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职英语教育是培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该文首先阐述了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探讨了如何把情境教学法运用到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并提出了情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强调语言的实用性,而实用性离不开语言情境。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和设置真实、自然、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将教材语境迁移到真实语境中,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职旅游服务英语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因此,应突出口语和听力培养,通过创设英语职场情境,实行英语教学职场化、情境化,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就是未来学生在旅游行业职场上所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求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突出实用性。职业用途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能在职场或工作岗位中能使用英语。本文对高职公共英语和职业用途英语进行对比研究,提出职业用途英语可以渗透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探索了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创设接近生活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并通过生活运用来强化语言学习效果,并通过对作用的分析,联系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探索了英语情境教学法首先应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其次应创设课外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6.
高职物流英语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其教学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行动导向的教育观,并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同时使教学过程和内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实践证明能明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对提高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运用这一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情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以职场认知和职场沟通能力为培养目标,提高高职学生自身素质的高职外语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一改以往的单纯语言知识型学习为语言实用型学习.而实用性在高职各方面教学中都显得很重要,外语教学也不例外,那就是语言的沟通能力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实效作用.对此我们探索了把语言学习的"环境"置于"职场"当中来掌握语言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文章就本学院的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动机,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教改过程中所做的一些探索,希望能和同仁进行探讨,使高职外语教学更适合社会的要求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红芹 《家教世界》2013,(2):199-200
高职教学旨在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性体现在对英语语言的熟练应用,能根据不同的工作情景顺利交际。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应以未来的职业情景为依托,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很难实现应用性。本人将试从开放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入职场英语三方面探索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无论职场情境抑或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之下,交际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本文聚焦职场汉语交际,阐释职场汉语的内涵和职场汉语的情境性、实用性和动态性特征;解析出职场汉语综合交际能力由汉语语言能力、主体因素、世界知识、社会文化能力、职场能力、沟通策略能力六种能力构成。针对当下职场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交际方面的问题,提出提升职场汉语综合交际能力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结合2018年社会热点事件新药GV-971上市、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播、王逸平研究员时代楷模事迹宣讲、抗生素耐药国际会议召开等,深层次解析医药专业知识,增强自主科技创新意识,提升民族自豪感,强化职业操守培养,进行社会热点整合式药理学教学,推进课程思政,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海派文化的本质是市民文化,体现出娱乐对城市高强度竞争的救赎功能。海派市民文化进入电视时代以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恢复海派市民文化正脉则得力于世博时代到来后上海所获得的诸多有关世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上海城市身份的正面确认。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以及《舞林大会》,体现出了海派市民文化复兴的动向。《中国达人秀》是海派娱乐业的纪念性形态,《舞林大会》激活了世人对上海舞厅文化的记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系列则显示了海派市民文化的刚性力量。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使得世界性的元素第一次以正面、积极、合乎法理的姿态再度移植到上海。新海派市民文化将在合理、健康、理性、自觉地消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大量本土文化的元素。世界性的美学均衡性法则已为上海城市及其市民文化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和白先勇,一位生活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一位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台湾。两位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交集的作家,因为同样居住过上海,同样被上海所迷,同样创作了许多上海小说,让本来平行的两人有了交集。解读张爱玲和白先勇两位作家创作的上海小说,可以发现两人对于这座城市所诠释的两种感伤。  相似文献   

14.
企业顶岗实习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数控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校企合作的主要体现。围绕数控专业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现状,依据数控技术(中高职贯通)专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与企业的沟通,探讨了对教师"产教研"融合能力的培养途径,建设了"产教研融合"平台,构建了基于复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上海、首尔都市文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影视文化、流行文化、都市空间、上海文化、文学中的上海与首尔等方面展开研讨,对于梳理上海与首尔文化交流的历史,关注两个都市文化交往的现实,总结都市文化发展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与汲取优秀文化传统与经验,发展中韩两国、上海与首尔学者之间的友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派小说雅俗互动态势的形成与上海作为西方各国的租界,全面移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上海的现代消费文化环境中,海派小说有着明显的商业化写作色彩,这是海派小说通俗性与世俗性品格获得的根本原因。同时,上海这座城市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又使海派小说超越了俗性特征,与世界新潮携手,攀上了先锋文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冯靖 《教育教学论坛》2019,(31):112-113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肩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目前,该门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设计待创新、教材内容待充实、教学的有效性待提升。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形式、重视榜样教育、运用信息化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8.
高校要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以文化内容传承增强德育实践的感召力,以文化内涵凝聚拓展德育实践的新媒体平台,以文化形式创新提升德育实践的针对性,以文化氛围创设提升德育实践的实效性,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思想成长、道德修养、奋发有为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开展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经常发现口腔工艺专业学生(实习生)在校期间已充分掌握口腔修复体制作基本技能,在临床上能迅速融入角色开展生产操作,但是新入职学生对于企业生产质量管理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略显欠缺,现企业中又缺乏相关系统培训——尤其是适应岗位标准需求、执行业务标准操作时显得束手无策——这样一个弱点严重地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发展。鉴于此,通过校企合作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并基于岗位需求探索口腔工艺专业人才入职培训方案,力争为企业能更顺利地招募本专业学生作为新员工建立起一座校企衔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前赴后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学改革催生了新的探索。思想革新和制度革新,是一切高校教改的源头。只有在制度建设和内在基础等方面同步发力,才能促进高校科学考评体系的形成,推进高校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