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分析和透视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其核心理念可以归结为;"仁爱"。"仁爱"教育理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精华。继承孔子仁爱思想的合理精华,重新剖析"仁爱"思想的现实表现,努力实践"爱"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和提升当前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倡导的危难救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无疑都贯穿着仁爱的理念,都是仁爱思想的应有之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华传统的仁爱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沿袭和发展,揭示仁爱思想,为法律强调危难救助提供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一定的启示。基于孔子仁爱思想与依法治国辩证关系的探讨,指出孔子仁爱思想包含依法治国理念,阐述孔子仁爱思想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清远市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在“仁爱为教,成人成才”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初步摸索总结出了以“仁爱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教育体系,形成了溶传统思想与时代气息为一体的德育管理特色。本文并分析了儒家仁爱思想对德育的指导意义,提出了以仁爱思想促进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项措施及本校在“仁爱”理念的引领下德育实践中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5.
儒家的仁爱教育和诺丁斯的关怀教育在精神实质和教育理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如都把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重视情感教育;均视家庭教育为教育的起点.但两者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如仁爱作为个体美德与关怀作为关系美德之不同;重责任教育与重权利教育之不同;培养男性为主的君子与培养两性平等的关怀者之不同.仁爱教育与关怀教育之比较,不仅有利于解释仁爱教育的现代化内涵,而且也能充实关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张氏在家庭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思想内化为家训中的教育理念,指导子弟治学、处世、修身、待人。以儒家思想占主导,激活满腔热血,积极进取;吸收道家思想,调适生活、安抚心灵。为人处世方面,与人为善,爱惜物命,彰显儒家仁爱思想,蕴涵道家太极思想。这一家庭教育理念培养的张氏子弟,为官则造福于民,为民则福泽一方,群处时仁爱慈善,独处时恬淡自适。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导向上、文化传播上、文化整合上、文化创新上发挥重大作用,从而促进和谐社区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建立、社区意识的形成、不断地创新和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灵魂,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着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加大落实力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功能,培育和谐文化品牌,引领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才能够打造和谐社区、和睦邻里、和关家庭,促进身心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廊坊依托临渤海、环京津“双重”优势,已成为一个新兴城市。城市发展定位都要求廊坊具有更高质量的人文环境和团结互助的和谐社区观。本论文立足于廊坊坚持建设“和谐廊坊”,不断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的理念基础上,以国外文学作品体现的和谐社区观和爱的主题为切入点,提出优化廊坊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从而进一步改善廊坊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读写》2013,(10):F0003-F0003
为了在中学生中进一步普及慈善理念,弘扬爱心精神,播种爱心的种子,灌输仁爱的理念,培养向善的心灵,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相似文献   

11.
《夜晚》作为艾丽丝·门罗小说集《亲爱的生活》终曲部分的关键篇目,一方面通过多层叙事展示了事件真实和实物真实在自我与他者叙事中呈现出的多重虚构性,及其对人类心理发展所产生的重要负面影响,即满含破坏性力量的心灵黑洞的形成与存在;另一方面,作品通过展示仁爱行为对抗并战胜心灵黑洞的过程,彰显了仁爱思想和行为的力量,肯定了仁爱理念在构建至善的社会和家庭伦理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西丽第二小学位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深圳特区,坐落在美丽的南山区西丽湖畔、石鼓山旁,紧邻中兴通讯和TCL的科技园区,今年刚刚走过了办学的第10个年头。建校之初,我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95%的学生是来深建设者的子女,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家庭环境较差。办校以来,学校坚持以队促校的办学策略,坚持"仁爱的教育培养具有仁爱精神的人"的办学理念和"仁爱立心,自主育德"的少先队理念,紧抓队员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队员良好行为习惯,致力于教给孩子一  相似文献   

13.
张章寿 《新教师》2019,(8):17-17,36
校园文化建设和核心素养培养是立德树人的两大重要元素,它们相互融合,相互发展.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二者的融合策略.一、理念文化是核心素养的根我校以"仁爱"为办学理念,核心精神是"以仁润心,以爱育人".我校希望每个学生都有仁爱之心,都有积极健康进取的精神,都能够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和谐社区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差距拉大,下岗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经费投入不足等。构建和谐社区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组织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增强服务意识,提供服务环境;推进居民自治,构建民主机制;因地制宜,多方投入。  相似文献   

15.
自接触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以来,对教材内容的设置和改进有着深刻的认识,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仁爱版教材内容的动态变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谋而合。下面,对教材进行粗略剖析,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公案小说中清官形象的塑造成为作品表现的重点和亮点,并成为寄托蒲松龄吏治思想、法制理念的形象载体。在这些清官身上都体现出共同的群体特性:即仁爱为本,实心为政的治狱理念;注重实据,明察细辨的治狱作风;巧于智赚,精于推断的治狱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仁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也是教师个体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好德性。教育仁爱德性包括义务的德性和美德的德性,作为教师义务的教育仁爱赋予全体学生被爱的权利,作为教师美德的教育仁爱要求教师真诚善待所有学生,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实践统一。其伦理价值体现为有益于彰显教育的人文精神,有益于实施情感教育,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涵养教师仁爱德性应秉持教育生活理念,将社会培育与个体修炼结合起来,既发挥社会在教师德性塑造中的价值主导作用,又充分激发教师个体向善而行的道德愿望,在不懈追求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机能实验学"为例,分别从善待实验动物,教导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救治实验动物,培养医学生的仁爱之心;分组实验,培养医学生互助友爱、关怀他人之情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医学生人文情怀理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具有华夏文明特色的仁爱,是从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道德情感所导出的道德规范,它既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首要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基本价值观。90后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以情育情,注重提升高校教育者的仁爱素养;培育仁爱文化,营造校园仁爱氛围;以校园网站为依托,占领仁爱网络教育阵地;以志愿形式的社会实践为平台,引导90后大学生体会仁爱品质,从而使他们以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保持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自觉承担起对社会、对祖国、对世界的责任,不断开拓90后大学生德育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20.
道德资本: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努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发挥道德的协调作用、整合作用和道德的支撑作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强道德资本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道德资本是和谐社区的内在尺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加强道德资本建设:加强社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扩充道德资本的内涵;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突出道德资本的性质;促进社区治理创新,彰显道德资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