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反思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长期以来运用“题海战术”谋求良好的数学成绩,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于抽象程度很高的数学学习来说,这样一种数学教学活动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扼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畏惧、没有兴趣,或越学越没有兴趣。“减负”势在必行,且要符合客观规律。前些年,一些学校盲目“减负”,数学课不布置作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致产生了不良后果,造成学生的成绩下降。历史的教训应引以警醒!数学家齐民友说过:“数学是算懂的,而不是看懂的,更不是听懂的”。数学创造力离…  相似文献   

2.
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做”数学也越显得比“说”数学更重要.“做”数学首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再次在探索思维的促使下学生能够乐于创新,能够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做”数学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尚没有统一的看法.本文根据作者的理解,提出“做”数学的几点要素,希望能够对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数学缺乏应有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没有兴趣的“硬”性学习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由于学习上的挫折经历,使得数学学习“弱势群体”难以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之很多学生经历过教师的不当评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心理挫折感。  相似文献   

4.
<正>作业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传统教学的小学数学作业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业以统一布置为主,没有体现层次性和自主选择性,这样必然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影响。为此,笔者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出发,探索弹性作业的有效策略,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8,(77):79-80
数学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传统数学课堂似乎一成不变,教师讲,学生记,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学生,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较差,觉得数学抽象难懂,而且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对数学的学习更是兴趣索然。但是,众所周知,兴趣对于学习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是事半功倍的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六注重”湖北郧西县安家中学刘帮学一些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除了数学本身抽象性强外,更主要的是老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早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指出了培养学生兴趣之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7.
苏红 《天津教育》2021,(1):48-49
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丰富形象的基础上,兴趣点也在于此。越形象、有趣的课堂,低年级学生越感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引用趣味性元素,开展“趣味性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兴趣表现在小学生对数学内容及其思维活动、方法上的趋向心理,这种积极的心理保持的时间越久,其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越强,而且越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本文结合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就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浓求知欲越强,学习的注意力越集中,学习也就更加积极主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课堂便成为学习的乐园.怎样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兴趣,成为学生乐于学习的乐园呢?  相似文献   

10.
龙彪 《教师》2014,(10):43-44
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要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就必须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了兴趣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同时,新课程理念对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美,字典上解释:“好看”“令人满意的”好“得意”。数学美应是“数学中能带给人愉悦的东西”。学生学习数学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体会到“数学美”。不懂得欣赏数学美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因此,充分挖掘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发现美、认识美和运用美,赋予数学课生命。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耍的心理因素,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中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耍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让懂它的人越学越喜欢,让不了解它的人越学越害怕的学科.职业学校学生一般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起点较低,并且普遍认为数学逻辑性强,而且很抽象,学起来比较枯燥,所以对数学这门学科较为排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心理上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学习数学的困境,从而有信心有兴趣去学好数学.因此,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引趣“十法”四川宣汉师范附小唐正琼,李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推动力。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十种方法:一、质疑...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所以,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学习数学有兴趣和设兴趣大不一样,有兴趣的人,能为数学而废寝忘食,甚至奋战终身,高斯,华罗庾等著名的中外数学家就是杰出的代表;没有兴趣的人,却认为学习数学枯燥乏味,有的甚至从厌学到缀学。因此,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造就“四化”建设人才的需要,是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职责。本文通过实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些做法。一、讲好导言,引起悬念,激发兴趣如“解三角形”一章中,导言的大意是:修建扬水站时,沿着斜坡铺设的水管OP越长,管口离水平面的垂直距离PM也越大。根据相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积极地钻研数学,从兴趣发展到志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唾沫四溅、挥汗如雨,学生却索然寡味,觉得“负重行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细究起来,原因有两点:一是有些教师不认识自己在培养兴趣上应负的责任。二是教学不得要领,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了他们很“苦恼”的负担。势必造成越没兴趣负担越重,学习效果越差,教学成效越低。笔者认为,增加兴趣,提高效率,是“减负”的方法之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其实吕叔湘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全国“中语会”第…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兴趣好比是海绵,知识如同是水,兴趣越浓厚,对知识的渴求越迫切。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学习数学的愿望才能更强烈,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深钻细研,刻苦学习。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