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轻视私塾     
《出版参考》2005,(2):30
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  相似文献   

2.
李文丽 《现代传播》2001,(5):127-129
新华社2001年4月9日播发了这样一则消息:河北省国安市某学校一个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在一次课堂提问时,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当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对学生说: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此后,每看到学生举左手时,老师就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于…  相似文献   

3.
我爱我家     
我、爸爸、妈妈,组成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我,一名中学生,在学校是班里的中队长;在家里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爸爸在教研室工作,在我的记忆里,他似乎没有节假日。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为师以来勤勤恳恳甘为人梯,整天起早摸黑,哎。她太辛苦了。每天晚上,是家中最热闹的时候,妈妈在厨房用锅碗瓢勺演奏着交响乐,她拿起手杖(筷子)敲打着“打击鼓”(碗)演奏着动听的音乐。爸爸在客厅里看杂志,哎。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着迷。我,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做功课。“妈”我扯着嗓子大喊,“哎。我马上就过去。”妈妈一边准备…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个爱笑的、从不发脾气的、瘦瘦的孩子般的老人。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住在外公家中,对外公的过去却知之甚少。不过,正像他所说的,每一个和他同时代  相似文献   

5.
我从深冬时节的南半球,风尘仆仆来到盛夏南国城市桂林,参加这次会议,是有很多期盼的。这些期盼一言以蔽之,就是“仩盼了解”,企盼从美国来的专家们的演讲中了解数字图书馆技术的最新进展,也期盼着从中国专家的演讲中了解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其技术环境、法律环境、用户环境等等。作为一位中文图书馆员,不了解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6.
回到家中,已经晚上十点多了,老婆一如既往地在客厅坐着,等待我回来。 我进了门,简单地告诉她我的决定:“老婆,我把工作辞掉了!”她张着嘴,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从鼻子里发出了“哈啊——”的长声。 “为什么?”她试着了解情况。 我忽然开始觉得烦躁起来:“你听不懂国语吗?”  相似文献   

7.
稿费     
我是一位常年远离亲人,漂泊他乡异地,四海为家的筑路人。家中多亏有一位勤劳能干的女子,才使我在外20多年无牵无挂,安心工作。刚结婚的那些年,每次探亲回家,妻总是把银票数了又数,后又放进我的口袋里。有时为了孝敬老人,偶尔也私下给母亲一点零花钱。当妻子发现袋中钱不对时,就问钱到哪里去了。我就说到老乡家中打牌输了。直到有一次老乡们在我家聚会,说我是“五毒”不沾的好丈夫时,妻才觉察到这些年我一直在隐瞒她,于是追问我把钱给谁了,不老实交待就同我离婚。打心眼里说:媳妇长得虽不很美,但从不擞我(姊弟七人)家大口…  相似文献   

8.
常爱玲 《大观周刊》2013,(4):210-210
早读开始了,我让学生熟记昨天学过的重点句型,并逐人背诵。 “老师,别让我背了,写下来行吗?” “老师,我不会读,但我会写。您让我写吧!?” 面对刚认识的这些孩子的恳求的目光,我欲言又止。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二十年前消失的“哑巴”英语学生在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又复活了呢?  相似文献   

9.
仁生多杰 《大观周刊》2012,(38):247-247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若要追求这一境界,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功夫,寻找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10.
我是位离休干部,年已花甲。热爱写些新闻稿件,常主动去“找拾”新闻报道。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多在家中:一是不能及时听到消息;二是不能及时看到文件;三是不了解单位的具体情况。当我听到消息,看到文件,早已时过境迁,机关及基层的通讯员已将突出、典型的重要新闻报道出去了。在此情况下,心情苦恼,是停还是写?思想斗争激烈。最后结论:要坚定意志,树立信心,坚持写下去。我开始采取“找拾”新闻的办法:一是从新闻  相似文献   

11.
嘴巴     
友直 《档案管理》2005,(2):93-94
前些时,我给我的家人说,我现在是“三懒一勤”:腿懒,不想多走路。带来的问题是深入基层少,了解情况少,决策就可能失误;手懒,不想动笔。我也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记不写.看过就忘,忘了就不能指导自己的工作,有时忘了事还会贻误大局;脑子懒,不想记东西。记东西是要下工夫的,一遍,二遍,三遍,甚至是“长亭外,古道边,口念脑记无数遍”。脑子是越用越灵.越记越想记,厚积薄发。这是我的“三懒”。说到“勤”,仅指嘴巴也即是说,  相似文献   

12.
老卡 《新闻世界》2009,(6):179-179
去年11月,3名小偷潜入云南盈江县人大主任排正忠家中盗得现金80万,一时成为社会话题。对这些巨额现金,排主任称,其中大部分为家中亲戚做生意的货款和周转资金。不明白排主任的亲戚为什么不愿意把现金通过银行周转;更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现金放到别人家里。而纪委称目前的调查尚属内部机密,不得外泄。  相似文献   

13.
到胡宗南部队“服务” 我于1936年12月在清华大学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6月下旬放暑假时,北平还平静。清华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蒋南翔嘱我回家探亲,相机了解社会动态。我到武昌家中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同南翔失去联系。12月13日南京沦陷。几天后,清华女同学郭见恩同我接上党的关系.我要求去延安。她说:上级指定你不暴露党员身份.报名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  相似文献   

14.
名岂文章著     
草壮 《今传媒》2006,(4):22
不止一个人笑着称我“名记”。每到这时,我总是笑着回应他们:“前面那个字不要加,后面那个字不能省。”这倒不是我故作姿态,因为我从不敢以什么“名记”自居。还听到有人称我“名人”。每到这时,我都感到诚惶诚恐。无名之辈如我者,何敢与这两个字沾边?数遍各门、各类、各地区、  相似文献   

15.
学校图书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不少中学图书馆普遍存在着读者到馆率低、图书流通率低的现象。据了解,有些学生,从踏入中学大门到毕业离开学校,从来没有到过图书馆!为什么学生不爱到图书馆看书?图书馆为何备受冷落?我以为...  相似文献   

16.
我登报的第一篇是刨根问底挖素材得来的结果。1990年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我们单位计量室一位叫韩敏信的师傅,在部队当兵时学了一门修理手表的技术,退伍到地方后,经常给罔志们修表,而且修得好,走得准。听说后,我马上赶到了计量室找老韩采访。由于相互不了解,半天也没谈出名堂。回想以前采访时,就是只了解大概,回去就动笔写,往往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这次一定要尽量多挖点素材。想到这里,我决定人家门找老韩。为了和老韩会“近乎”,我这个从不吸烟的人,还特意到商店买了盒高级香烟,和他边吸边聊。老韩打开了他…  相似文献   

17.
秋禾 《图书馆杂志》2006,25(6):89-94
我的那住老夫子,是个北大国文系的用功生。为什么叫他“老夫子”?当时他只有二十三岁,却经常穿着长袍子,戴上呢礼帽,很有夫子派头……老夫子常帮我从图书馆里借来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来阅读;他听了顾颉刚、孙楷第及其他一些名教授的讲课,兴趣上来了,也向我复述一遍。老夫子帮助我提高了文学素养,我感谢他……8  相似文献   

18.
读书恩怨录     
李军 《新闻三昧》2005,(4):49-49
我喜欢读书,自幼到今,不爱吃,不爱穿,不爱钱,不爱权,最爱读书,不管为读书吃多少苦,心里也觉得甜。童年时,家中藏书很少,我常借书读,打听到谁有一本书,就赶快去借,碰壁的时候却不少。久而久之,我积累了一些借书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换书而读。我用家中仅有的几本书与别人换书读,常抢在别人前头把书读完,他的书就可以在我手里多逗留几天,我又用这些书与另外的人交换。当别人还书时,我问:“你还有书吗?”  相似文献   

19.
洁尘 《视听界》2007,(6):114-114
我以为,一部好电影看完之后,对于观者个人来说,最大的奖励就是被一阵巨大且浓密的缄默给覆盖了。 11月1日《色,戒》全国首映日,我在那天看了两遍《色,戒》。先是下午看了一场媒体场,然后晚上陪先生又看了一遍。看媒体场不花钱,不花钱的结果就是要在主办方开的座谈会上说话。  相似文献   

20.
《配画古典诗词选读丛书》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全部出齐了。作为责任编辑,算是完成了心上的一件事。 我为什么想到要出版这样一套书呢?我从小喜爱古代诗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一点古代诗词,了解古代文化遗产,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东西。每当工作之余,总喜欢找一些唐诗教他读教他背诵,东找一首,西找一首,很希望能有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唐诗课本,这样便产生了编一本有绘图的唐诗选读本的想法。我除了做编辑工作之外,还对古代诗词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