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我在组织托班幼儿日常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托班幼儿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其具体表现为抢人家的玩具或其它物品,争游戏角色,打人等等。幼儿攻击性行为给幼儿园的生活教育、班级管理带  相似文献   

2.
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  相似文献   

3.
宋美 《教师》2011,(25):109-109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幼儿活动中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活动与经验,从而影响到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柳鹃 《云南教育》2004,(19):22-23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既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又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不良行为。通常,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活动与经验,从而影响到其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如不及时干预,攻击性行为还可能转化为不良品德,甚至使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既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又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不良行为。通常,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活动与经验,从而影响到其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如不及时干预,攻击性行为还可能转化为不良品德,甚至使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攻击性行为一般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而这一时期的少年,思想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稍有不慎,也许就会走上歪路。因此,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老师都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一、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不只是简单的品行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具有此种行为的儿童往往很难建立良好的同伴的关系,以致影响幼儿以后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儿童骂人、打人、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等,都属于攻击行为。大多数的智障儿童都存在不少不良心理行为,如轻率、焦躁、多动症、强迫症、神经过敏、任性、攻击行为等,其中攻击性问题行为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比例高达71.6%。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就可能转化为品德不良,甚至使儿童在长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通过对三名个案的观察研究,从冷处理、情绪转移、适当惩罚、情感体验、情绪宣泄、集体力量、成功体验、家校合作八个方面,阐述对智障儿童攻击行为进行行为干预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所谓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 havior),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和抢夺和损坏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其人际关系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它的出现表明幼儿的人际交往出现了不协调。关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国外已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在国内却显得比较零散,且多从现象到措施,缺乏理论深度的研究,有些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就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应持的正确态度及矫正的综合途径,谈点个人看法。一、攻击性攻击…  相似文献   

9.
郭智玲 《考试周刊》2012,(87):194-195
学龄前儿童的不良行为,指学龄前儿童违反正确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学前儿童的游戏、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据观察,没有一个学龄前儿童在一天里不出现任何不良行为。怎样理解和对待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儿童的这种不良行为正是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且他们正是在不良行为中逐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慢慢形成好的习惯、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当然,如果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不及时矫正,他们也会从种种不良行为的重复中,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不良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课堂规则的行为,它会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应用心理学知识对初中生不良课堂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探析,并应用行为主义的一些理论观点对不良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