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育部于2013年3月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2013年5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对广东省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共音乐课程作为在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目标是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与艺术鉴赏水平,是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理论依据,尝试在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工作实施多个角度来谈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福建省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各中职学校纷纷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增加了德育和语数英等公共基础课程课时。在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专业课的课程数和课时量都在不断缩减。面对这样的职教改革环境,如何在目前专业课课时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专业课课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目前中职教育破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对广州市中职学校艺术教育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广州市中职学生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对公共艺术课程和艺术第二课堂比较喜欢,但对艺术的了解不多,学校在公共艺术课程开课率、师资配备、设施设备、课堂教学水平、艺术活动开设等方面与学生艺术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通过学生艺术兴趣爱好的培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课程内容效率的改进、设施设备的配置以及艺术教育社会资源的联动来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美术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艺术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按照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笔者结合中职学校美术课的任务,将美术课的一大分支"平面版式设计"作为美术课的主要课程.经过三年开设<平面版式设计>教学的实践,及对中职学校专业课课程设置调查研究,认为中职学校普及开设"版式设计"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及艺术素养,帮助学生学习好"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中的有关课程,更重要的是辅助学生学好部分专业课,提升技能水平,为其转岗就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202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与2013年版《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揭示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音乐课程发展方向,洞悉其背后的音乐教育价值取向,提出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艺术课程管理与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改革,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作者通过目前本校专业课教学实际情况,结合中职教育与管理的实际,分别从专业课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现状、必要性及专业课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四个方面途径与方法,对中职教育以职业资格能力为导向,推动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艺术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重点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存在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师资力量没有配齐配足等现状,在强调艺术教育对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作为与专业课相配套,为专业课服务的基础课程,有较强的实用性,它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必修课程。那么,如何与中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目标相适应,本文从教师素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多数中职艺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没有充分考虑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及专业特色,无法适应不同基础和不同需求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艺术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分析,把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一节艺术课中,提炼出关于艺术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使学生爱上艺术专业课,是学校"桂"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11.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高职公共课程改革首先应关注中高职有机衔接。本文明确了中高职衔接的公共课程改革目标,分析了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公共课程改革面临的包括人才培养方案难以体现公共课程的有机衔接、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不统一和中高职院校沟通不畅等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明确中高职教育目标、加强中高职深度对话、沟通及联合办学、采用分班分层教学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进一步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今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中高职课题衔接角度,对国外同类问题的做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国内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旨在推动中高职课程进阶式衔接,促进中高职教育系统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存在着学历不高、知识更新能力较差、实践经验不足、教育学知识缺乏等问题.培养学校应当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理论基础课应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主,不必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度,专业课应以实用的科技前沿知识为主,并有一定的专业宽度;对一般理工科毕业的教师补充职业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对专业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训练;重视实践环节;硕士论文要避免纯理论研究而应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at l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usic and art education in public schools, a process that began in the middle decade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ased on archival material, including institutional catalogues, school board reports, magazine articles, and tracts, I demonstrate that music and art held varied meanings in this perio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was denominational competition. One major element in a nationwide promotion of the arts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was the revitalized Protestant contest for religious adherents in the wake of Catholic immigration. A second important, and often overlooked, aspect of music and art education was its vocational implications. Although some historians have relegated women's study of music and art to the reproduction of elite status,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these studies was vocational. In a world in which limited occupations were open to women, skill in music and art expanded women's options and, for some, mad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possible. In addition, although many of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rise of music and art education—such as nationalism, refinement, and health—were nongendered and applied to both women and men, the repercussions of these programs were quite gendered and may ad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teaching force was feminized.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对于培养幼儿教师的中职师范学校来说,人才的培养得益于课程体系的设置,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满意度及课程内容结构体系设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如整体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专长课程开发不足、素质课程发展滞后;课程内容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设置忽略学科间的逻辑关系、课程设置忽略了课程的实用性、实践课程单一、理论与实践缺乏联系。基于此,课题组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优化整体结构、调整素质课程、开设全面的专长课程等。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是国家重点工程,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和发现,寻找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时代型的职业人才。如何将艺术和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相关联,这是一个关键性的突破口。尝试课改,尝试教改,在实践中发现表演艺术带来的惊喜,同时也获得一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对河南省郑州、新乡、濮阳12所中等职业学校1133名学生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对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讲课、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训实习的效果等比较满意;对在校学习和生活、总的课程门数与安排、基础文化课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基本满意;对课程内容难度、职业指导课与素质类课程的设置、课程安排的时间问题、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等方面不满意。针对调查结果,应该合理设置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适宜的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大力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建设;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知识断层现象主要出现在公共课中,知识链脱节现象主要出现在专业基础课中,课程内容重复现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均存在。中职主要培养学生使用和维护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重在提高操作技能;高职主要培养学生的工艺设计与设备维修能力,重在提高智力技能。在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中,程序性知识避免重复,陈述性知识衔接提升。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职音乐教学应结合现今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大胆突破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实施,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动手、动眼、动嘴、动脑、动心、动情,主动去获得知识、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音乐素养对中职学生创新性学习和今后岗位工作创造性发展皆具有强劲的助力作用。中职教育阶段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根据中职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不断提升。从关注个体发展、拓展音乐风格教学、鉴赏音乐作品情感基调、加强师生互动以及丰富音乐鉴赏活动等五个方面探究培养中职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中职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中职学生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