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关爱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基础。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关爱。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对于特殊学校的智力障碍的学生来讲,关爱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需要的,是他们的希望。智力障碍的儿童主要表现为智力方面和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智力障碍的学生在接受特殊学校教育的同时,关爱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放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作为一名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好学生需要关爱,但那些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更需要我们关爱。一名好老师应该关注到班级的各个角落.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相似文献   

3.
主动关爱     
既然从事了教育这一职业,就要关爱学生,在尊重、理解与鼓励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一条沟通现实与未来的桥梁。而这,需要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细心观察和主动沟通作基石。  相似文献   

4.
孙兵 《山东教育》2009,(1):35-35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被关爱着、保护着,几乎没受过一点挫折。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永远需要别人的关爱和保护;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别人也需要关心,更不知道自己有能力和义务去关心别人。他们对伤心失落的伙伴毫无同情之心,对身处困境的他人没有帮助之意,对老弱病伤的动物不生怜悯之情……孩子们“爱的基因”休眠了。  相似文献   

5.
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不管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如何,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的,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这是化解人际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团队与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小学生心理、生理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更需要尊重、理解和关爱.  相似文献   

6.
爱心接力     
李薇  陈艳 《四川教育》2006,(2):23-23
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缺少的,是每个人的心中存有关爱,存有一颗感恩之心,而关爱与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教育活动去播种,浇灌,培植,才能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乌龟画画     
[提示与教学建议]友爱和关怀是孩子们从小需要也最容易培养的一种情感。如今的孩子往往更多的是得到家人和老师的关爱,却极少想到去关爱别人,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这则童话告诉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他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就更快乐了。这则童话适合在小班教学。教师在讲述时,要突出关爱这一主题,教师可先引出:小乌龟有很多朋友——小免、  相似文献   

8.
柳唯 《教师》2010,(3):108-108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教师的用心关爱,需要班主任教师的细心呵护,所以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尤其重要。笔者做了好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在这几年中充分体会到了爱心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说,农民工子女同样应受到老师的关爱;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农民工子女也应受到老师的关爱;从教育现实状况来说,农民工子女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一方面,由于父母忙于打工使农民工子女缺少父母细腻的爱,导致农民工子女行为、素质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女接受的学前教育较少,家庭流动性大,教育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  相似文献   

10.
牛芳瑜 《辅导员》2010,(4):22-22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得到别人的关爱与赞美时,内心会感到特别的温暖、愉快和自信。而作为一个教师更需要学会关爱与赞美。上《桂花雨》这节课时,我让学生首先把课文读两遍,但是有的同学读了一遍,就以为完成任务了,吴佳雪在那儿斜着身子跟吴聪帅瞪眼,吴聪帅用脚蹬吴佳雪的凳子,看到这种情况,我很生气,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从关爱学生个性发展出发,注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鲜亮的底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也体现了对每一个独特生命个体本质与人性的关爱。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外教育发展史上,有无数的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这其中不乏做好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使尊重关爱学生这一要求自然被赋予了社会的道德伦理性.分析这种道德伦理性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尊重关爱学生为什么会成为教师应有的一种职业道德,并在实践中增强尊重关爱学生的自识与自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对外交往必然增多,国内法律体系必然要进行对接,按照WTO的各项基本原则进行对外贸易需要诚信,WTO的宗旨和规则也体现出人类的一种关爱精神,这一切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人格教育等道德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成长,我不知道别人需要什么,只知道正处于青春花季中的我,需要理解。 我,是一个有幸福却没有自由的人。从小就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对于这点,我感到很幸福。但在我的成长中,似乎事事都被人安排、控制着。现在的我毕竟在长大,有了主见,需要理解。  相似文献   

15.
刘培培 《成才之路》2014,(12):13-13
关爱行为是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一方面关爱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终身教育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关爱教育又必须遵循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关注人的生命历程的每一阶段的美德与善行。目前,关爱教育在小学生教育阶段的具体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需要小学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领域的关注,为小学生营造关爱氛围,帮助小学生养成受益终身的关爱行为。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月18日深夜,成都某补习班一女生因过量饮酒而醉死街头;某地几名学生因为学习上的困难而集体自杀。中学生离家出走、施暴或者吸毒等不珍惜生命、游戏人生的事不断见于报端,这说明有些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克制意识,不珍爱生命;也深层次说明中小学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的缺失。时代呼唤关爱生命的教育。一、关爱生命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中学历史教学的功能与作用不外乎是青少年需要从其中汲取必要的文化素质;青少年需要历史作为他们活动的向导;青少年需要从历史中认识自身。这些功能与作用需要中学历史教学走向关爱生命的…  相似文献   

17.
开展关爱教育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主席2006年在考察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时指出:“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他们最需要呵护、最需要关爱。”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利用国家、社会、自身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关爱的机会,将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关爱活动作为关爱教育资源,视关爱教育为德育的主旋律,切实做好关爱教育工作,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关爱品质,不但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8.
石美英 《河南教育》2006,(9S):31-31
教师要做太阳,把温暖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不要做探照灯,只把关爱施予优秀生身上。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班主任应当给分们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相似文献   

19.
眼睛的比喻     
刘侣燕 《师道》2004,(5):38-39
从事小学中年级教学的这几年。我深切地体会到:孩子们对老师的选择不是看谁的学问大,而是看谁与自己最亲近。除了生就一双灵动、传神的眼睛之外,还需要一些特殊的关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我成为孩子王的法宝。  相似文献   

20.
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来衡量,并以此作为教育的目的,这与我们提倡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素质教育中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必要使受教育者心理上的自尊受到保护,并在教育中通过不同的途径,以对学生的尊重关爱来促进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