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职能下放、重心下移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在高校一级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之下,构建完善的院级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是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必须要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分析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以河南省10所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特色做法为基础,提出了构建学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四维一体”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章陶 《时代教育》2014,(5):18-19
高校"双困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比起一般的大学生来说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因此"双困生"的就业问题也就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双困生"面临的就业困境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促进"双困生"走出就业困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大学毕业生被推向市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高校相继成立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积极构建全方位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体系的内容不断丰富,体系的功能得到强化。但是,由于缺少经验,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凸显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足且专业化水平不高,体系内容仍需要丰富,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对此,构建合理的组织制度,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立体化的师资队伍,进一步丰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内容,改进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方式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在(2002)18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职毕业生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建设等“非教育”因素密切相关,要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政策目标,完善有利于高职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制度,营造有助于高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规范和完善高职生的“专转本”政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四化”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实践反思,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应该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进行构建和完善,确保毕业生顺利择业。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作为高校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整体推进。要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目标,主要从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内容体系建设和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调研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显著因素主要有10项(P<0.01),其中,对“双困生”影响较大的显著性因素为理想的工作单位类型、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应岗位的了解程度、考虑就业的时间点、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名、对所学专业是否满意、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得分,为此提出“双困生”就业帮扶的建议,以帮助“双困生”毕业后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精准就业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弥补部分行业的人才缺口,充分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人才总体就业率。阐述了实施基于精准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措施的载体,分析了基于精准就业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根本意义,进一步结合当前精准就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教育问题,提出了科学的精准就业教育策略,以期提高高校精准就业的教育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引起各级政府和高校的普遍重视。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模式、加强就业市场建设、积极营造就业知识学习氛围等,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构建"人性化"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刘扬 《考试周刊》2010,(11):204-205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实现就业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等三方面探讨如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赵天宇 《考试周刊》2012,(74):166-167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争先创优活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学院党委清醒地看到,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之一。本文从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就业服务体系框架、完善就业服务组织机构与就业服务功能、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依托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高校的科技合作和成立辽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六个方面阐述了学院党委构建就业服务体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服务广大毕业生为重点,不断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结合工作实际,拓宽思路,大胆创新,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掌握就业工作规律,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六位一体”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我校就业工作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2004年6月正式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处),一支由校院系专兼职就业工作干部组成的就业指导队伍初步形成,为我校建立以就业指导为特征的就业服务体系创造了外部条件。扩招以前,毕业生不愁找不到工作,高校就业工作以毕业生签约管理为主要内容,随着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形势突然变得严峻,因此,在短时间内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和CRM的理念,提出在金融危机条件下,构建基于CRM理论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就业指导服务模式的转变,有效提高高校就业指导的工作效率及用人单位需求与毕业生预期的匹配度,为实现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就业服务体系。本文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市场与制度体系以及课程与队伍建设等几方面阐述了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8.
王维  谢永辉 《文教资料》2014,(9):124-125
双困生作为大学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促使其顺利就业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本文在了解高职院校双困生就业心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就业心态形成的原因,提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双困生"是目前高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状况、就业技能、就业观念、性格、就业政策上都处于弱势。属于家庭经济、就业都困难的学生。针对"双困生"面临的问题,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政府和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关政策、设计相关课程有针对性的关怀就业弱势群体,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就业服务机构不完善、就业指导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就业指导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就业工作评估制度不完善.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应增设就业服务机构和增加就业设施、促进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创建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提供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全面开展对贫困生"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创新就业工作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