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当下,寻求变革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媒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互联网不断更新、变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迅速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面对这种变革,一些传统媒体整合资源、拓宽渠道,通过APP等技术平台将信息送到受众的手机终端,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在这方面,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爱青岛”APP、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掌上青岛”APP,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上海观察”和“澎湃新闻”等都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①  相似文献   

2.
人人希望健康长寿。近些年,众多媒体开设健康养生栏目,报纸有健康版面,电视有健康栏目,许多家广播电台先后办起了“健康养生”、“健康之友”、“空中门诊”、“求医问药”等等健康服务类直播节目。我们说,运用大众喜闻乐听的手段,向人们传播防病保健知识,提供医疗信息,对百姓来说实在是一件大好事。我们的广播直播节目向听众开通了热线,医疗专家、教授和主持人坐进直播室与听众在空中交流,为听众提供  相似文献   

3.
何峰 《中国广播》2004,(7):30-31
目前,在地市级广播电台节目中,最热播的首推医疗热线节目。它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采用直播形式进行双向交流,听众坐在家里可以用电话向直播室里医生求医问药,医生及时帮助病患者分析病因,解疑释惑,指导就医购药。  相似文献   

4.
宋庆文 《新闻窗》2011,(1):108-108
当前,在县(市)级广播电台节目中,最热播的当数医疗热线节目。它针对人们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采用直播形式进行双向交流,听众坐在家里就可以拨通电话向直播室里的医生求医问药。这种集知识性、实用性、参与性于一体的节目。很受广大听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许多地方媒体开发了自己的 APP 客户端,然而纵观各地方媒体 APP ,名字大多为"智慧××""××新闻""掌上××"之类,类别为智慧城市类、地方新闻类、综合服务类等. 不管是什么类别,这些 APP 都大同小异地设计了新闻资讯、便民查询及生活服务等功能,看似强大而齐全的功能设计,恰恰成了制约其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媒体管家     
<正>黑龙江报业推出两大APP产品及移动车媒体10月12日,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历时半年开发的"劲彪新闻"、"掌上龙江"两大APP产品及移动车媒体,正式上线启动。据了解,"劲彪新闻"由黑龙江知名记者肖劲彪率领"劲彪新闻工作室"运营,是国内首款以记者个人名字命名的、由主流媒体集团推出的新闻客户端。"掌上龙江"APP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面向广大网民打造的综合服务类平台。融合新闻性、权威性、灵活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设有  相似文献   

7.
毛茵 《新闻前哨》2003,(8):34-34
几乎所有综合性传媒都将卫生保健作为主要栏目之一,都拥有一定的读者、观众或听众群。媒介意识到健康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话题或节目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栏目取向和传播信息尚需改进。 大多数健康栏目是站在医疗立场上传播卫生知识,对象是病人,以求医问药,介绍医院、医生、药品、诊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健康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或患者的代理人,本文统称为“用户”)寻求通过在线健康医疗平台与医生交互,完成问诊过程。本研究关注在缺乏面对面沟通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帮助用户-医生实现虚拟空间的有效交互,针对在线健康医疗平台中的用户-医生交互进行研究,以识别交互的模式和特征。通过爬虫技术获取了“春雨医生”网站1017组用户与医生的交互会话,本研究采用开放编码和会话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螺旋式和直线式是最主要的交互模式,构建了两种模式的理论模型,并揭示了两种模式的交互特征。此外,发现用户对初始问题描述的清晰和详尽程度是影响交互效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有助于提升用户和医生借助在线健康医疗平台进行的交互效率,优化此类系统或平台的用户交互体验设计,为未来研究不同角色参与的在线智能交互健康医疗平台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容产业     
《视听界》2014,(6):10-10
好享购物“南京掌上公交”正式上线由南京公交集团和江苏广电总台共同研发,好享购物控腋运营的“南京掌上公交”App客户端经过一年的线上测试,于10月30日上线。“南京掌上公交”囊括了南京江南公交、扬子公交300多条公交线路、4000个公交站台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认为,在医患关系中存在一种"无效信息"的传播形式。这种"无效信息"包括安慰话语、虚假医疗信息或者主观上认为不重要的信息等。当医生进行善意的安慰时,安慰本身可能属于"无效信息",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惩罚性。当医生自认为是不重要的信息而不对患者进行披露,但对患者是重要信息,此时涉嫌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当医生故意传递虚假医疗信息并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时候,情节严重可构成医疗欺诈,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或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是移动图书馆服务留住用户的根本方法。文章综述了用户体验的相关内涵,详细分析了影响移动图书馆APP用户体验的要素,据此建立测评指标,指出我国现有移动图书馆APP的优缺点,以期为我国移动图书馆未来用户体验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手持终端的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手持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APP以其便捷、迅速、可个性化定制推送等特点在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外图书馆提供的APP移动服务包括基本移动业务、数字资源推送、用户社区服务、科普游戏社区等。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图书馆尝试了利用APP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服务,并且其中大多服务是传统服务的延伸,其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图书馆应通过关注用户潜在移动信息需求、挖掘并集成馆藏特色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注重与第三方技术合作、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等策略推进国内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广东药学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东药学院图书馆读者“信息共享空间”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从IC构建模式、功能布局和实施步骤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具有医药院校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洪有丰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新图书馆运动的重要活动家之一。本文介绍洪有丰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代表著《图书馆组织与管理》。通过学术评价等阐述洪有丰在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新农合人员异地就医结报中的信息统计及监管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利用Microsoft的Visual Studio 2010,在.NET开发环境下使用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四川省新农合异地结报信息监管系统。该系统基于B/S模式的MVP三层结构,采用VPN硬件防火墙以及VPN客户端软件加证书两种方式接入,实现了管理人员对新农合异地就诊和结报的有效监管,便于了解病人就医流向并对异地就诊指标进行决策统计分析,为新农合基金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传统单视角知识组织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多视角知识组织系统的概念与框架,即在传统知识组织系统的构建和服务过程中增加知识的适用语境--视角,并对视角的概念与表达作了简要阐述。此外,针对视角的构建方法,文章提出了基于属性聚类的视角生成方法,并用自建的金融语料与属性列表进行了实证研究,成功抽取出多个视角。  相似文献   

17.
移动图书馆WAP和APP用户检索行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对比用户在使用WAP和APP这两种方式访问移动图书馆时的检索行为,为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对某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移动端日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搜索会话、查询式、高频关键词以及检索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结论] 发现用户更多地是使用WAP访问移动图书馆,相比之下,在使用APP访问移动图书馆时,用户更倾向于在短时间内进行较少的查询来结束搜索会话;使用这两种方式查询的高频关键词所属领域有很大的相似性,中文检索多集中在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简单检索是用户访问移动图书馆时使用的主要检索方式,通过WAP访问的用户选择其他检索方式的比率要大于通过APP访问的用户。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进步,手机APP因其迅速、便于利用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利用。不仅商业APP,也有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开发并使用APP。同时,在档案学研究领域,档案数字化的进程也在进行中。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简单介绍了APP的概念,之后提出公共档案馆可开发APP手机服务的基础,接下来具体叙述了关于公共档案馆可以开发哪些手机服务及这些服务的具体内容,从而进一步发挥公共档案馆不仅作为政府部门,还能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发挥社会作用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9.
移动应用属于一种客户端形式的服务。在线类移动应用基于C/S架构,在其设计与实现中要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方面考虑,并进行性能优化,尤其是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交互实现。“国家数字图书馆”移动应用将检索服务、阅读服务等图书馆基础服务拓展到移动终端,并与开放平台进行融合,实现了外部功能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嵌入式服务。将具有移动应用特色的信息推送服务引入到图书馆移动服务中,当有最新消息时,为读者提供更新通知。同时使用widget技术,将书目检索与阅读服务功能做成桌面插件形式,用户可以将之放到桌面,“一键式”使用具体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The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ur of doctor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paper provides a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from the past 10 years (1996-2006) that focus on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ur of doctors. The review considers the literature in three sub-themes: Theme 1,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Doctors includes information need, frequency of doctors' questions and types of information needs; Theme 2, Information Seeking by Doctors embraces patter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use, time spent searching, barriers to information searching and information searching skills; Theme 3, Information Sources Utilized by Doctors comprises the number of sources utilized, comparison of information sources consulted, computer usage, rank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printed resource use,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use, electronic database use and the Internet. The review is wide ranging. It would seem that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and use of hard-copy evidence still prevail amongst qualified medical staff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embracing the new digital age in information provision may influence this in the future. However, for now, it would seem that there is still research to be undertaken to uncover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encouraging clinicians to use the best evidence in everyday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