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学批评家认为,了解作家的生活时代、生平、情感经历和宗教信仰等因素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文从战争、爱情和宗教三个角度,用社会学批评的观点分析了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以海明威的创作为例,说明了作家的生活时代、生平、情感经历和宗教信仰等各个因素对其作品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小说,沿袭了<圣经·旧约>的重复简洁风格.本文旨在通过海明威的家庭宗教背景、个人经历、糅合在作品中的宗教成分等几方面分析<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宗教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话性是海明威小说的重要特征。作者通过人物间的对话简括事件过程 ,推动情节发展 ,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同时 ,对话使其作品产生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海明威小说的对话性与其他作家相比 ,具有电文式、不介入状态、持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由于未能全面而正确地把握基督精神和人道主义的内涵及两者的关系,马弦对哈代的宗教思想所作的结论是难以成立的。哈代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在他放弃了对上帝信仰后创作的,其中既肯定人们对个人理想与权利的追求,又张扬仁爱、宽恕、牺牲、纯洁等价值观念,因此,哈代的宗教观是一种人道主义宗教观,体现了祛除宗教神秘成分后的世俗基督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海明威《非洲的青山》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批评视角对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剖析,展示出海明威在生态伦理问题上的思想冲突。在作品中海明威对自非洲大陆的旖旎风光流露出热爱与漠视的复杂情感,对非人类生命蹂躏中又掺杂着悲悯的情怀,体现了其矛盾的生态自然观。最后指出作品对于我们的生态启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我们应爱护自然、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米德尔马契》中的多萝西娅为例,试图对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女性基督”形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此论证作家本人的宗教观在这一形象上的映射.通过追溯多萝西娅“女性基督”形象的确立,展现这一人物所具有的宗教力量和道德影响.代表传统的基督精神的“女性基督”人物是乔治·艾略特的理想寄托,承担着道德救赎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基督宗教强调仅有信仰是不够的。爱是信仰最纯真的表现,爱从信仰而来。在信、望、爱三德中,爱是最大的,这种爱可以使人生超越自然、超越自我,而向更高的境界提升。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圣经》中爱的教导直接相关,这种爱的教导,形成了基督宗教悠久的慈善传统,也成为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文学实践与绘画艺术究竟有何关联似乎还无人深究。本文从一些具体的真凭实据出发,认为海明威对绘画艺术特别是印象派绘画艺术的迷恋和评说除审美情感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有着文学创造实践方面的渴求,而这种渴求不仅表现在认识上,而且融铸到实践中。这种超出文学疆界的创造性吸纳实践使其作品透发出意趣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死亡”与生存一样,都是人生的最大主题,也是海明威著作中一再出现的主题之一。它表明了海明威站在死亡这一人生的最高点上对人生本质的体悟和对人生历程中得失的反省,表现了他对人生的哲学和宗教态度。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以塑造了众多硬汉子形象而闻名。同时,海明威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不容忽视。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流露出海明威对女性矛盾复杂的情感,体现了海明威矛盾复杂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双心河》。小说主人公尼克.亚当斯通过控制自然来重获精神之平衡,自然对尼克来说只不过是某种必须被掌握和控制的物体。控制和征服自然成了尼克能力的体现,快乐的源泉。由于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海明威物化了自然,让自然沦落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和治疗心灵创伤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伟大小说家厄纳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太阳照常升起》,表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人生哲学 :在荒诞的世界里 ,在虚无的环境中 ,人应该在生活下去的过程中积极地发现和创造意义、秩序和美。海明威主张 ,作家要讲真话 ,真实地表现生活 ,告诉人们真理 ,但可借鉴一些现代主义手法 ,更深刻地揭示主题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作品中彰显了主我意识,《老人与海》里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体现海明威强烈主我意识的人物形象.作者海明威通过描述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艰难历程,着力刻画他不畏艰险、勇于与命运斗争的顽强个性.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寄托了海明威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他原有的信仰和美好的希望, 使他一度迷惘。但是,海明威是一个不会向命运屈服的斗士,经过痛苦的迷惘和彷徨之后, 他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要做人生的胜利者!海明威走出了迷惘,在他的作品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海明威式的硬汉子英雄人物。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无一例外地果断、顽强、临危不惧,满怀与厄运拼搏到底的激情;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精神打不垮的硬汉子;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孤独奋战的硬汉子;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孤独奋战的硬汉子。这正是海明威性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15.
精神的圣火永不熄灭——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深入研究海明威传奇的生平和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这种敏感和偏爱形成了浓重的海明威式的"死亡情结"。作为拳击家、渔夫、猎手和作家的海明威将创作与享受、爱好与事业融为一体,亲身体验死亡,感悟死亡,参透了死亡的真义。从作家的"初识死亡"、"直面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能够解析海明威"死亡情结"的成因,重新理解海明威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16.
张海宁 《海外英语》2012,(17):227-229
Hemingway’s works have sometimes been read as an essentially negative commentary on a modern world filled with sterility,failure and death.Yet such a nihilistic vision is repeatedly modified by Hemingway’s affirmative asser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living with style and courage.Nihility in Hemingway’s works is primarily expressed in three forms:a) consciousness of death;b) consciousness of pains;c) consciousness of fantasies.It firstly comes from his life experiences,and then i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hi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ages.Nihility makes notable impact on his creation.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语言含蓄简约、明快而又质朴无华。他写作的"冰山原则"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超时代的艺术魅力。海明威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以"迷惘"的主题和冰山风格写作原则,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孙冬梅 《海外英语》2011,(10):285-286
Ernest Hemingway is a productive writer full of legends. His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has an enormous impact on his writing. This paper reveals Hemingway’s transcendence both in life and in writing through his life experiences and some of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一向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但是,经过对海明威生平的评介,证明海明威非但不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却正是硬汉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冰山”之下《老人与海》中的哲学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03-105,155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老人圣地亚哥与鱼的搏斗,塑造了一个依靠意志与信念,最终赢得了人性尊严的"硬汉"形象。在"冰山"之下,蕴含着的是海明威丰富的人生哲学,其中包括孤独的感伤主义哲学,永不言败的生存哲学以及超前的生态伦理哲学。解析这些哲学伦理将帮助我们理解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其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