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数人认为"无时无刻"的语义是"没有哪一时,没有哪一刻",可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却有两种用法:一是"没有哪一时,没有哪一刻";二是"时时刻刻、每时每刻"。二者的出现已成了一种常态,词典在处理词义时也不应该回避,建议同时收录两种词义。  相似文献   

2.
忍的智慧     
自古以来,国人便以"能忍"与否作为处世高下的标准,故有"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得一时气,成就万世名"之类的说法."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可见如意之事只有"一二".  相似文献   

3.
于飞 《中国教师》2011,(Z1):133-134
<正>笔者在农村基层中学从事计算机这一"行当"有了些年头,深知处在这一位置的同行的苦与乐。打印室成了我们的主战场,由新颖好奇发展到厌烦,最终"沦落"为打字员、义务工,于是期望"跳槽",但限于自己的专业与爱好,一时又难于如愿。总之,学校地位的边缘化,加之缺乏有效的进修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     
<正>近代史学家刘咸炘曾总结说,"近代治史,多以断代为精",对文学史而言,更是如此。所谓"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王国维亦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胡适更是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中将此观点发挥,由强调"一时代有一时代之  相似文献   

5.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它实际上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学习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仍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方法的不当、认知能力的不足等方面的内在原因,有的学生因为家庭境遇的不同、身心发展的不良等方面的外在环境,造成学习成绩一时跟不上,思维层次一时没提高,思想素质一时没提高,这些已成为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阻碍学困生成长进步的"瓶颈"问题。数学学习对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努力寻找学困生身上显现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让学困生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7.
宁杰 《教书育人》2008,(9):45-45
前一段时间,某地区评选"十佳学校",采取了"民主投票"的方式,票就印制在当地某期的报纸上.没想到,一时"洛阳纸贵",那一期的报纸成了紧俏货,人们都在疯狂地搜寻那张"票".  相似文献   

8.
介词at,on,in在时间世界里是纵横驰骋的"三大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分别有哪些绝招。[at绝招展示]1.at用于表示在时间的某一点或某一时刻,表示"在……时刻;在几点钟",  相似文献   

9.
<正>65年前,旅美的南开校友举办集会,席间,著名文学家老舍、戏剧家曹禺合作了一首诗,在当时"极一时之盛",至今还为人们传诵。诗中写道:"知道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是吹,也不是嗙,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校长?!"[1]这个张校长就是张伯苓。他一生  相似文献   

10.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位置 在普通中学,语文是作为"语数外"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出现的,毕业会考、升学考试都将语文包括在内,而高职的办学经验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师资和教材建设一时难以形成自己的体系,面临的是"市场竞争",而非"升学压力",难免带有功利性.  相似文献   

11.
唐代及北宋时期的洛阳私家园林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名盛一时,有"天下名园重洛阳"之美誉。唐代洛阳私家园林"宏大壮丽",北宋洛阳私家园林"精致写意",普遍规模小。唐宋时期洛阳私家园林作为北方园林的代表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江南园林,而且影响了邻国的园林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13日,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在当地震惊一时的命案:一位老实的农民,在得知自己12岁女儿有盗窃100多元钱的嫌疑后,利用一贯的棍棒教育方式严厉审问,不曾想女儿被屈打成招。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女儿,和那毫无踪影的"赃物",他再次抡起手中的"刑具"……  相似文献   

13.
近期网上有一则新闻提到某班级43名学生,每人都有"官衔",一时引起热议。家长不淡定了,有人说每个学生都谋了"一官半职",是培养学生官本位思想,有人担心学生的职务会影响学习,也有人认为这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好方法。笔者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老教师,认为将官位定位为岗位,符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岗位设置理念,恰恰是淡化学生"官"念,强化责任,培养担当意  相似文献   

14.
追风筝的人     
<正>朋友看熊大熊二和光头强斗风筝,一时兴起花了若干RMB买了一只风筝,谁知飞跑了。我打趣他:应该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联系方式,有可能还是一段姻缘的开始。"千里姻缘一线牵",现代人钟情于"网恋",而古代人却是"网恋"的鼻祖。李渔在《风筝误》里说了这么一个故事:詹烈侯有两女,爱娟丑陋愚顽,淑娟美貌聪明。近邻戚友先伧俗顽劣,韩琦仲俊秀有学。淑娟在戚友先断线风筝上题诗一首:"何处风筝掷自天,投阶作意醒幽眠。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经典名言。大师是大学的中流砥柱,是大学之魂,无论何时何地,有大师在者,皆可引领一时风气,形成学术发展高地。大师不仅是大学问、大智慧者,其真知灼见,能够泽备后世,而且其道德品行,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万千学子。若缺少了名师与大师,大学又何以能称之为"大学"?但现如今,昔日的学术之苑异化为争名夺利的"跑马场",学术不端、招生舞弊等层出不穷,老师变身"老板",原本宁静的象  相似文献   

16.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让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名著和时文精品,使他们在优秀文化氛围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吕叔湘先生曾强调"学语文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记八十万到一百万字不为多"。如何让名著成为学生学语文的"本钱",为今后的学习"垫底",是广大语文老师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下方法可供参考:一、让学生对名著有兴趣首先,让学生懂得,每一民族、每一时代的精  相似文献   

17.
过去完成时表示在过去某一时刻以前已经完成了的动作。强调"过去的过去"。过去完成时由"had 过去分词"构成,助动词had不受人称数的限制。1.过去完成时的基本用法:(1)表示在过去某一时刻或动作以前完成了的动作,即"过去的过去",  相似文献   

18.
前一段时间,某地区评选"十佳学校",采取了"民主投票"的方式,票就印制在当地某期的报纸上。没想到,一时"洛阳纸贵",那一期的报纸成了紧俏货,人们都在疯狂地搜寻那张"票"。学校发动学生,让其通知家长  相似文献   

19.
<正>"穿越"是指某人因为某原因,从所在时空进入到另一时空。时下流行很多以"穿越"为主题的小说、影视剧,吸引着诸多读者和观众的眼球。"存在即合理",穿越作品有其独特的价值,如果教师能借"穿越"之精髓,为我所用,不失为一种创意。一、以教材为载体,穿越"旧知时代"教材是一个整体,前后内容存在密切联系。作为教者,要学  相似文献   

20.
《滨州学院学报》2018,(5):58-63
现代汉语中,用于谓词性成分之前的"一时"的典型语义语用特征:"一时"主要用于否定句,表示对短时间内可能出现或存在某种情况的否定;用于肯定句时,后边的谓词性成分主要为表示内心感受或心理反应的形容词或动词;"一时"后的谓词性成分具有"非可控性",无论是短时间内的内心感受/心理反应,还是短时间内周围环境的变化,都是在客观事件的影响下发生的,而不是行为主体有意为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