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进行比较,分析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下服饰的特征和审美要求,并提出将两者完美结合的中西合璧观点作为现代服饰的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2.
胡适将中国的“五四”文学革命以及整个新思潮运动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名称固然有对于西方文艺复兴理念的借鉴,但是更多的是基于胡适立足本土、立足传统、立足民间的理论预设.“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不局限于史学领域的判断,而包含着胡适对于民间话语的挖掘,对于传统文化与西化等问题的诸多理性思考.由于理论与现实的落差,学界对“中国的文艺复兴”多有误读,故而有必要对这一名称的提出及理论、现实背景等进行梳理,以尽可能的还原胡适的原初本意.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11,(5):65-F0003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及文艺复兴的本质、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自然科学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过协作学习与作品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创作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塑造的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型青年,具备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心目中一切理想的品质。但是,哈姆雷特也有软弱、逞强及宿命等性格弱点,因此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担负使命,从而导致其人生悲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正>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但在现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师生关系不和谐、学习环境不宽松、合作小组不均衡、问题设计不恰当(过于简单或难奥无话)、合作时间不充足、合作技能较贫乏等,致使合作意识不明确、合作讨论不深刻、合作交流走过场,表面热闹实是吵闹,看是完美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之后诞生的微积分是人类理性精神和理性思维与经验科学完美融合的一个范例,它对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及变化规律进行数学描述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同时微积分对数学的一个划时代的和不朽的贡献就是它把运动变化和无限的思想引入数学,并成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唯物辩证法思想借助微积分载体而变成了现实.因此作为现代数学的一个载体,学习微积分文化,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的养成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微积分的学习,能使  相似文献   

8.
设计素描教学,区别于绘画基础素描教学,其根本作用在于如何启发学生对形态的整体、结构的认识,由表及里地分析判断形态构成的因素,赋予学生一种创造性的逻辑性的思维,从而完善产品设计的创造方式和表现技能。 设计素描是以素描的绘画形式,来满足设计领域开发新产品,分析整理创造形态设计的基础性技法,是体现设计思想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手段。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和设计大师达·芬奇就以素描的形式来实现设计前期的预案工作,这种直观地反映构思的艺术形式,使艺术与技术高度地融合为一体。这种素描与设计的紧密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步调合为当今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设计素描。而绘画素描作为纯艺术形式的表象特征,文艺复兴后,在不断地追求自身完美的同时,也把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2008,(8):44-45
1.问: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是什么关系?(湖南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章同学)高sir: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全新的方式去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近代自然科学,如"太阳中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我们都追求完美,希望有理想的工作,有舒适的房子,有时尚的车子,最好还有完美的爱情。可是现实似乎总是不按我们的意志行事,理想中的完美和现实里的残缺往往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些反差困惑我们,使得我们变得消沉无奈,甚至愤怒堕落,在这不完美的情囿中挣扎,  相似文献   

11.
约翰·邓恩作为英国玄学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歌在主题和节律上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有明显不同。他的诗歌不遵守十四行诗的诗节规范,在音律上大量使用扬抑格和爆破音。正是因为这一独特的写作技巧,邓恩表达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在形式和内容上获得了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是人类自我认识的空前质变,而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这一概念的定位和还原,则体现了对历史真实性和全面性的尊重。有鉴于人类历史所普遍具有的多层次社会及自然构建。笔者认为,引入社会分层的研究方法来揭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生活现实,展现新的研究视角,进而辅助对人发展史的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所有的文化都是混合物,既在碰撞中彼此参照,又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融混。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尽管已成为一种必然,但这种必然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中世纪中后期的西欧,正给异质文化以这样的机遇与挑战。西欧社会的转型与变革以及基督教自身发展需求为阿拉伯文化涌入,进而影响文艺复兴及文艺复兴文学提供了现实契机。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主要的社会思潮。随着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人文主义思想又与社会现实产生强烈的冲突,莎士比亚对人类的前途曾产生深深的忧虑,这就赋予了他的悲剧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对文艺复兴的内涵的理解不够准确。文艺复兴并不限于西欧各国,16世纪后文艺复兴在东欧各国亦得到传播与发展。它的内容也不限于文学艺术,还包括政治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等。说文艺复兴发生于14至16世纪也不确切,其上限应以但丁发表《神曲》(1037~1032年)为标志,下限应以培根发表《新工具》(1520年)及笛长几写出《方法论》(1637年)为标志。其历史分期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宜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划等号,两者的内容和范围均有别  相似文献   

16.
城市设计目标是空间形式上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效果;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综合效益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也是实现规划设计的前提.赤峰市西部新区城市设计在尊重现实的前提下,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歌剧探究     
本文把1600年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歌剧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后期产生的历史渊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古老的欧洲戏剧,戏剧与音乐的联姻及关于早期意大利歌剧发展的社会学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结语:歌剧的产生是意大利16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中后期社会文化巨大变革背景下时代精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双寡头市场条件下,基于不完美定向的定向广告竞争模型.通过两阶段博弈来描述新产品或升级产品引入时不完美定向对企业广告及定价决策带来的影响.第一阶段通过价格竞争辨识消费者,第二阶段广告作为传递产品信息和价格歧视的工具.比较分析不完美定向与完美定向情况下企业的广告和定价策略,均衡结果显示:在不完美定向条件下,当广告成本足够低时,会出现在完美定向情境下不可能出现的均衡,即两企业均会选择向对方的优势市场投入广告.这一均衡的存在会导致2种相反的结果:当广告成本较高时,不完美定向能缓和价格竞争并增加企业利润;但当广告成本足够低时,随着不完美定向程度的增加,反而会加剧市场竞争并导致企业利润损失,因此,企业有动机降低定向误差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追求完美也许是每一个人的目标。对于一所学校,中规中矩的管理、有案可稽的制度、整齐划一的模式、完美无缺的形象,也许大家早就习以为常了。可是,作为校长,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一种“另类管理”具有极大的魅力。现实生活不可能处处“完美”,而这种“不完美”正是现实社会的魅力所在。对于一个管理者,只要巧妙利用,运用得当,许多看似“不完美”的另类做法也能起到“化消极为积极”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的十四行诗感情奔放 ,语言华美 ,使英国十四行诗体具有了完美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