过于集中了。相近年级合并编班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当较低年级直接教学时,较高年级的学生常会利用自动作业后的点滴时间听邻近低年级的课,这就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末,我曾在一所小学教高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带的四(4)班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平均分高出(2)(3)两班10多分,与数学教研组长带的(1)班成绩相当.成绩出来后,(2)(3)两班的数学老师十分激动,要求校长把四年级4个班打乱,重新编班.重新编班的理由是:(2)(3)两班生源质量差、学生"笨",老师累死也枉然.其实重新编班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入学时4个班就是按成绩搭配编好的,不存在谁好谁坏.他们言之凿凿,主要是因为我是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成绩不应该比他们好.我知道他们的心思,但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我欣然同意重新编班,并要求分出一个"差生"班,由我来带.校长当即同意编一个"差班",把全年级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挑出来组成新(4)班,其他3个班一并打乱按成绩搭配编好.  相似文献   

5.
某日,被邀请至驻校三年级C班(由5个学生加1个老师组成的课堂)观课。一个班何以只有5个学生?原来,三年级有两个自然班,在前一学期考评中,学校认为这个年级学生数学学业状况不佳,"学习较逊"的学生比较多。于是,从升入三年级开始,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按学业成绩分成3个班,由3个老师分别教学。只有上数学课时才出现的三C班,由"成绩最逊"的10个学生组成。当日因其中5个学生跟随他们的自然班外出做牙齿保健检查,故此,只剩下5个学生上课。于是,5个学生的课堂,让人看到的是:35分钟里,各有2人、3人的两组学生,共计小组讨论4次,全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84):59-60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作业正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做英语作业不仅是完成作业,更能使他们从新颖、有趣的作业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才能体现作业的真正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四师66团第一中学五年级(1)、(2),六年级(1)、(2)班学生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小学生英语作业的现状及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原则和形式进行研究。根据调查发现,传统的英语作业"背——抄——练"的机械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没有起到辅助作用。本研究旨在对小学英语作业多元化设计提出改善意见,这对提高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发展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某日,被邀请至驻校三年级C班(由5个学生加1个老师组成的课堂)观课. 一个班何以只有5个学生?原来,三年级有两个自然班,在前一学期考评中,学校认为这个年级学生数学学业状况不佳,"学习较逊"的学生比较多.于是,从升入三年级开始,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按学业成绩分成3个班,由3个老师分别教学.只有上数学课时才出现的三C班,由"成绩最逊"的10个学生组成.当日因其中5个学生跟随他们的自然班外出做牙齿保健检查,故此,只剩下5个学生上课.  相似文献   

8.
张立红 《班主任》2001,(3):43-43
"班长,该轮到我当小老师了吧!"不,班长,应该是我."听!班里又为明天谁当小老师争论起来了. 说起"小老师",还要从我刚接这个班说起.1999年我接了五年级(1)班,五年级的学生该不会让人太操心吧,可出乎我意料的是:有的竟不会扫地;全班40人,收上来的作业只有十多本,第一次语文目标检测,全班只有一个同学是"优",出现了好几个不及格,竟与二班相差一个等级,学生学习意识差,纪律散漫,每天都有人迟到.怎么办?经过反复考虑,我最后决定在班中开展"今天我是小老师"活动.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1.联系实际激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它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重要保证.”如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一课,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最近,学校倡导大家诵读经典而买来了一些课外书,其中一部分要分给六(1)班和六(2)班,你会怎么分?学生一致想到“平均分”.接着出示两个班的人数,六(1)班48人,六(2)班40人,问:平均分还公平吗?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复式编班复式编班方式主要根据学生人数多少而定。三十年来,我教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复式班,曾采取如下几种方式:(1)一九五一年至一九六三年,我先后执教于几所单班小学。那时候学生总数共只有三十名左右,按上级规定开办单班小学。所以当时只要把几个年级合在一起上课就行了。(2)一九六四年秋,单班小学学生数增加到六十多人,学校改为双班初级小学:一年级三十多人,单独编班;二、三、四年级总共二十七人,编为一个三复式班。(3)一九六九年春,校址迁移至另一个村,学生数为八十多人,采取一、三年级合班和二、四年级合班的方式。复式如何编班,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四个年级编双班,最好是采取一、三年级合班和  相似文献   

11.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对学生这一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了解的"全批全改"的弊端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着弊端.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教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  相似文献   

12.
本学年我是初一年级四班、五班数学的科任教师.两班学生的组成情况:我校初一共招11个班,入学前,区重点中学办英才班,通过考试已录走尖子生.入学后,择优又编两个提高班(优生班),再根据自愿原则,办了两个英语特长班,根据考试成绩,两班学生又分为两个层次的班,五班是经过三次落选后第4层次的班.开学不久,  相似文献   

13.
许多教师批改初中数学作业多采用"全批全改"方式,它有以下问题: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几乎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45人计算,每次要批改90本作业;若每次留4道题,一次要批改36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再加上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  相似文献   

14.
对于初三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以下是我在初三数学教学中采取的措施.1.进行分层教学1.1学生分层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不可能打破原来班级的格局,几个班级平均水平差不多,(1)班做实验班,(2)班作为对比班.在实验班里,我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把学生再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师都要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主要作用是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对学生的学习都能获得反馈信息。教师通过对作业的批改可以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和量两个方面得到反馈信息,正确估价学生学习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的性质、程度和原因,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节。学生通过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可以了解到自己学习得怎样,存在那些缺陷,从而主动的有的放矢的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跟上教师教的步伐。但是目前的作业批改费时多,收效微,主要问题有这几方面: (1)教师批改作业花费的时间太多。一个数学教师一般要担任两个班的数学课,这样每天批改两个班的作业本时间就要长达2-3  相似文献   

16.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数学作业改革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仍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安排书面作业的多,实践操作的少;机械重复的多,探究创新的少;统一要求的多,自主选择的少;现成资料的多,自行设计的少.这样的作业,会使学生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同时,抑制了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7.
1对现行作业处理方式的反思 近几年来,由于研究工作的要求,在天津、江苏、山东、北京、河北、新疆、甘肃、湖北城乡中小学观摩一些数学课.几乎无一例外的是,走进教研组,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是堆着两堆"作业山",顺口问他们:"每天判作业要用多少时间?"答曰:"三个多小时吧!"我粗略算了一下:平均班容量按45人(一般在50-60人,特殊的有达到90-120人超大班容量的),每本作业按2分钟(代数大致如此,几何要3-5分钟)计,教师的"标准工作量"是教2班90人,即每节课后批改作业时间约为2×90=180(分钟),即三个小时,再加上部分学生要当面说一说,要记录有关资料,分析情况,还要花去1小时,仅"处理作业"这一环节,就用去教师近乎半个工作日,那么,"朝舌倦,夜笔麻"的情景,就可想而知,因此,办公桌上"作业山",夜深人静教师发扬"红烛精神"也就不足为怪,传媒作为保留节目颂扬教师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也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也成为教学管理看得见、容易抓的常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上课铃声,初一(1)班40多个同学带着兴奋的心情迈进了学校的"皇(网)宫"--电脑专用课室.学生熟练地启动电脑,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以小组整合式分片排列,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合作式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上个学期我开始给四年级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听说班上有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可就是懒,非要逼着赶着才肯写作业.果然,我的第一次作业只有一个人没完成,这个学生就是她.我轻轻问她:"你欠作业,想给老师一个不好的印象吗?"她轻轻摇了摇头,后来总算在我的督促下补上了作业.可没过两天,她老毛病又犯了,而且写作业总爱耍小聪明,不是跳过中间只写头尾,就是只挑笔画少的字写.  相似文献   

20.
大象老师出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解答。题目:二年一班有32个学生,二班有3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来7个新同学,怎样分才能使两班的人数相等?二组组长小鹿发言:“我组同学的意见是先算出学生总数,再算出每班平均人数,原来各班人数与平均数的差就是要求的数,列式如下:32+35+7=74(人),74÷2=37(人),37-32=5(人),37-35=2(人)。所以一班分5人,二班分2人。”一组组长小羊发言:“①两班相差人数是35-32=3(人)②分给二班人数是(7-3)÷2=2(人)③分给一班人数是3+2=5(人)”三组组长小熊发言:“①二班比一班多几人?35-32=3(人)②一共会多多少人?7+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