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十八大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人事分配不公、学术评价急功近利、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可从加强学术文化建设,保证足够数量的教师,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着手。高校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出力。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现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虽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仍存在敬业师表意识欠缺,师生关系冷漠、敬业精神不足,团队精神欠佳、功力思想抬头、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新时期高校应该从教师的自我提升、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来探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现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虽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仍存在敬业师表意识欠缺,师生关系冷漠、敬业精神不足,团队精神欠佳、功力思想抬头,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新时期高校应该从教师的自我提升、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来探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高校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稳定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教师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加强学校管理与深化体制改革、塑造良好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以此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高校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已对高等教育、教师群体及社会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的产生涉及到社会、高校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因素:在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在高校方面,高校教师工作负荷过重,内部竞争激烈,控制感弱化;在个人因素方面,受到教师的职业期望、人格特质、教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一方面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加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组织干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高校教师自身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6.
曾冰 《华章》2012,(18)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形势、新问题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由于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证,而且也是师资队伍本身的建设需要,所以必须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外部环境建设和评价机制建设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对教师自身及高校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主力军,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极为迫切和重要。本文着眼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总体现状和不足之处,从博学、审思、笃行和慎独四个方面浅析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不仅要求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同时也需要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加强高校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当前高校在实施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在培养教师创新素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教师应具备超前性的教育思想、完善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更新教学教法等创新素质,并通过系统分析,从高校创新环境培育、科研能力提高、加强继续教育等方面对高校教师创新素质培养途径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剖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个体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出发,结合实践中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情况,对现阶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个体全面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个体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师德的基本内涵包括献身教育、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团结协作、热爱集体。高校师德建设需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优化职业道德环境、提高教师自我修养能力三方面下功夫,具体应从七个关键点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