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林彩钦 《物理教师》2003,24(10):4-35
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时,必须对定量测量各物理量所得的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处理,从中找出要研究或检验的物理规律,或求出有关物理量的实验结果.处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这里着重介绍图解法.所谓图解法就是根据已绘出的图像,用解析方法得出曲线方程,求出有关参量,如直线的斜率、截距、图线和横轴间的面积、曲线的极值等,从而求出实验所需要的某些物理量的测量值,检验物理规律.物理图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直线,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时间的变化图像是直线;电源的输出功率随路端电压的变化图  相似文献   

2.
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直观、简便,由图线的斜率、截距、包围面积等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易找出规律.  相似文献   

3.
吴天峰 《物理教师》2011,(8):55-56,60
在物理实验和解题中,利用图像往往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否为能”的妙用.一般说来,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有很多都不是一次函数关系,若直接以这两个物理量为坐标,所画出的图像就不是直线,这样就无法根据图像找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也很难利用图像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验和解题中,如果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不是一次函数关系,我们就需要去寻找呈一次函数关系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以这两个变量为坐标画图,将图像由曲线转变为直  相似文献   

4.
周洪驰 《物理教师》2000,21(2):21-22
物理现象中物理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根据这种相互制约关系可总结得出物理公式.有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有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这些关系来求测某个常量,或验证这些量的关系是否成立. 图像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比较直观的途径,但图像法中遇到非线性变化关系时,就只能定性研究而难以定量计算.例如验证某两个物理量是否成反比,分别以这两个物理量为坐标轴,作出的图线是以坐标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但这支曲线是否为双曲线呢?我们是难以验证的.实际上可以将这种非线性变化关系转化为线…  相似文献   

5.
物理图像能形象直观地表示出一系列数据之间的关系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实验图像是处理实验数据的重要方法,在物理实验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己知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是一次函数,则它们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根据实验数据可较高精度地描绘出直线,由图像可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再根据己知的关系式可进而求得相关的一些物理量.  相似文献   

6.
戚江明 《物理教师》2004,25(4):33-34
高中阶段的物理,有很多演示实验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画出实验图线,找出物理规律或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
物理图象能直观的表达物理规律,简捷的描述物理过程,形象的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物理图象解题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快捷准确解题的效果.因而学会读物理图象,能从物理图象中读出有用的信息显得十分必要.物理图象通常通过图象坐标,图线斜率。图线截距,图线走势,拐点等图象特征巧妙的反映物理规律或物理量的数值关系,所以学生要善于发现图象中隐匿的规律或数值关系,巧用物理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本文偶拾几例,阐释图象的妙用.  相似文献   

8.
用图像面积研究非线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华 《物理教师》2007,28(11):47-48
在物理学中,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用公式表示,也可以用图像表示.图像不仅是实验模型,而且是数与形的结合,是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它能够直观、形象、简洁地呈现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物理过程,正确地体现实验规律.因此,我们学习时应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并据此分析图像表示的物理特性及物理规律,明确图线在纵(横)轴上的截距、拐点、图线切线的斜率、图线与纵横坐标所围面积等代表的物理意义等.2007年《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条件,恰当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形式和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图像是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利用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对图像的观察,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本文举两例,谈一下速度图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物理图象可分为定量图象和定性图象,所谓定量就是根据对物理现象的分析,选择物理规律得到相关的表达式,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后,建立坐标系作出图象;定性作图,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或者物理知识、数学工具等限制,不能得到有时也无需得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定量函数关系,但可通过分析能得到这两个物理量之间定性变化关系,而后作出示意性图象。  相似文献   

11.
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据常用方法之一,它的优点在于:一是用图线表示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二是图线作出后,还可以求出相关的其它物理量,并可以结合图像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然而当被测量的函数为非线性关系时,一般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也很难从曲线中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时一般进行变数置换,把曲线转换为直线,使问题的处理简化。  相似文献   

12.
物理实验中,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用实验数据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又是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现列举几例说明如何确立物理量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
邬夏波 《物理教师》2008,29(5):28-29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整合.DISLab就是一种将物理量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软件和计算机有机的组合起来,共同完成对物理量定量测量的装置,名为DIS(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在DIS实验过程中,可以用计算机直接得到实验数据,并通过图表、图线等具体分析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实验图像的呈现方式有两种,即直线和曲线。但依曲线确定物理量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易确定,不像线性关系那样直观明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将图像由曲线转变成直线,进而直观地确定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看图象的坐标首先要看图象的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图象是反映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并弄清图象的物理意义.有些图象,虽然形态相同,由于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不同,它们反映的物理规律就截然不同,如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例1.如图1所示,若横坐标为时间t,纵坐标为位移s,它表示物体开始沿负方向匀速接近原点,到达原点继续沿负向运动。若横轴表示时间t,纵坐标为速度v,则它表示物体先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又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二、看图象的特征注意观察图象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若为直线可能表示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学好物理,掌握物理规律,人们对概念和公式都是非常重视,而对图线往往忽视。公式确实能把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简明、扼要的表示出来,但公式并没有把物理量之间变化的过程,明确的显示出来。图线是根据实验或理论中物理量变化的对应的数据,选取适当的坐标系描绘而成,它能直观、清晰、全面的揭示物理规律,显示出物理过程。 在学习热学中更能看到图线的作用。仔细分析图线,可以大大加深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又由于它的形象化,而使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7.
1.导体的伏安特性I-U图像 导体中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图线来表示.用纵轴表示电流I,用横轴表示电压U,画出的I-U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等于导体电阻的倒数;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其上各点的纵、横坐标的比值等于相应电压或电流的电阻的倒数.  相似文献   

18.
图象法是处理实验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 .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 ,先作出相关物理量的图象 ,然后按图象斜率及截距的物理意义求得测量值 .图象法具有两个主要优点 :一是用图线表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具有简明、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 ,特别对探索物理规律是很有用的方法 ;二是利用实验中的有限数据作出图线后 ,可以从中得到无法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 ,还可以求出相关的其它物理量 ,并可结合图线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 .本文举例谈谈中学物理中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几种情况 .一、某物理量与另一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例 1 在“测…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物理问题,是高考考察的物理思维方法之一."数"即为通过物理规律找到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形"即为反应几个物理量关系的函数图形,或为创设物理情境的几何图形等.数形结合法就是利用数学公式解决物理中的图形问题或利用图形解决物理中的数学问题.通过作图探寻几何关系或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将物理过程"翻译"成图形,或将  相似文献   

20.
一、分析题设素材,创设全新物理情景,寻找相应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对于某些物理应用题,如果仅依据题设素材所述情景来解题很困难.但若能仔细审题,针对题意再创设出一个全新的物理情景,寻找其包含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利用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来解题,便可使题目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