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的诗词是中国艺术文化中的精髓。它与我国的音乐文化有着深远的联系,诗词的吟唱对当前的声乐教学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我们可以以诗词吟唱的特点为基础,结合声乐的演唱技巧来提升声乐教学的艺术水准和学生的演唱能力。  相似文献   

2.
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雨丰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5):75-76,79
艺术歌曲是人类音乐和文学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传递的音乐精神与先进的创作理念始终影响着世界艺术歌曲的创作.在声乐教学中,艺术歌曲对训练学生扎实的演唱技巧和提高学生情感和声音的表现力都有很大帮助,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与演唱能力,促使学生的技术与艺术全面发展.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点的介绍、分析,来引起师生对艺术歌曲演唱的重视,进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也越来越被人们喜爱和重视。各大高校也开设了音乐相关的专业,培养专业的具有文化素养的音乐人才。声乐主要是通过演唱来完成的,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就成了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怎样将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完全的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都是教师需要研究重视的。本文以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4.
声乐歌唱能力,是一个演唱者所应具备的声乐艺术的基本条件。运用声乐整体教学方法,对中学生进行声乐歌唱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处理好声乐歌唱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高中学生歌曲演唱能力、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水平,达到演唱时既能愉悦自身,又能让听众获得音乐美的欣赏和情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中国艺术歌曲在我国文化艺术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代表了中国诗歌文化与西方音乐技法完美融合的艺术形式。在当代高职高专的声乐教育中,多元化的时代发展对传统和学院派音乐也有着巨大的冲击,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并不乐观。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对高职高专的声乐学习者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高职高专声乐教育的现状,阐述中国艺术歌曲在高职高专声乐教育中的重要性,笔者希望高职高专的声乐学习者了解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意义与作用,让中国艺术歌曲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作为研究的实例,探究声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创作意蕴,以及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和演唱设计,反映作品流露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底蕴,以及如何从音乐内容和音乐情感角度完美诠释声乐作品,从而构建声乐演唱与声乐作品的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交叉课及艺术选修课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学生丰富自身知识面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合唱与指挥、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基础、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等课程都是声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课程,为学习声乐打下更殷实的知识基础,开设这些课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是对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将声乐教学与音乐相关课程链接起来,有利于创新声乐演唱技巧,提升声乐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是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声乐演唱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与此同时,视唱练耳的准确度对演唱的准确度能够产生直接影响,声乐演唱中合理有效的发声方式和演唱技巧也能促进视唱练耳教学水平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职音乐教学的不断完善。本文第一部分叙述了视唱练耳的相关内容,以及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视唱练耳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声乐演唱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探究了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哭嫁歌是苗族青年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苗族人祖祖辈辈的劳动智慧体现,同时也表现出了地方民族文化独有的韵味和特征。本文主要从苗族哭嫁歌在演唱内容方面与其在演唱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音乐艺术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对苗族哭嫁歌的音乐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进行了概要的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洪霞 《教育》2015,(8):16
声乐演唱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通过音乐演唱能够将内心的情感很好的表达出来,这也正符合了音乐艺术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感情流露。而情感的表达与声乐演唱技巧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熟练的发声技巧与真挚的情感交相辉映,才能奏出音乐的灵魂,打动心弦。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方式是声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声乐演唱是为了将歌曲的情感展现在观众面前,而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11.
郑晔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2):99-102
钢琴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钢琴弹奏技能,提高音乐表现力以及为歌曲配弹伴奏的能力。教学重点应该逐步地从单纯讨论演奏技术转向培养学生的音乐性上。尤其需要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把培养音乐表现力的教育与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音乐表现力是学生实际能力的具体反映。应从培养正确的读谱习惯、夯实听觉基石、构筑歌唱旋律、控制节奏与速度、加强艺术实践等五个方面通过正确的弹奏技术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音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音乐领域,通过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衍生出了“原生态唱法”的概念。加上中国音乐界现在公认的“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现在就有了四种声乐唱法。唱法的分类有其内在的规律,原生态唱法到底是个什么概念?理论界尚无定论,由此引发出对唱法分类的思考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不得不去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歌《龙舟竞渡》是施光南作曲、任志萍作词的一首音乐作品.通过对该歌曲及其钢琴伴奏音乐元素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主题思想、题材、内容、歌词大意、体裁形式、曲式结构、旋律、主题材料的布局、伴奏和声、伴奏织体音型手法的特点与运用、演唱效果速写、声乐教学演唱提示、钢琴伴奏弹奏提示、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提示等方面的内容,加深了解民歌的艺术特点,深刻理解该民歌所达到的塑造音乐形象和表现音乐内涵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4.
一名优秀的演唱者要演唱好一首音乐作品,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字正腔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声情并茂地驾驭作品,从而和观众、听众产生共鸣。文章就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咬字、吐字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即归韵首尾、学习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遵循"以说带唱、夸张说话"的原则、朗诵歌词、演唱歌曲之前要学会分析作品和理解作品、练习普通话、多听多练好的音乐作品,从而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歌曲演唱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普定县仙马村的大花苗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族性音调,大花苗族人在其口弦谐音的基础出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作者以处于深山里的仙马大花苗族在音乐创新方面的发展进程个案为研究对象,探讨民间音乐在创新方面产生出来的文化自觉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艺术歌曲《孟姜女》和民歌《孟姜女》在音乐形式和表达情感方面的差异,说明声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的歌唱,即使有好的声音也最多是质好的“发声器”而已,所以对声乐作品进行恰当的情感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唱出来的声乐作品更加动听感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所特有的民歌形式丰富多彩,多声部民间声乐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多声部民间声乐的探究,总结了多声部民间声乐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歌唱艺术表现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一个成功的演唱者只有将高超的声乐技巧、丰富的音乐修养、声情并茂的演唱完美结合,和谐统一,并创造性地加以发挥与提升,才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歌曲的主题实质,才能创造出完美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民族的省份就具有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贵州这片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地上,苗族民间音乐成为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枝奇葩.研究和保护贵州苗族民间音乐时于贵州乃至全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20.
在学前教育五年制大专声乐教学中,应当以“美声唱法”为基础,走“美声唱法”民族化的道路。在教学中应充分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和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的发声技能。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演唱民族歌曲的水平,而且还可创新声乐演唱方法和风格。在教学中需采用“三腔一体高位置”的训练方法,并正确处理好“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艺术与技术”、“以字带声,声字交融”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