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翻转课堂”到底是什么翻转课堂,又被译作“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所谓“颠倒”,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点,课后学生通过习题巩固内化所学内容,而“翻转课堂”则是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知识点的学习,知识内化则是在课堂上进行。[1]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笔者将实施翻转课堂的基本要领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颜先辉 《文教资料》2013,(36):173-175
翻转课堂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在课堂外实现在线教学并且将“作业”带入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学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阐述了一次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又称“颠倒的课堂”,是继“可汗学院”之后在美国日渐流行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那么,在翻转课堂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师生同备”,让它成为一种高效型的备课方式呢?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它实现了知识传授与内化教学流程的颠倒,转变了课堂与师生的角色.通过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教师队伍、学情及硬件设施的现状分析,探讨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并对实际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估和分析,为“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这种教学理念对解决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时间不足、动手机会少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生物实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案例来说明高中生物实验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教学流程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围绕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与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国情和现状,构建出初中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它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翻转课堂本质上使学生的认知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将对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其特点进行解读,分析其有利于促进知识内化的原因及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期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将课内与课外的学习活动颠倒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颠倒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顺序。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在大学物理课堂中实施翻转课堂的环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改革必将对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遂敏 《教师》2019,(14):66-67
“翻转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全新教育模式,也叫作“颠倒课堂”。现阶段“翻转课堂”已成为全球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该种学习模式的关键是教师将课堂的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并让学生对课堂前后的学习时间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受制于部分限制因素,部分地区与部分学校在思政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中面临困境,在应用实践时存在不可避免的障碍。基于此,文章探讨了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很快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