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新安 《天中学刊》2001,16(5):109-110
创造性是跨世纪人才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 .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 .教育改革的核心应是创新教育 ,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物理教育除教会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外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 ,尤其是创造素质 .1 创造性的实质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 ,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创造力是一种能力 ,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它是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 ,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智力与能力都属于个性的范畴 ,其核心成分是思维 ,其基本特征是概括 .智力应由思维、感…  相似文献   

2.
刘涛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4):173-174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哪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创造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并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演进的轨迹可分为五个时期。创造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总趋势。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创造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素质教育也要依托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不能替代创造教育,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并行不悖。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方法很多,关键是开展创造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必须依托创造性的环境、创造性的教师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红伟 《新疆教育》2012,(13):192-193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当今时代最不可缺少的素质和精神,也关乎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世界各国对本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给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如何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呢?必须依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创造学、创造心理学和创造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造力,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育才能把潜藏在人身内部的这一巨大潜能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能力是人的最高能力,创造性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越来越紧迫的任务。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途径有很多,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媒介,教法是核  相似文献   

13.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因为语言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创造性不仅表现在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上,还应表现在以健全人格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素质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前提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与此相配套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吴宏 《教书育人》2012,(4):53-54
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高能力,创造性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越来越紧迫的任务。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媒介,教法是核心,活动是  相似文献   

20.
贾从云 《学周刊C版》2010,(11):151-151
创新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发现、发明、创造和创新的历史。创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是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中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尤为重要。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学,应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人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最好学科之一。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创新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