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大词典》中对于惩罚有两种解释:在教育学意义上,指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者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在心理学意义上,指为减少某种行为的重现概率,而在该行为后伴随不愉快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潘驰 《考试周刊》2008,(8):46-47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已成为新课堂的显著特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情境"是指一个人正在进行某种行为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条件;从心理学角度看,"情境"表现为多重刺激模式、事件和对象等;从学生角度看,"情境"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和背景,它提供给学生思考空间的智力背景,产生某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惩罚教育是对违纪学生心理或生理实施不愉快的刺激,从而减少或遏制不良思想行为的再次出现,是一种强制性的纠正和规范行为的措施.惩罚作为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其否定的是学生的不良行为,而非其本人,因此惩罚应讲求对事不对人,只宜就事论事,切不可借机搞"错误扩大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4.
成瘾行为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嗜好或习惯,这种嗜好或习惯是通过刺激中枢神经产生兴奋或愉快感而形成的。个体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从事某种活动或滥用某种药物,虽然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或已经给自己带来各种不利后果,但是无法自制。广义的成瘾包  相似文献   

5.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5,(12):51-52
对幼儿进行批评惩罚,就是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教育者所预期的认识或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的过程。也就是将幼儿的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多次重复出现,使幼儿以后在类似情景或刺激下,该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6.
毛丽 《吉林教育》2007,(3):52-52
从教育学意义上讲,教育惩戒是指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与否定或批评处分,目的是制止某种行为发生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为减少某种行为的重现概率,减少在此行为后伴随的不愉快事件的发生。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适当的惩戒,以保证所有学生能平等接受教育。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基础教育中的惩罚教育是指对犯错误或有不良表现的学生在身心方面施加某种不愉快的负面刺激,否定其行为,以引起警戒并强制其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法。一般地惩罚教育包括言语责备、罚站、罚作业、罚劳动等(代偿式惩罚);场间休息、撤消某种特权等(剥夺式惩罚)以及罚请家长、书面检讨、警告、记过等。在中小学,青少年儿童由于自控力较差等原因,纪律约束是必需,惩罚教育也是必然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从教育学意义上讲,教育惩戒是指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目的是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为减少某种行为的重现概率,减少在此行为后伴随的不愉快事件的发生。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适当的惩戒,以保证所有学生能平等地接受教育。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暗示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以不明显的方式,有意识地向个体发出某信息,使人在未意识到的刺激作用下,不自觉地接受他人的控制,形成一种观念,转化为某种行动或产生某种效应.可见,暗示是双方的,一方面暗示者运用语言或行动制造某种气氛,使对方发生自己所期望的行为;另一方面被暗示者通过接受这些刺激而发生社会或班集体所要求的行为.学生在集体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暗示,同时也暗示着别人.这种以期望为目的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说谎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或逃避不愉快的对待而作出的一种不真实的陈述。它是一种从儿童开始并有可能延续至成人的一种不良习惯。虽然大多数成人出于各种目的都不可避免地有说谎行为,并认为这是必要的、有充分理由的,但  相似文献   

11.
卢海丽 《教书育人》2013,(15):66-68
一幼儿园惩罚教育概述(一)幼儿园惩罚教育的涵义我国《教育大辞典》认为:惩罚是指对学生表现的不良思想品行作否定的评价,对个人或集体进行指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1]心理学家雷德尔认为,惩罚是通过使个体经历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个体行为或发展的一种有计划的意图。教育中的惩罚常常是通过对受教育者(个体或集体)的不良认知和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引起其内心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减少或杜绝受教育者不良认知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产生反应;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受器,传递到大脑相应区域,形成某种神经联系痕迹,这种联系痕迹是暂时的、不稳固的、易变的,因此需要加以强化。所谓强化,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和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强化的目的就是通过采取一定的强化手段和方法,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目标。强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一种有效管理的重要方法。强化教育是指教育管理者运用强化理论,对受教育者有意识地进行刺激,使其某种思想或行为得以加强或改变的活动。在学生管理中,这种强化教育已得到广泛运用,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强化,即在学生的行为发生后(如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人们面对外界发生的负性事件时,为什么会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们常常认为罪魁祸首是外界的负性事件。但埃利斯认为事件本身并非是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的原因.反而人们对事件的非理性信念(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不良的情绪及行为,  相似文献   

14.
当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全社会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与作为具有一种相反关系。对"瘦肉精"事件的反思,结合质检所的具体工作内容,我认为质检所在食品监管中可能出现的不作为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在抽检过程中可能出现专抽已知是合格的产品或在监督抽查中由被检单位送样检验等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一般说来,说谎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或逃避不愉快的对待而作出的一种不真实的陈述.它是一种从儿童开始并有可能延续至成人的一种不良习惯.虽然大多数成人出于各种目的都不可避免地有说谎行为,并认为这是必要的、有充分理由的,但是一旦儿童,尤其是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向自己撒谎时,大多无法接受和容忍.并且使学生改正说谎的缺点一直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也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奖励的效价     
心理刺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重视心理刺激问题的研究,根据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恰如其分的心理刺激,对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效果是有益处的.心理刺激一般分为正、负两大类,批评、惩罚为负刺激;表扬、奖励为正刺激.本文想就心理正刺激的有关问题谈谈奖励的效价.一、奖励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的神经边缘系统和丘脑中存在着快乐中枢或奖励中枢,它能够并愿意接受产生快乐效果的刺激,希望得到社会或他人的赞赏,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奖励是对良好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是在人们需要及愉快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因而,  相似文献   

17.
关于幸福     
一位作家曾说过 :幸福是一个谜 ,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 ,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不过 ,万变不离其宗 ,依我看 ,幸福是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 ,使人心情舒畅 ,甜蜜快乐。美国埃里希·弗罗姆给幸福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幸福,它与愉快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它与愉快不同的是 :愉快只涉及某种单一行动 ,而幸福是某种持续和一体化的快感 ,人类获得了幸福 ,也就意味着找到了回答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追求幸福不等于追求财富 ,因为幸福是一种感觉或感受 ,你有万贯家财但你可能不满足 ,认为钱太少以致于苦恼 ,我财产不多却认为十分富有因而笑…  相似文献   

18.
1.英语学习过程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外语教学理论最早偏向于语言学方面,之后又先后注重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最近的理论发展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们对知识的接受往往是通过自己的体验,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外语学习是需要调用生理和心理活动机能的复杂过程:是一个认知陌生世界、感受语言环境和驱动交际行为的过程。因此,外语学习最需要在认知、感受和行动过程中让学习者经历多种“刺激" ,产生有效的“体验" ,才能有所“反应"。大学外语教材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提供引发这种学习反应的刺激。好教材不是用来…  相似文献   

19.
王宏富 《考试周刊》2011,(72):169-170
激励是指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外部刺激的影响下,行为者获得每种内部的推动力,始终保持一个进取、愉快的状态。教育教学中的激励,我理解为借助物质和精神刺激因素,调动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智力和体力的潜能的过程。西方组织行为学提出了"绩效=f(能力、激励)"的公式,说明了工作绩效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教师道德焦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反映,是指一个人意识到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有一种不太清楚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通常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