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足球这样一种供人们用脚驱使的原始游戏也逐渐从起初的运动足球发展到了现在的功利足球。足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和比赛项目.就是孩子们的戏耍或许也掺杂了日后挣大钱的欲望,而足球运动员们更是因球而贵.上千万美元、英镑或者欧元的年收入足以使他们挥金如土。足球俱乐部则更是变成了金钱的中转站,每个赛季都会有成千上亿的资金来回流动。足球,在金钱的映射下越来越让人双眼迷离……  相似文献   

2.
眼下的世界足坛正值夏休期间,忙碌了一个赛季的教练、球员们都在尽情地享受着这个难得的假期,一时间旅游休闲、奉子完婚、作秀赶场这些“闲事儿”好像变成了大家的主业。看似清闲自在,实则此刻的欧陆足坛正是转会潮暗涌、讨价还价不惜“打架”的当口儿。俱乐部、教练、球员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斗智斗勇、放手博弈,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绿茵场上的厮杀。正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路英豪围绕“年薪、月薪、周薪”所展开的争夺正揭示了职业足球运动的特质,也难怪每个足球人都有一个千萦百绕的“薪”结了。而由此引出的台前幕后的故事又怎一个“薪”字了得?  相似文献   

3.
NBA球员的薪金是全世界所有运动员中最高的,一名按“中产阶级”条款签约的NBA球员,一年就能拿到225万元(美元,下同),一名新秀的最低年薪也达到了31.69万元,这是其他一些体育项目的运动员所无法比拟的,年薪动辄上千万元在NBA球员中是稀松平常的事。但NBA球员的能力和所挣薪金并不能划等号。有的球员虽拿着令人咋舌的高薪,但其绝对是物有所值;有的球员尽管也拿着高薪,但却是价高质次;有的球员虽拿着低薪,但其实力和发挥都很了得,是令人可敬的低薪高能。高薪超能型NBA近日公布了年薪排前10位的球员,他…  相似文献   

4.
“这个就是球员的买卖,就像买卖股票一样,但是作为球员即使你是千万富翁,你在球队老板面前依旧是廉价劳动力,就算乔丹当年拿着三千万的巨额合同也是如此。如果乔丹能从每件卖出的球衣中获得一美金的分红的话,那么他现在赚的钱富可敌国”前NBA著名球员巴克利在谈到球员薪水的问题时说到。而现今NBA球员可以依据他们的收入和能力大致划分为:高薪超值型、低薪高能型、高薪不值型、高薪等值型。  相似文献   

5.
赖着不走     
合同制是足球商业化的必然产物,球员和俱乐部的合同条款中往往蕴藏着金钱博弈的色彩。球员由于无法为球队作出贡献而被俱乐部提前解约或是劝退的情节早已不是新鲜事,然而总有一些人贪图高薪,即使不能上场比赛,也抱着我的合同我做主的心态赖着不走,坐享其成……  相似文献   

6.
眼下,在中国足球如此悲哀、恶劣的环境中,关于钱的诸多问题依然没有合理的制度或条款来约束,也就造成了俱乐部与球员之间、高薪与欠薪之间继续存在众多的矛盾。 在中国足球圈里,球员拿高薪是俱乐部给的,而欠球员工资奖金也是俱乐部造成的,从宏观角度来  相似文献   

7.
反赌理想国     
李桐 《新体育》2013,(2):108-108
据说是为了改变中国足球,我们先后请来了卡马乔和里皮;中国足球能否改变尚未可知,但天地良心,中国足球的确改变了世界足球主教练收入的排名。新的一年,中国足球赛事无多,口水不少,分别挣着世界足球主教练第三和第十高薪的里皮与卡马乔,从去岁到今年,舌尖上呼啸的都是应否提前征召球员的风暴。新加坡奉行高薪养廉,  相似文献   

8.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说,体育运动,也逃不过太史公的判词。竞技体育且不去说它,胶着经济政治社会诸多因素,无外名利。就算是群众体育和时尚体育,青年人要紧随潮流,壮年人要应酬健体,中年人要权衡奔命,男人要刺激挑战,女人要维体驻颜,只有少儿和老人,前者鸿蒙未开,后者阅  相似文献   

9.
“药君子”何其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说穿了就是一个“利”字。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欺骗全世界”的加拿大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到08年被迫交出5枚奥运奖牌、刚刚解除牢狱之灾的美国“女飞人’琼斯,在近20年里,以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和违禁运动员为主角的反兴奋剂大戏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0.
本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中国职业足球产业,却在地方政府非市场手段干预下,形成了足球俱乐部各种行为的扭曲,其中之一便是“限薪”难以贯彻实施;球员的高薪成为一种失真的信号,进而造成激励机制的缺失和分配性努力的加剧。  相似文献   

11.
NBA LOGO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主教练PJ·卡莱西莫:"梅森是职业球员的典范。"或许你会对此感到奇怪,但看过下面的分析后你会发现,除了戴斯蒙德·梅森,联盟中没有任何一名球员更能代表NBA。联盟之中总是充斥着球员的表现与薪资的比较,也就是所谓的高薪低能和低薪高能。那么谁才是拿着与他的表现分毫不差的工资呢?谁能成为球员性价比的标尺呢?你没看错,这个人就是梅森。我们知道,NBA本赛季所有球员的平均年薪大概为540万美元,而梅森恰好就是拿着与之相差无几的中产合同。上赛季联盟30支球队的总场均得分为99.9分,助攻21.75次,41.98个篮板,4.73次盖帽,7.27次抢断,14.11次失误和21.02次犯规。而每变球队平均有十人处于轮转阵容之中,也就得出每名球员的场均数据为9.9分、2.2次助攻、4.2个篮板、0.47次盖帽、0.73次抢断、1.4次失误和2.1次犯规。通过表格你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梅森上赛季的数据与平均数据之间有着多么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2.
陆宁 《体育世界》2013,(8):18-20
在中国足球萎靡不振、国人失望愤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广州恒大集团以一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全部股权,开启了新一轮的名人效应和烧钱游戏,但这种高薪聘请一流球员和教练的恒大模式究竟是不是中国足球的出路,还是一个问号。不过,无论是从恒大的发展思路,还是取得的成绩来看,恒大模式对中国足球出路的探讨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国足球发展历程和现在的瓶颈着手,分析恒大模式的成功原因,以及恒大模式下对中国足球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博斯曼法案颁布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 世界足坛尤其是欧洲足坛因为这则法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说它对促进足球水平有多大作用,而是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之前固守很多年的俱乐部和球员之间的劳资体系以及确定了足球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规则,他让球员,尤其是那些球星有了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话语权,让俱乐部不再成为转会中的惟一主角,让足球官员不再总以为自己天下第一。  相似文献   

14.
过去十年,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暴富现象曾引起过广泛的社会争议,批评者说他们球踢得那么臭,根本不配拿那么多钱,支持者说球员拿高薪金也是同国际接轨的一种方式,而比起国外球员,中国球员拿的钱其实并不多。但中国足协可不管你什么争议不争议,只要他们认定你球员拿的钱多是事实,那它就是事实,所以对你限薪也决不含糊,通知既出,绝对令行禁止。比起普通老百姓来说,球员们的收入却确是高得离谱,但话说回来,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中国足球踢得再龌龊,可是它始终都受人关注,这就是市场。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球员们就相当于演员,既然球迷们甘愿为他们埋单,…  相似文献   

15.
"博斯曼法案"的影响及其对中国足球转会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斯曼法案"为俱乐部引进外籍球员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使得各俱乐部经营开始分化和本国优秀球员大量外流。文章对"博斯曼法案"给欧盟职业足球及国际足坛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中国职业足球转会制度时要提高外援引进质量、完善涉外球员管理制度和切实保护球员合法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亚洲10佳     
作为在世界足坛相对弱势的亚洲足球,也有一干球员在世界各地的联赛中努力奋斗着,为自己也为亚洲足球拼搏。欧洲专业足球网站《Goal.com》就评选出了2008年10大亚洲球员,朴智星当之无愧地名列榜首,一些昔日足球小国如马尔代夫、朝鲜等国都有球员入选,惟独不见中国球员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际足联颁布"艾尔顿法则"的基础上,对卡塔尔足球"归化+青训"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探讨出一条适合于中国足球现状的"中国足球特色归化之路",旨在为我国归化外籍球员及青训的道路提供启示,也为我国足球事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直接归化国外实力强劲球员为本国出战,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提高成绩,但由于缺少了本国民族认同感,对我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并无明显促进作用;而归化阿拉伯地区的精英小球员,经本国青训培养,可增加球员的归属感以及文化认同感,在球队实力提升的基础上,还会使归化球员与本土球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当代体育》2012,(30):71
自从球员交易市场大门正式开启之后,很多球员都纷纷找到了下家。有的选择"抱大腿"追求总冠军戒指,有的选择高薪长约的大合同,但更多的球员是因为身不由己而四处飘零。这其中,有一些人兜兜转转之后又机缘巧合地回到了当年职业生涯起步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本期TOP10我们就来为您盘点现役十大重回旧主球员。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形容人生是"在冷漠的孤寂中苦熬。"对于中国足球,也许这是最贴切的形容。但,难受的也不仅仅是在苦熬的足球人。"请假装你舍不得我",这应该是球迷对中国足球的呼唤,失望中有最低底线的坚持,听来有令人哀叹的心酸。这样的心酸无疑加剧了足球人的苦熬。假装舍不得的还有中超球员,一场中超赛制改变的传闻令中超球员如临大敌。为了给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名职业球员而言,机会的选择有时候比才华本身更重要。在职业足球并不算太漫长的历史里总有一些球员因为舞台本身,而走向伤仲永的悲剧。如果这些看似前途无量的球员在职业路径的选择上有另外的选择,或许他们有部分人也会成为球迷心目中的巨星但球场同样容不得假设,所以球员选择转会,往往相当于对足球生涯的一次豪赌当有些人因为这种"树挪死,人挪活"而大放异彩时,其实很难用无可挑剔的评估体系去为这类成功的例子作盖棺定论。毕竟,选择不等于成功,或者失败硬币的正反面自然也写有另外的可能,那些以天才的姿态登场,却最终泯然于众的球员也很难说清是为何结局非如此不可。不可否认,南橘北枳是民间的生存智慧,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判断标准,显然无法为球员提供生存抉择的可能在足球场内,因转会被斥为水货的球星不计其数。当年阿内尔卡转投皇马的惨淡经历以及福兰加盟曼联的屈辱下场,甚至连舍甫琴科、托雷斯这样的天才球员,也都有过"不光辉"的桥段这样的名单还可以列出长串,但这些足以见证足球辉煌瞬间的球星名单,却也都隐藏着某种难以述说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