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波的图象"问题,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不管是物理单科试卷,还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许多试卷中都有以"波的图象"为题材的题目,下面结合高考试题例析之.  相似文献   

2.
2000年在浙江等四省市试行的"小综合"高考试点,开始有不少人理解为是物理、化学、生物理科三学科及政治、历史、地理文科三学科知识的拼盘考试.2000年7月7日第一张试点卷面世,它被定名为"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理解为测试的重点是理科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理、化、生三学科知识的拼盘.第二年,即2001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基本保持了第一年的试卷结构."理综卷"的特点逐渐明晰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习题训练是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尤其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强化学生"3+综合"高考的适应能力,训练一定量的综合习题无疑是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综合习题的选取和编写,对于理科教师来说是一大障碍.笔者参阅了不少理科高考复习用书,发现其中编写的综合习题,多数题目在知识容量、能力要求、综合度把握等方面均有缺陷,要么题目过于专业化,综合度不高,新颖性不够,要么就是强行的拼凑.如果师生投身题海,拿来主义,不予取舍,不加改造,结果定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4.
导语 2010年广东省高考实行新的方案,主要变化是减少X科,增加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即南原来的X科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数为150分,变成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分数为300分。  相似文献   

5.
导语2010年广东省高考实行新的方案,主要变化是减少X科,增加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即由原来的X科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数为150分,变成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分数为300分。  相似文献   

6.
2002年贵州省的高考将采用"3+x"高考方案中的第二发展阶段--"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3"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内容.在教学与高考复习中,我们应根据高考的要求进行恰当的安排,转变教学方法和复习方法,注意学科之问的渗透、交叉与综合.  相似文献   

7.
2008年,江苏省高考方案进行重大改革,实行"语数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语数外按分数高低,学业水平测试则按等第.如理科考生,物理为必选,在化学、生物两门中任选一门,其余的为必修.  相似文献   

8.
我省高考改革实行"3+理科综合"模式已有两年.从化学科的角度对2001年和200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进行了分析,有如下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刘海峰  韦骅峰 《教育研究》2021,42(5):86-100
对"唯分数"与"唯升学"问题进行历史探究,发现"唯分数"、"唯升学"问题不仅是当代出现的问题,而且是中国人才选拔中的千古难题.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科举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不唯分数"到"唯分数"的演变过程.在中国高考史上,"唯分数"、"唯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片面追求升学率".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逐渐取代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批判.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应探索招考改革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握好分数"唯"与"不唯"间合理的度.未来高考改革在走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过程中,分数会一直存在.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破解之道须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习》2002,(5):3
学历史能不能变得轻松一些?复习历史的时间能不能少一些?高考中的分数能不能多拿一些?在"3+X"高考中,语、数、外的成绩至关重要,但无论"大综合"还是"文科综合",历史科的分数谁也不想丢掉.用尽量少的时间复习历史、在高考中尽可能地取得好成绩,这是每位考生的愿望,<历史学习>的"跟我学"工程能帮助你做到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云南省将执行“3+X”的高考模式,X是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理科综合涉及物理、化学、生物3门学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物教师如何面对“3+X”中的生物教学?这是值得每一位高三生物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现就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上海、天津、江苏卷中生物学试题的特点及教学策略谈点个人认识。 一、从试题内容看考试特点 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上海、天津、江苏三套试题中生物学题型、具体内客及分值看下表(*表示相同的题):  相似文献   

12.
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考试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分占据了高考总分的"半壁江山"。对于理科考生而言,理科综合考试成绩对于高考整体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化学科目又是理综考试中的一项重点。在理综考试的基础上,展开对化学教学方面的研究与思考,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推进化学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当前高考理科综合考试试题现状进行分析,探求其“拼盘”现状的成因,并指出跨学科综合试题在命题设计上与高考应用中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考理科跨学科综合试题设计应遵循的准则,依据该准则设计试题案例,以求唤起各界对高考理科综合考试中跨学科综合试题设计的关注与思考,为综合试题的跨学科命题设计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宇 《化学教学》2007,(10):54-56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全国卷Ⅰ)已揭开神秘的面纱.统览全卷,我们明显感受到其命题的主旋律是:不变的考点,变化的情景.与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相比,2007年试题不再出现忽视教材、漫无边际联系和过于追求标新立异等现象,而以历年高考题为母题进行情景变化和再创造,已成为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全国卷Ⅰ)命题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差异分数、差异百分等级、信心指数及估计百分等级等多个指标,考察高三学生学科考试成绩预估的"不对称误差"现象及其稳定性。结果发现:1)17~19岁的高中生,得分较低的学生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学科成绩及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得分较高的学生却出现低估的趋势;2)大部分学生百分等级的预估等于或高于50,表现出整体的优于平均效应;3)对于高考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差异分数、差异百分等级、百分等级的预估,男生比女生更为乐观;理科学生在高考数学的各项预估上比文科学生更为乐观。结果表明",不对称误差"、优于平均效应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和跨考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学生的各科会考成绩,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共计9门课程,使用因素分析方法对“3 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高考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门课程可以科学地分为三类:“文科综合”包括历史、政治、地理三门课程;“理科综合”包括化学、物理、生物三门课程;另外三门课程数学、英语、语文可以看作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都需要学习和考试的课程。这恰好与“3 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高考方案相对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每月播报     
2006年辽宁高考分文理科 主模式为"3+小综合" 新增"反向小综合"的会考于今年实施 2006年辽宁省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正式出台,新方案将现有的"3+大综合"改为"3+小综合",也就是分文理科考试。但是增加"反向小综合"会考,该会考成绩将提供给普通高校作为录取参考。此举最大变化在于今年的高二学生将开始重分文理班。  相似文献   

18.
"3+X"高考模式中的"X"对理科来讲是对考生物理、化学、生物三学科知识及其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面对这种由单学科转向跨学科的综合测试方式,我们应当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让教学活动多与实际生活、生产、科研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尝试了理、化、生实验教师加强横向联合的做法,这是我们面对"3+X"提高自身素质的一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王恒 《生物学教学》2003,28(1):40-42
1 分析三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的生物学试题———准确把握高考生物学科的复习方向 ,提高复习效益1.1 通过分析上述三年试卷中的生物学试题的类型和特点 ,使学生明确认识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 ,学科间 (理化生 )综合为辅 (而且绝大部分是学科间拼盘 )。   (1) 2 0 0 0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生物学试题的类型和特点试题类型选择题 (6个题、34分 )纯生物学考题 :1、2、3、4题 (2 2分 )与化学综合题 :5题 (6分 )理化生三科综合题 :8题 (6分 )非选择题 (4个题 36分 )纯生物学考题 :2 4题 (9分 ) + 2 5题 (10分 )与化…  相似文献   

20.
非常感谢《中学生数理化》和211教学网给我提供这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理科综合目前处于试验阶段,很多同学不知怎么考理科综合.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科我得了标准分900分.就此与大家交流关于理科综合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