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试”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应试语文”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学生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我们所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自然无从谈起。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运用语文这一生存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成为“生活语文”。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堂变成“天堂”,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唤醒他们沉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关注问题设计的意义,通过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抓根本;以大语文观统整语文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让知识在问题设计中相互渗透;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等举措,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材微观分析方法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教材分析方法,有利于地理教师深入了解教学内容,促进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材微观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分析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知识结构及内外部联系;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重点、难点。这四个步骤是互相联系、逐步深入的。  相似文献   

4.
满足于“读图”、“读屏”,导致高中生阅读出现目的功利化、阅读方法程式化、阅读内容逼仄化、阅读评价模式化的情形。改进现行的自主阅读(生活语文化)、体验阅读(语文生活化)、探究阅读(生活生命化)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丰富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教学和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有明显的区别.但作为祖国母语教育的骨干部分,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应当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接轨并有所延续.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共同完成繁荣母语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课程和中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针对目前高师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中小学语文师资培养和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满足减负增效的需要。为此,笔者将从联系生活设计作业、设计层次化的作业、结合课内外作业三个不同方面探讨小学语文作业在创新中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8.
黄托 《阅读》2014,(4X):26-26
<正>《乡下孩子》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通过对乡下孩子劳动、游戏等生活片段的描写,展示了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乡村生活。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是重点,应让学生知其音,晓其形,懂其义。本课共有10个生字,其中有个"坏"字。近日听一位教师执教这一课,她在教学时将"坏"与另一个生字"怀"进行对比识记,通过偏旁的差异来加深理解记忆。如"怀"与"心脏"有关,可联系"胸怀""怀抱"等;而"坏"则是"土质"的东西掉到地上,便坏了,可组词为"破坏""损坏"等。这符合儿童思维具有形象直观性的认知特点。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坏"  相似文献   

9.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间接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越联系紧密,教学才会越有成效。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研究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借助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