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在这个教育网络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因此,办好家长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点,学校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残缺的。然而,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加,家长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教育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长表示根本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所以,家长学校作为联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平台,理应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而班级就像一个个细胞,组成学校教育的整体。既然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那么靠谁来管理班级工作呢?答案很明显,就是班主任。  相似文献   

5.
一、对家长学校的总体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校"的解释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依据这一理解,"家长学校"就是专门对家长进行教育的机构.家长学校的基本定位是学校.那么,学校所具有的属性家长学校都应具备.首先,学校有办学主体,家长学校也应具有办学主体.……  相似文献   

6.
一、网上家长学校的内涵及其特点 网上家长学校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活动.家长学校的活动必须围绕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人从出生到成熟、成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教育责任。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九十九条《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中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如何利用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一直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2008年3月,笔者的《依托校园网络平台,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与应用研究》被确立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范忠茂 《江西教育》2012,(16):25-2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已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现代教育体系的"三大支柱"。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但家庭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水平和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家长学校在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作并形成合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家长学校是家庭和学校联系的桥梁,发挥好家长学校的作用,可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扬长避短,互为补充。我校家长学校成立10年来,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组织家长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家长与孩子进行亲情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我校家长学校被评为"沧州市优秀家长学校"。一、严把教材关,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教材选用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材除了能全面介绍党和国家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素质的重要场所,是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在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悉心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接班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一目标,也就是要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情感、人格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关系着子女进步、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国家前途、民族兴衰的大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有责任办好家长学校,以使家长们学会正确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本文拟就新课程理念下家长学校办学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广泛重视和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夏家春 《湖北教育》2011,(12):36-37
家长学校是普通学校教育派生出来的、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的一种松散式教育组织,其目标是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在当前的实践中,家长学校存有许多困惑和误区,其中长效机制建设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不能建立起家长学校的长效机制,家长学校就会成为一种短期行为,一种面子工程。从家长学校的本质、功能和机制上进行探讨,有助...  相似文献   

14.
一、指导思想的定位 1、家长学校管理是遵循家庭教育的规律,对构成家庭教育的诸要素实施组织、协调、整合、优化。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三个一”(即中小学、幼儿园起始年级)家长学校管理模式。是从玉溪市情出发,以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实践中优化出来的具有鲜明玉溪特色的一套运行机制和整体组合形式,是家长学校有别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三教合一”,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县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普遍忙于生计,忽视子女教育,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文化素质不高,这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因地制宜,办好农村家长学校是实施和谐教育的需要.下面笔者就如何办好家长学校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中心小学拥有45个教学班,教职工149名,在校生1218名。几年来,在市、县关工委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关怀指导下,学校从实际出发,认真开课,深入科研,潜心研究与实验。通过家长与教师联手以及各种家校沟通活动,不断探索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方式,构建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的教育体系,使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逐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系列化,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论家长学校     
在最近一两年间,我国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型学校——家长学校。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过的新生事物。家长学校的出现,对于改善我国的家庭教育工作,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家长学校,顾名思义,就是对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抚养教育子女任务的父母或其他长者进行教育和训练的学校。家长学校是一个统称,具体的类型有“家长学校”、“父母  相似文献   

18.
高加佑 《贵州教育》2011,(24):14-15
和朋友聊天中谈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孩子今年11岁,可是不得了,什么都要以他为中心,因为家里有他的一大帮后盾,反正他做啥都有人帮,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作业做不了有奶奶,做错了事有爷爷,没钱用了有婆婆……一家人好像就是为他一个人服务的,在学校根本就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上课不听,作业不做。  相似文献   

19.
石新颖 《考试周刊》2015,(1):169-170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办好家长学校,不断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方法和模式,对于优化家庭教育、提升家教质量、提高家长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思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背景 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教育三个面向及素质教育的提出,学校面临着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的转轨。必需得到教育、社会、家长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由于我校地处城乡交错、水陆交通要冲,工商云集、人口流量大,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在学校中时有发生。影响了学校教育改革新方案的推行。根据这一新情况学校组织力量开展调查。采用座谈、走访、书面答卷、召开班主任会议等方式研究分析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全校近1800余名学生中60%的家长缺乏科学育人的方法。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操在父母手中。为了提高父母素质,提高家教水平,从85年开始我校创办了家长学校,进行了历时十年的实验与探索。本实验的根本目的是使学校教育扎根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协调一致地发挥对学生的积极教育作用。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共同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二、实验过程 此项实验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1985年春——1986年夏)。1.建立班子。家长学校是社会教育阵地,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镇党委和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家长学校由镇委副书记吴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