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藏,由此编写的声乐作品成为声乐艺术的瑰宝,当下,声乐艺术不断创新发展,用现代通用声乐意识演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保存、保护、传承古典诗词艺术文化,同时,也拓宽了演唱实践的新途径,成为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作为古诗词融入歌曲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其艺术情感的表达隐藏在诗句中,而诗句意味深远、婉转内敛,要求演唱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唱经验,还需要对古典艺术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认知。基于此,探究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特点和艺术审美价值,分析了当前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不足,根据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完成声乐表达。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艺术领域中历史悠久,创作者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将西洋技法与古典诗词相结合进行创作,赋予古曲以新的生命,中国古典诗词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典诗词的演唱具有它独到的特色,本文就将以赵季平老师创作的古典艺术歌曲《关雎》为例,来进行其演唱特点的分析和体会,并总结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歌曲具有音韵古雅、意境深远的特点,是我国民族声乐中独具特色的一类歌曲。古典诗词歌曲的二度创作重在体现其特色,体现其特色的关键在于二度创作的过程。古典诗词歌曲二度创作的过程包括深入领会歌曲内涵、细致地进行音乐分析、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和进入意境忘我地演唱4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歌曲是古典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在加强审美教育体验的现代声乐教学中,它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古典诗词歌曲的意韵表现为切入点,以古诗词歌曲代表作《枫桥夜泊》为例,对其意韵特点的表现进行演唱技法及风格的分析,从而举一反三地实现音韵美在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艺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每一个民族在发展自身文化的道路上,都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保持本民族文化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在音乐教育领域,古典诗词歌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小学音乐课堂是启蒙孩童人文情怀、培养孩童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让古典诗词歌曲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焕发光彩,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探讨了古典诗词歌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声乐体裁——古诗词艺术歌曲,其中既有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韵,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中西文化得到完美的融合。具体看来,古诗词歌曲在谱曲上风格多样,既有西洋曲调和声的运用,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客观上对演唱者的演唱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梳理古诗词歌曲创作发展中呈现的特点,研究演唱所必备的条件和审美体验,对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音乐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但不少学习者对古典诗词缺乏深度解读能力,作品演绎形似神离,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和创造性转化.鉴于此,笔者建构了一套思维可视化解读模式: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以"兴发感动"说为思维策略工具,"焦点问题"为导向,结合乐曲曲调节奏等,对诗词进行结构化组织和呈现,以此提升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古典诗词作品的悟读演绎能力,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这一解读模式,是高等音乐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声乐体裁——古诗词艺术歌曲,其中既有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韵,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中西文化得到完美的融合.具体看来,古诗词歌曲在谱曲上风格多样,既有西洋曲调和声的运用,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客观上对演唱者的演唱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梳理古诗词歌曲创作发展中呈现的特点,研究演唱所必备的条件和审美体验,对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演唱歌曲是现代中学生喜爱的娱乐形式,许多歌曲我们都耳熟能详,如果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也能从中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韵味,对这些歌曲的分析也能引导学生体味出古典诗词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从、一而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2009年3月至今,我校有系统地选择一部分古典诗词歌曲进入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歌曲的学习兴趣和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弘扬和传承我国古典诗歌音乐文化的意识。在此我们把自己积累的针对古典诗词进入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一)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好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而古典诗词的教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古典诗词在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歌手许嵩的专辑中的歌词为文本,整理和分析许嵩的歌词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典故的化用、意象的使用以及意境的营造,理出现代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歌曲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现代流行歌曲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主要就是以古典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声乐体裁,歌词大多都是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名诗,从而由作曲家进行编曲创作。本文主要对古典艺术歌曲《鬲溪梅令》的音乐特征分析与演唱分析,从而探索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诗词是艺术文化精髓之一,古诗词歌曲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乐曲有机结合的产物。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应用中国古诗词,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艺术,无论是词、曲还是演唱,都有着特殊性,不仅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教育内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艺术传承的载体。由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有效应用中国古诗词,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瑜 《成才之路》2012,(26):35-35
正古典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浩若烟海。传统教育一直非常重视诗词知识的传授,这也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展。古典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进入新时代,"国学热"等现象给小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6.
严雅萍 《考试周刊》2012,(88):16-18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枫桥夜泊》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谱成的作品.将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完美地融合,使之呈现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从声乐演唱技巧的把握、情感的处理及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等方面展开对作品演唱风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滁州学院学报》2022,(1):68-71
德语声乐作品在西方古典声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语作品教学也是我国高校声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相比其他西方语种,德语的构词有着鲜明的特点,特别是大量辅音的应用,在德语歌曲的学习和演唱中,学生时常会在辅音,特别是双辅音方面遇到难题。本文对德语演唱中双辅音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德文发音特点,进而能够对德语歌曲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和更加到位的演唱诠释。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西方艺术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碰撞而来的文化产物。由作曲家胡德章进行全新谱曲的古诗词歌曲《天净沙·秋思》中精炼的诗词和婉转悠扬的旋律表达了游子们的凄凉悲苦之情。本文通过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以及演唱分析三个方面对歌曲《天净沙·秋思》展开了讨论。演唱者在对诗词深入了解后,结合正确的表演方式和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诗词是中国艺术文化中的精髓。它与我国的音乐文化有着深远的联系,诗词的吟唱对当前的声乐教学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我们可以以诗词吟唱的特点为基础,结合声乐的演唱技巧来提升声乐教学的艺术水准和学生的演唱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诗词歌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音乐形式,它巧妙地将古代诗词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这种音乐形式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创意元素,为听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其中,《满江红》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歌曲。通过对《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词曲和演唱处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中国古诗词歌曲所蕴含的意境,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