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则礼,字子副,富川(今湖北阳新)人,是北宋后期湖北籍诗人、词人,为宰相曾布之婿.少习贤良科,以父荫入仕.《全宋词》小传谓其“晚居江西,号北湖居士”,不确.平生交游甚广.与曾纡、韩驹、唐庚等唱和.有《北湖集》五卷.  相似文献   

2.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金陵百咏》提要:“《新亭》云:‘江右于今成乐土,新亭垂泪亦无人。’大抵皆以南渡君臣画江自守、无志中原而作,其寓意颇为深远。”按:曾极《金陵百咏》之《新亭》,原句为“江左于今成乐土”。《宋诗纪事》卷六十七据《方舆胜览》亦引作“江左”。“新亭”既在“金陵”,古属“江左”,不得云“江右”也。  相似文献   

3.
一字师例举     
我国古时把更改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称为“一字师”。一字师,古今皆有。在众多的一字师中,留下了许多美谈传话或奇闻轶事。现例举如下: ——一字师最出名的要数诗僧齐己。宋朝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一字师》记载:“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又据宋朝阮阅《诗话总龟·评论》引《群阁野谈》谓:“五代张迥《寄远诗》有‘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句,齐己改‘白也’为‘黑在’,迥遂拜作一字师。”从这两则故事来看,齐己既尊郑谷为一字师,齐又被张迥尊为一字师,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明朝黄溥《闲中今古录》卷一载:元萨天锡送浚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  相似文献   

4.
★“河南人”之后的故事 《别拿上海人说事儿》的责任编辑杜强说,你写了河南人我就不能写上海人么? 《俺说你们北京人》的责任编辑阿荣说,我觉得“河南人”这股风潮来得快去得也快,我感觉这个事就要过去了。 《湖南人凭什么》的作者周兴旺说,盗版的《湖南人凭什么》成了湖南公安方面的重点打击对象。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苏武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皆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古今学人对其诗文等方面的成就多有评述,而对其在我国古代寓言方面的贡献却极少论及或忽略。故笔者不揣谫陋专以此题试论,以遂抛砖引玉之愿。在我国,“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一书。《庄子·寓言》篇中有“寓言十九”等语。后人注日:“寄之他人,则十言九见信。”疏曰:“寓,寄也。世人愚迷,妄为猜忌,闻道己说,则起嫌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信九矣。”释文曰:“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九)庄子所…  相似文献   

6.
屈原与儒家     
雷鸣 《新闻爱好者》2008,(12):142-143
屈原思想归属哪一流派在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把屈原归人儒家、墨家、法家者皆有,但更多的是将之归人儒家。《史记·屈原列传》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王逸说:“《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离骚序》)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说:“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清戴东原也说:“其心至纯,其学至纯,其立言指要归于至纯,二十五篇之书,盖经之亚。”(《屈原赋注·序》)陈澧《东塾读书记》更明确指出:“屈子之文虽为辞赋家,其学则为儒家。”  相似文献   

7.
名人书事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之多,代表作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他大女儿出嫁时,他陪送了满满一箱书稿。他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痴瘤。”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口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8.
一、文化传播视域下“官本位”文化的历史演变“官本位”文化,从文化传播的历史来看,其存在的历史久远,官的定义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周礼·王制》中:“王者之制禄。”唐孔颖达疏曰:“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若指其所主,则谓之职”。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河南固有的价值体系承受着时代潮流的冲洗,一些不和谐的音节进出,河南人在国内的诚信形象饱受质疑。以《河南人惹谁了》一书为代表,河南人表达出强烈不满。2002年,河南省著名诗人王怀让先生在《一棵比一个世纪年轻十岁的大树——为河南大学90年而作》一诗中无奈地吟唱道:“河南,河南,何其难矣!”如何让他人更多地了解河南,认识河南,河南的对外宣传策略要注重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别集各一卷。为《樊川文集》中全部诗歌作注的仅两家,其一即清冯集梧的《樊川诗集注》(简称《冯注》);其二即为人所稀见的佚名的《樊川文集夹注》(简称《夹注》)。《夹注》本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朝鲜刻本,国内仅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此书,但仅后者所藏为完帙。这一刻本卷末牌记云:“正统五年六月日全罗道锦山开刊”,此后有“前通政大夫成均大司成知制教郑坤”所作的跋,云:“小杜诗古称可法,而善本甚罕,世所有者多鱼鲁,学者病之。今监司权公克和与经历李君蓄议之,符下知锦山郡…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类存目一著录《续世说》十卷,旧本题唐陇西李垕撰,提要谓"其书惟取李延寿南北二史所载碎事,依《世说》门目编之"。"别无异闻,可考据,盖即(俞)安期辈依托为之,诡言宋本"。"明代伪书,往往如是,所谓欲盖而弥彰也。"按:此书作者李垕确非唐人,然提要目为"明代伪书",亦疑之过甚。明初《永乐大典》已收《续世说》,亦题作唐李垕撰(据台湾学者所编《〈永乐大典〉待辑书目》),其非万历时人俞安期辈可得而依托明甚。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二云:"李仲信垕为《南北史续世说》,朱文公谓《南北史》凡《通鉴》所不取者皆小说也"。可知为宋人李垕字仲信者所撰,即史学家李焘次子也。明州丹棱人,乾道七年,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特赐制科出身。淳熙初,与其父李焘同典史事,缙  相似文献   

12.
方星移 《兰台世界》2012,(18):66-67
吴则礼,字子副,富川(今湖北阳新)人,是北宋后期湖北籍诗人、词人,为宰相曾布之婿。少习贤良科,以父荫入仕。《全宋词》小传谓其"晚居江西,号北湖居士",不确。平生交游甚广。与曾纡、韩驹、唐庚等唱和。有《北湖集》五卷。  相似文献   

13.
一、《南康道中》诗与罗隐《湘南应用集序》、《谗书·序》所记初次取解岁数之矛盾唐末大诗人罗隐期冀科第折桂的强烈欲望,在有唐一代很少有诗人能与之比肩。这一点,人们不难从罗隐参加礼部试的次数看出端倪。《吴越备史》卷一《罗隐传》载其:"凡十上不中第";《五代史补》卷一《罗隐东归》言:"六举不第";罗隐《湘南应用集序》则说:"自己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以后作的《偶兴》诗甚至叹息:"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上述所言四个数  相似文献   

14.
(一) 1980年新版《辞海》有“楸枰”一条,释文说:“旧时多用揪木制棋盘,因称棋盘为‘楸枰’。温庭筠《观棋》诗:‘闲对楸枰倾一壶。”同书又有“弈揪”一条,释文说:“棋枰;棋盘。段成式《观棋》诗:‘闲对弈楸倾一壶。”查1947年旧版《辞海》也有这两个辞条,释文各如下列: “棋局也。楸木质甚坚,昔人以之作棋枰,故云。温庭筠诗:‘闲对楸坪倾一壶。”——楸枰“谓棋枰也。段成式《观棋》诗:‘闲对弈楸倾一壶。”——弈楸可见新《辞海》这两个辞条的释文是沿袭旧版而来,释义简明易懂;只是两处所引同一《观棋》诗,一谓温作,一谓段作,稍使人疑惑。《全唐诗》第575至583页为温庭筠诗9卷,《观棋》是第9卷最后一首,题下有小注6字:“一作段成式诗”。  相似文献   

15.
白莲教首领刘之协在叶县被捕,不仅是导致他被解京处死的重要事件,而且直接关系到对他的历史评价,一向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对于他这次被捕的原因、时间和经过,清代史籍和近人著述却未得其详,颇多舛误。比如:《四川通志》卷八说:嘉庆五年七月“河南巡抚马慧裕剿宝丰、郏县新起贼匪,……贼匪皆刘之协勾结,之协于叶县盘获,解京伏诛”;《清史稿》卷三五七吴熊光传也说:嘉庆五年“七月,歼宝丰、郏县溃匪于彭山,教首刘之协遁叶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千唐志斋藏志》和《唐代墓志汇编》等出版物相继面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家族历史档案。同时,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又陆续有古代墓志的出土,其中有一部分系唐代河东裴氏家族墓志。这些墓志为我们研究这个显赫一时的家族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对于传世的历史文献,河东裴氏墓志既可弥补其不足,又可以对之起到印证和订正讹误的作用。一、澄清了河东裴氏的族源关于河东裴氏的族源,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裴氏世系表的小序中追溯说:  相似文献   

17.
杜苟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唐末池州石埭(今池州市石台县)人,工于草字,善为吟唱,为唐末著名的写实诗人。生前即有顾云作序的《唐风集》三卷行世。顾云序云: 大顺初,帝命小宗伯河东裴公掌邦贡。次二年……,于郡进士中得九华山入杜荀鹤,拔居上第……。明年,宁亲江  相似文献   

18.
《孝纪》撰者蔡保祯字端卿非字瑞卿提要卷61史部传记类存目三云:"《孝纪》十六卷,明蔡保祯撰。保祯字瑞卿,漳浦人。" 按谓保祯字瑞卿误。《孝纪》卷首有朱露、林日瑞二序,皆称保祯字端卿,卷端自署为"明清漳蔡保祯端卿甫",亦明言端卿为字。谓字瑞卿误承先前成书的《续文献通考》,是书卷165称保祯字瑞卿,并宜订正。  相似文献   

19.
有一间坐拥书城、自得其乐的书房,是读书人的梦寐所求。不少名人学者都写过关于书房的文章。如宋代大诗人陆游题《书室》的“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的句子,其书房中的闲情雅趣,便令人神往。有一间书房,读书就有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写作似乎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当然,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到了“华北之大再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抗战年代或“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的“文革”时期,书房再大再幽静,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只说平常日子,而不提战争或“文革”的非常岁月。我从少年时代起,便梦想有一间自己…  相似文献   

20.
邵毅平 《图书馆杂志》2004,23(4):73-76,56
历来关于《国语》的作者,有左丘明、“左氏”门人弟子、左史倚相及吴起等各种说法,但其说大抵皆止于想象猜测;从作者数量来说,则又有单数和复数之说,要之亦难遽下定论。倘仅就《国语》本文来看的话,则其作者似应是战国前期人,姓名今已不详;无论其人数为单数抑为复数,可以肯定他(或他们)皆利用了各国的史料档案。相应地,《国语》似应成书于战国前期,与《左传》约略同时代;不过是否同样成书于公元前五、四世纪之交,则我们也无从肯定或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