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概念及类型 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变异两大类。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具体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12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家鸡(Galusgalusdomesticus)、雉鸡(Phasianuscolchicus)和普通珍珠鸡(Numidameleagris)线粒体DNA(mtDNA)。结果:①5个不同品种家鸡mtDNA具有相同的限制性类型,进一步说明家鸡mtDNA种内遗传变异程度很低;②雉鸡mtDNA的BglⅠ,EcoRⅠ,HindⅢ和PvuⅡ等4种限制性酶的酶切类型与云南环颈雉不相同,说明雉鸡存在mtDNA种内差异;③比较家鸡、雉鸡和珍珠鸡间mtDNA的RFLP,计算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家鸡与珍珠鸡的遗传距离较近(P=0.096),家鸡与雉鸡以及雉鸡与珍珠鸡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别为0.215和0.229,初步结果表明珍珠鸡是距雉科的家鸡和雉鸡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类,和家鸡的关系相当密切。  相似文献   

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并且概述了它们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及基因定位;(2)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3)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品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4.
15份不同来源青蒿种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5份不同来源青蒿种质的株高、茎粗、茎色、夹角、节间距等形态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并以种质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的形态指标为依据对15份青蒿种质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这些种质材料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数量分类的结果基本反映了青蒿种质种间的遗传差异,且该方法操作性强,结果可靠,对今后高青蒿含量青蒿种质的选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种植、不同单位检验品质的综合研究表明:(1)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处于同一水平,强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不同土壤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于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2)品种类型之间籽粒黑胚率无明显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粘土地黑胚率降低、角质率高.(3)品种类型之间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强筋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明显高于普通中筋小麦.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是复杂的,沙质土壤对湿面筋提高不利,有利于稳定时间的提高;土壤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4)不同化验单位对小麦品质检验的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与人类作为一个统一的智人种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生理性状和心智倾向之间 ,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现有的知识状况来看 ,人类群体的遗传变异和文化差异形成过程中二者的交互影响尚难以确定 ,但种族的地理分布和文化区域之间因生态适应而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交叉重叠。因此 ,种族边界与文化边界之间的关联 ,既是地理隔离 ,也是人为强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对已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的24个春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取值介于5.01%~28.95%之间,多样性指数集中在0.80以上;与产量构成因素有关的某些穗部性状(主穗粒数、主穗粒重、株粒重)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株高同这些穗部性状间的正相关性也分别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个不同地区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群体(浙江鳌江、浙江宁波、广东南澳、江苏南通、福建福鼎、浙江南麂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5条引物,共得到36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0个;6个地区浒苔的多态位点比率为27.78%,平均杂合度为0.1256,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795;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870-0.2062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654.研究表明,6个地区浒苔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遗传变异相对贫乏;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距离的远近没有直接的关系,并揭示6个地区的浒苔是属于同一物种.  相似文献   

9.
以太湖南北方向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水解酶活性测定方法,考察了冬夏季节碱性磷酸酶(APA)、芳基硫酸酯酶(ARS)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FDA)3种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同步分析了酶活性与重金属离子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水解酶活性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均具明显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同时亦表现出大体一致的趋势,即河口区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而湖心区较低。APA、ARS酶活性、TP、温度及LOI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FDA与另外两种水解酶的相关性不高(p〉0.05)。同时亦发现多数重金属离子(除Sr)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陈雷 《课外阅读》2011,(10):35-35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再生障碍贫血骨髓造血细胞遗传不稳定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2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患者的遗传不稳定和IST近期治疗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不同组患者遗传不稳定性与IST治疗反应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芜湖市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芜湖市20种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进行测定分析,以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叶干重滞尘量、单叶滞尘量3种指标测定一般滞尘能力;比较不同树种累积滞尘量以及同一树种在不同功能区滞尘量。结果表明,不同绿化植物种类和习性,叶面滞尘量存在较大差异。从生长习性上看,灌木的滞尘量最大,常绿乔木次之,落叶乔木最小。从叶片特征上看,叶片多皱褶、多油脂、粗糙、被毛等特征的树种更有利于拦截、吸附粉尘,滞尘能力较强。同一树种在不同地区的叶片滞尘量可以反映树木所在环境空气质量,公园和学校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道路和工业区。雨后随着时间推移,同一树种叶片滞尘量在不同时间差异显著,且不同树种叶片滞尘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调查发现隆中山有野生观赏树木62种,分属37科56属,主要分布于蔷薇科(8种)、木兰科(5种)、柏科(5种)、豆科(4种)、杉科(4种),并在隆中山发现有国家珍稀树种银杏和珙桐、刺楸等分布.此外,还就隆中山山顶、山腰、山脚野生观赏树木优势种进行了调查鉴定:山顶以马尾松居多;山腰的优势树种为麻栎和马尾松,山脚则是香樟和麻栎.  相似文献   

13.
由聚类所生成的簇是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在同一个类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类中的对象差别较大.图的最小生成树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删除最小生成树的最大边后的两颗子树依然分别是两个子图的最小生成树,因此可由生成图的最小生成树获得聚类.此方法适用于所有欧氏空间数据的聚类.  相似文献   

14.
由聚类所生成的簇是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在同一个类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类中的对象差别较大.图的最小生成树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删除最小生成树的最大边后的两颗子树依然分别是两个子图的最小生成树,因此可由生成图的最小生成树获得聚类.此方法适用于所有欧氏空间数据的聚类.  相似文献   

15.
人格特质遗传与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294名三种类型被试(其中大学生438名,大学生父亲430名,大学生母亲426名)的人格特质的遗传度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单独让大学生对家庭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种人格特质的遗传度范围在0.186~0.405以内。达到显著性相关的人格特质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和独立性。父母对子的人格特质遗传大于女。受家庭环境影响的人格特质为: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和怀疑性。  相似文献   

16.
从植物学的角度对《进出口税则》第四十四章中"水曲柳"、"白蜡木"的内涵与外延、区别与联系等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研究,对相关税目进行了学理解释与再注释,认为"水曲柳"是学名为"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的具体树种,"白蜡木"是泛指白蜡树属(Fraxinus L.)里的多种植物(树种)  相似文献   

17.
樟树在南方种植广泛,会产生大量的樟树籽,因此企待樟树籽的应用开发应该深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樟树籽油、樟树籽壳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应用、主要成分的分析和结构研究。作为药物或者食品添加物,樟树籽蛋白都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选取潮汕地区的三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地点为样地,以网捕方法采集,对所采集的蝶类进行了物种的鉴定和个体数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潮汕地区有凤蝶科、粉蝶科、斑蝶科、蛱蝶科、眼蝶科、弄蝶科和灰蝶科等7科39属51种,有非常丰富的野生蝶类资源,是蝶类栖居、生存和繁衍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9.
分析3种国产兰属植物,即春兰、春剑、惠兰的核型,并结合已有的形态学及核型资料对其分类及核型进化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结果表明这3种兰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比较保守,变异不大,并且核型也具有较高的对称性。3种兰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差异与形态差异具明显的对应相关关系,说明兰属植物的形态变化更多的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樟树家系子代测定林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樟树家系测定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2%的家系百日苗造林成活率达到76%以上,总体平均成活率达到90%。经方差分析,不同家系在树高、地径性状上差异极显著;樟树不同种源树高与经度呈极显著相关,与纬度呈显著相关;地径与经度、纬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地径和树高呈显著相关;侧枝数与各生长性状及经纬度相关不紧密。根据种源育种值分析.建瓯和延平2个种源的生长性状优于总体平均水平,可作为建立种子园的优先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