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旨在經由中西哲學的宏觀對比,指出華人文化傳統所重視的在“生生之德”,是“天地人交與參贊而成的總體”,而强調人與世界的相互迎向下,而着重在真存實感的根源性感通,而其内聖外王的架構,亦須得置於此來理解。這一生生之德的傳統,它强調的是“我與你”,這樣的主體互動感通、和合爲一。相對而言,西方文化主流傳統所重視的是經由一“主體的對象化活動”對於客觀對象的確認,人之做爲理性的動物,經由“我與你”這樣的存在樣式,而開啓其主智的傳統:再者,作者指出西方神秘主義傳統和中國的生息感通的傳統雖亦有其可會通處,但因爲理性的樣式不同,其中亦自有其異同。又西方近代哲學自笛卡兒(R.Descartes)標識出“我思故我在”以來,便轉而形成一外顯的理智主義傳統,這可以説是西方現代性的起源。經由對比性的思考,我們可以衡定中國哲學中的人文主義和西方哲學中的人本主義之異同。最後,作者指出“覺知”是從“意識之前”到“意識所及”的過程,“覺知”不只涉及於方法論,而且是存有論的問題;吾人經由“覺知”,穿破表象、進到實象,即此實象即是本體。如此之覺知,是一根源性的、實存的、感通的契入,這便是生生之德、存在的道德真實感的“仁”。...  相似文献   

2.
1995年8月,在臺北市立圖書館舉辦的錢穆先生百年冥臺紀念專题講演《錢穆师與思想文化史學》裏,我提到錢師學術業績中最重要的是他對思想文化--尤其是中華思想文化的精粹特色及其在人類文化史中的定位--的探究。事過八年,我希望值此機會,對這個命题再作反思,并補充一些論點。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基於相論視角,區分了人類知識體系中幾種對現象的代表性理解,并分别從熊十力、海德格爾兩條綫索追問出德性易象學的基本思維方式。進而通過《周易》卦序的詮解揭示出易象學的基本内涵,以及易象學對傳統中國學術的奠基意義。論文最後從易象學角度初步探封了時間的意義以及歷史本身的先天結構,并對黑格爾、馬克思、胡塞爾歷史學説中的相關問題意識作出了新的詮釋。  相似文献   

4.
本文對晚清山東青州所出"太室塤"的發現與鑒定進行了詳盡的研究。文章通過梳理清末山東青州陶塤的發現經過,對太室塤的發現時間及陶塤與王懿榮等人的關係有了更明確的判定;通過勾稽、整理晚清金石學者對陶塤銘文進行的諸多研究與考訂,展現當時學人圍繞陶塤展開的各種討論,并從側面展現當時"金石文化圈"的動態交往場景;最後,文章通過對陳介祺、王懿榮二人往來書札的研究,真實還原了他們對"僞塤"的考辨過程以及面對"偽器"時的心態。  相似文献   

5.
《南齊書》上下兩卷《天文志》,主要記録了蕭齊王朝高帝、武帝及郁林王三朝約十六年的天文現象。本文重點對《南齊書·天文志》下所記之"五星相犯列宿雜災"天象進行考訂,主要利用版本校和他校,參以史實,并與同時期北魏史籍記載的相關天象活動對勘,以校正補充《南齊書·天文志》在編撰流傳過程的脱誤、省略和遺漏,同時亦嘗試利用現代天文觀測軟件,驗證復覈此時期相關天象發生的時間、方位、星運軌迹等諸多情况,以此判斷了解史籍中天象記録的真實性與准確度,以及古今對天文星變現象的認知異同。  相似文献   

6.
就儒佛之辨而言,朱子與歐陽竟無可以作爲理學家闢佛與佛學家會通孔佛的兩個典範,代表完全不同的兩種立論旨趣。朱子視《中庸》爲孔門傳授心法或道統聖學一脉相傳的經典依據,以衛道者的姿態判别異端與正統,以闢佛的方式吸收化解佛學義理;歐陽竟無視《中庸》爲系統性的孔學概論,特别選擇《中庸》而非《大學》作爲會通儒佛兩大思想傳統的橋梁,《中庸傳》的寫作反映出歐陽竟無晚年以佛解儒或援佛入儒的學術抱負。朱子通過對理氣概念的精微複雜的辨析最終完成了道學體系,使儒家的善惡之辨從個體之心性推擴到整個宇宙。《中庸傳》則是在認寂本體的原則下把已經廣泛流傳的程朱道學式解讀扭轉到佛學本體論思維中來。對朱子《中庸章句》與歐陽竟無《中庸傳》的互讀有助於理解近現代儒佛之辯的深層意藴。  相似文献   

7.
在現代學術史上,陳寅恪素以博學著稱,他對史料的掌握向來受到稱道,實構成其學術神話的一環,但在細節上并非無隙可擊:此文以列舉實例的方式,在史料上對陳著作出補充、修正或系聯,并兼及其他學術大家的同類問題,以説明在史料上"竭澤而漁"之不可能,進而深化對"史料"與"問題"關係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中法兩個文化大國,對當代以至於對遥遠的未來的世界,將發揮他們無與倫比的偉大作用,而王陽明和笛卡爾兩個名字也將與日月同輝,永葆厥美.在這兩個名字上閃耀的是人類將永遠守護的一詞聖典——至善.引言愛因斯坦曾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對於科學家如此,對於哲學家更其如此.没有想象力的科學家,永遠執象而求,跳不出實驗室,也進不了形而上的殿堂.反是,但凡思維善於憑虚馭風的科學家,則往往由科學而哲學,成為了在思想風雲中特立獨行的人物.牛頓、萊布尼茲、笛卡爾、斯賓諾莎直至哲思峰巔的康德莫不皆然.  相似文献   

9.
甲、楚帛書象緯解余向疑長沙子彈庫帛書所記述者為楚天官書之逸篇,時賢或目之為月禁。近時,再取《史記·天官書》與之對讀,尋繹再四,彌覺鄙說之非妄。因不憚親縷,續陳如次:  相似文献   

10.
众妙之门——北极与太一、道、太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詳盡地考證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神話學、哲學及巫術的四個根本性概念北極、太一、道与太極,指出這四個概念在語義上的互通來源於感覺上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之所以在中国古代人心目中產生乃是由於它們的確有一個共同的淵源,即它們都出自古人對天象的觀察、想象、體驗及模擬,這一奇特的文化現象在中國古代的發生与整合,使中国古代的科學、宗教、哲學乃至巫術等各個本來差異甚大的領域竟有了一個和諧秩序与內在邏輯,並强有力地影響了中国古代思維模式。因此,中國古代對以北極為中心的天象的觀察、想象、體驗与模擬,有可能是使中國文化迴異於其他文化的一個“众妙之門”。  相似文献   

11.
鄧秉元 《中国文化》2023,(1):184-204
儒墨兩家的學術淵源,一向在學術史上聚訟紛紜。本文從思維方式入手,在重新判釋墨學大義的基礎上,不僅剖析了墨學與子路一系儒學的精神聯繫,也對《論語·子路篇》的大旨作了蠡測。一般來説,子路的政事之學可以代表“舊法世傳之史”在春秋晚期的現實形態。對子路之儒這一學術史上早已失踪的學派重新勾稽索隱,無疑是超越漢宋儒學基本視野,以還原孔門經學知識體系與精神結構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度量衡思想"研究的重要性,并對中國古代度量衡思想的發展和演燮作一略述在對"度量衡"和"度量衡思想"的概念和定義做出明確的界定後,文章對"度量衡思想"的範疇给出例證并簡要闡述;之後,着重就中國古代度量衡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律度量衡"理論體系加以分析和评評價;最终考察這一體系如何受到挑戰,從嘗試修復到接受现状的過程,以及北宋时期的論争和革新通過封中國古代度量衡思想中的核心體系"律度量衡"演變過程的考察,文章展示了度量衡思想的發展脉络、走向以及它與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  相似文献   

13.
"四教"經典在春秋後期至戰國峙期所面臨的根本危機,與其説是其文本與儀式的存績問题,毋寧説是其傅習與實踐方法的陳舊、淺俗與偏颇。就《诗》《書》而言,主要表現爲純粹的知識化倾向使其在時用性方面受到質疑;而對於禮、樂而言,則是技術性與形式化的倾向使其不僅無法用以维系宗法觀念,反而成爲贵族炫耀财富、助長欲望的工具。面對这些危機,孔子及其部分後學嘗試通過一種"儀式化"的《詩》《書》微引方式来强化《詩》《書》與當下政治、倫理問题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在理論層面對禮、樂進行一系列新的"賦羲"。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四教"之學的體系,并對漢代經學的發展形成若干影響。  相似文献   

14.
北族政權具有獨特的世界秩序概念,這一概念是在與異質政權、特别是其南方的定居國家的交往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并被歷史上東部歐亞的諸游牧帝國改造、利用和繼承。具體而言,即是借用血親部落的"父-子"二級結構,來擬構北族君長與臣服政權首領之間的關係,從而將臣服政權納入到北族的政治體系之中。本文通過對與東部歐亞北族政權政治實踐相關的具體史事進行分析,歸納出其世界秩序的結構、運用和内在理據;同時强調指出了東部歐亞的諸帝國對這一概念的分享和活用,以及因爲話語體系的差異而造成的變亂等;此外,還利用考古發現的新成果,追溯了其可能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五四百年之際,本文以有關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典範性的歷史研究與著述爲主綫,試圖通過對學者視野裏的多元而複雜的五四形象與歷史書寫的重訪,來探究這一場中國式的啓蒙運動的歷史動力、思想資源、基本議題與文化及政治後果,進而在個人主義與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反傳統與家族主義等多重視角裏激活中國早期啓蒙運動的潜能與願力,來爲重新理解與闡釋五四提供更爲有效而深入的路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過大量的事例,對中國與朝鮮半島各自的行政區劃、俗稱與隱語等層面的"江南"、"小江南"等做了詳細的對比分析,充分證明在明清不同時期,"江南"在朝鮮半島君臣心中的概念與寄托也在不斷變化與糾結之中。尤其到了清代,"江南"不僅是富庶繁盛、人文淵藪之地,更是"大明"的代名詞,是他們心中特殊的政治意象與未來寄望。朝鮮君臣這種不同而多變的"江南"鏡像,説明了現實社會與山川景物,與人們心中的政治立場與固有理念相衝相撞時,立場與成見往往會占據上風,真實的景象與事實會被遮蓋和異化,而滿清與朝鮮就在這樣遮蓋與異化的交往過程中,共同走向了衰亡。  相似文献   

17.
博山爐是一種爐蓋裝飾形狀類似山巒的特殊熏爐。或許是受"博山"一名的影響,這種山形裝飾自宋代吕大臨以來一直被看作是對想象中的東海神山的摹狀,從而被解釋成漢代人崇拜神山或仙山的思想的反映。通過研究漢代對山峰或山巒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發現,漢代藝術中描畫山巒的基本藝術符號包括三種:即三角、圓弧以及二者的融合。這與博山爐爐蓋裝飾的藝術形象大不相同:博山爐蓋飾試圖表現的不是山巒,而是聚散流動的雲氣。與此密切相關的是對"博山爐"這一名稱的重新思考:"博山爐"很可能并非得名於博山爐蓋飾的形象,而是跟當時博山爐焚燃薰草的産地之一"浮山"的名字有關。也就是説,我們對沿襲一兩千年之久的被稱作是"博山爐"的這一器物的名稱和形象,都需要作重新認知,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賦予"博山爐"這一器物可能具有的宗教含義的藝術形式,應該是構成博山爐爐蓋飾主體的雲氣造型,而不是長久以來大家普遍認爲的山巒的象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文選》所收班彪、班昭作品爲研究對象,具體論析班彪《北征賦》的背景,《王命論》的思想。又以班昭《東征赋》爲例,分析班昭的思想與創作對班彪的繼承及其對班氏家族的貢獻。  相似文献   

19.
馬一浮對華嚴宗義理造詣深湛,因此他在與門下弟子講説和討論儒家經典時,時常運用華嚴宗的思想方法馬一浮引《華嚴經》義與儒家經典相互印證之處頗多,但集中體現在1943年12月份他所寫的《華嚴經净行品寫本自跋》和《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寫本自跋》中。馬一浮對佛教的一真法界有着深切的體會,他經常運用佛教的一真法界詮釋儒家經典中的最高範疇。馬一浮運用華嚴宗的四法界義詮釋儒家經典,從而將他主張的儒家之理貫徹到日常事爲之中。馬一浮有時會運用華嚴宗的三聖圓融觀詮釋儒家經典中所説的知(智)行關係,委婉地表達了一種知(智)行合一的思想傾向。馬一浮解説儒家經典的功能與作用時,最喜借用華嚴宗五教的範疇。通過運用華嚴宗的五教判釋之義,馬一浮闡明了每一部儒家經典的功能、作用及基本特徵,頗多新奇之思及聞所未聞之論,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人們對儒家經典體系的理解和認識。馬一浮將六相圓融義視爲準確理解《周易》的思想基礎,在解釋《論語》時也曾多次運用到總、别一對範疇。通過研究馬一浮對儒家經典的華嚴學解讀,既可以增進我們對馬一浮之爲現代新儒家的理解,又可以提升我們對華嚴宗義理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無極太極之辯,朱陸以後,繼續五百來年,影響深遠。這個辯論,並非僅是無極的有或無、先或後的問題,而是一個具有理論思維意義的哲學問題。 無極太極之辯,是由朱陸對周敦頤《太極圖說》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但他們忽視了《太極圖說》與《太極圖》之間的內在矛盾,朱陸以後,其後學圍繞無極太極進行的爭論,都沒有注意到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