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96~1270年,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共发动了8次十字军东征,其中尤以第四次十字军运动最为重要和特别,因为它打着“夺回圣地”、“打击异教徒”的旗号,却改弦易张,攻陷同为基督教兄弟的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长久以来,这个问题史家们一直争论不体。文章认为,现实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因素才是其改变方向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1096~1270年,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共发动了8次十字军东征,其中尤以第四次十字军运动最为重要和特别,因为它打着“夺回圣地”、“打击异教徒”的旗号,却改弦易张,攻陷同为基督教兄弟的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长久以来,这个问题史家们一直争论不体。文章认为,现实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因素才是其改变方向的主因。  相似文献   

3.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发生的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它是由天主教会发起、以驱逐塞尔柱突厥人和收复圣地为目标、以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为口号而进行的东扩运动。罗马教皇在十字军东征中起了重要作用,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十字军东征,教皇权势突显;英诺森三世采取措施加强教权并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教皇权势达到顶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性质的转变使教会地位降低,儿童十字军的悲惨遭遇致使教会信誉丧失,导致教皇权势衰落。教皇权在十字军东征进程中由盛渐衰,对地中海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十字军东征这一问题的研究,确切地说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历来为史家所瞩目,而至于这次远征后来为什么改变进攻的方向(按原计划第四次十字军的目的,原来是埃及,通过征服埃及,西方国家希望获得军事基地来对占有“圣地”的穆罕默德教徒进行战斗。①),把进攻的目标从埃及转向拜占庭,长期以来史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大家都各抒己见;莫衷一是。自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视角加以探讨,做了多方的努力,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法国的史学家里安于1875年发表的《英诺森三世、士瓦本的斐利候和孟斐拉爵…  相似文献   

5.
论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转向及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未能实现对“圣地”耶路撒冷的征服,转而进攻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一历史事件看似偶然,但在它的背后却隐含着一系列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十字军队伍和威尼斯共和国的利益追求是军队转向的主要内在因素,而拜占廷帝国的衰弱则为转向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创造了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6.
首先,必须明确十字军的性质,我们认为它的性质是侵略的,因此,用“东侵”而个再作“东征”,因为“征’在我国文字中是有好的意思的。其次,必须明瞭十字军是从十一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下半叶一个几乎是继续不断的运动,我们普通说的七次或八次,只不过是其中较重要的,而不是所有的;并且所谓较重要的几次,史家主张也是不一致的。这里所绘出的八次,也不过是普通认为较重要的八次,其中最重要的,只有前四次。  相似文献   

7.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①给地中海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拜占廷衰落、分裂和近东国际格局巨变。十字军在原来拜占廷的国土上建立起拉丁人的统治,使西方式统治扩展到东方。这种扩展的结果必然会带来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也会伴随一些融合和发展。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地中海尤其是爱琴海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存原始资料的记载,英诺森三世没有参与促使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转向的阴谋,但他知道这次东征转向攻打扎拉和君士坦丁堡的阴谋的绝大多数事实。对这次东征的转向他采取表面上禁止、实质上支持的态度,目的是为了替自己开脱责任,避免因公开支持十字军攻打基督教徒而受到质疑和指责,万一十字军未能攻下君士坦丁堡也能够置身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张罗马教会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9.
1180—1203年拜占廷皇帝们的迷信活动导致拜占廷皇权衰落、政局动荡。1180年以来拜占廷二十余年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和皇权的衰落,使得社会各阶层不能团结一致抵抗外敌,最终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开始了拜占廷漫长的衰落时期。  相似文献   

10.
1096-1291年,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欧洲人民和地中海东岸一带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死于这场战争的人不计其数。这并不是基督教会与教皇乌尔班二世所宣传的是一场对异教徒的“圣战”,而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掠夺之战”。促成十字军东征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基督教会与教皇做的鼓动宣传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11—13世纪西欧商业发展的原因这一特定课题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统治阶级发展商业的政策,城市及自治运动的展开,商业制度的完善;特别是银行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最后对封建主发动的十字军东征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2.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西方中世纪史教学的重要主题和难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受国际局势影响,西方学界在文化多元主义的思潮下对西方中心论进行了修正,重构十字军东征历史。这一新动向强调穆斯林视角对十字军东征研究的必要性和中世纪地中海世界文化交流的多样性。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趋向已经反映在西方历史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3.
许宏(?)先生在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2期上,发表了“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原因及其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的文章。这篇文章的特点:表面上说要反对资产阶级史学家的谬论,实质上还是歪曲了十字军东征的性质,歌颂了十字军东侵的进步作用。我们认为该文散布了坏影响,必须予以探讨和批判。一、夸大宗教之间的矛盾和教皇的权力,歪曲战争目的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日報於去年十一月開始報導了北京市中、小學教師嚴重的忙亂现象,北京市教育局即於十一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先後邀請了市教育工會、青年團市委等有關單位,開了兩次聯席會議,研究造成忙亂現象的原因和解决的辦法。最後選定女一中,男四中、東四區第一中心小學和西四區福綏境小學作重點實驗,由市教育局、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教育工會北京市委會和青年團市委會等單位聯合組成四個工作小組,分别到各校進行具體帮助。實驗工作大部分已於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前後結束。在今年一月七日北京市文教委員禽召集的會議上,教育局  相似文献   

15.
十字军东征”就其性质来讲 ,无疑是一次侵略性的远征 ,其直接结果是西方的野蛮势力摧残了古老的东方文明。然而 ,从 1 3世纪以后西欧的历史发展来看 ,“十字军远征”在客观上为推动西欧历史的发展进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九章算术是一部後汉时期(公元25年到219年)编纂的数学问题集,二百四十六个问题都分别指示出解题的方法。九章算术的第七章叫“盈不足”,裹边有二十个问题都是用盈不足术来解决。这个盈不足术在中国数学史上是—种原始的解题方法,不为後来的数学家十分重视。但是它流传到西洋以後,却有它的辉煌的发展过程,在世界数学史上有着光荣的地位。九章算术盈不足章开宗明义的第—问是:“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钱),盈三(钱);人出七  相似文献   

17.
四年以來,中国人民大學教師結合教學工作辛勤地進行了科學研究,並作出一定的成績。為了獎勵較優秀的科学作品,鼓舞教師們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中国人民大學擬定了‘科學作業評選及獎勵試行辦法’,於去年十一月校代會上討論通過,現巳開始實行。第一次的科学評獎工作在今年一月科學討論會后即開始進行,經過四個多月的工作,於六月七日完成了。這次評獎包括一九五○——一九五三年這四年间的科學作品,參加評獎的有五個直属教研  相似文献   

18.
第三部分欧洲人的方程式理论十一世纪以后,中亚细亚发生了一系列的动乱,首先是1096~1270十字军远征企图从异教徒手中夺回耶路撒冷,13世纪初又遭到蒙古成吉思汗的侵略,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占领了巴格达,严重摧毁了这个科学文化中心城市,连年的兵祸动乱使科学停滞.欧洲十字军的侵略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了,然而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促进了欧洲商业在地中海的发展,使意大利和法国南部成为贸易中。乙,促使欧洲人认识到伊斯兰国家的古代文化,而中国的四大发明也随之传到了欧洲,这无疑给欧洲人很大的刺激.随着欧洲与北非及近东…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我国经过几年试点之后,已在全国普遍地实行了。三年来,自学高等教育在辽宁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八二年举行第一次考试时,只有九千八百余人报名参加考试,三年后的八五年十二月份举行第七次考试时,全省有十五万余人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八二年十二月举行的第一次考试起至八五年六月举行的第六次考试止,有五十多万人次报考了一百多万科次,进行了一百三十余门课次的考试。  相似文献   

20.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5):F0002-F0002
6月5—7日,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研究会第四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召开。省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杨华、省高图书馆科学管理研究会理事长梁洪杰到会致辞,全省50余所高校图书馆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