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缘起张猛的故事是两年前我在一次下乡途中听到的。那个给我讲故事的中年妇女最后感慨地说:"谁又能想到呢,大学毕业后就混社会的人,如今会成为一个大老板!这就是命呀。谁又能想到呢?"我点了点头。"你知道他有多少钱吗?"看到我摇头,他就凑近我小声地说:"他的钱多到无法数清!"  相似文献   

2.
白族诗人何永飞的新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是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20年12版).也是诗人继他出版的《茶马古道记》《神性滇西》等诗集后,又一部重要的诗集.这之前,诗人的《茶马古道记》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藜诗歌大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重要奖项,他是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白州文化名家",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之一.就白族诗歌创作来看,他是继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张长、袁冬苇之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他的这部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不少作品发表在《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获广泛好评,新著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3.
小蜜桃     
"小蜜桃。""小蜜桃。""小蜜桃。"突兀的,大中午很安静的小区里传来了几声脆生生的叫喊声,正在电脑里看新闻的我下意识地抬了一下头,结果,就看到对面楼里的一扇窗户前有一个女孩子对着楼下问:"我在睡觉呢,什么事啊?"楼下那个脆生生的声音说:"小蜜桃,你关手机干嘛?大白天睡什么觉。下来陪我去东门逛逛吧。"对面楼里的那个女孩子说:"昨晚看了一夜电视,困死了。天这么热,等哪天天凉了再去逛吧。"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数字与阿语数字阎金城什么是阿拉伯数字?随便请一位稍有文化的人回答这个问题,对方马上会不假思索地写出一连串的数码:"12345……"然后说:"瞧,这就是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几乎所有学过汉语和数学的人都把这种数码说成阿拉伯数字。可是我自从学了阿语...  相似文献   

5.
忠──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阎文著名学者吴晗曾这样说过:"忠君是过去的道德观念,除了个别遗老外,今天没有人讲忠君了。是不是连带这个忠字也应该否定呢?我看不应该。"(《学习集》第263页)吴晗的这个观点,在60年代,曾引起学术界一场大讨论。当然,那个时候...  相似文献   

6.
认识论答问     
一"度"与"数"问:你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修订第六版(下简称《批判》)后记中说,你是在"哲学就是认识论"的传统之下写作该书的,能否再讲几句?答:西方自F.Bacon特别是自Descartes"我思故我在"以来,认识论成为哲学中心,到Kant、Hegel到达顶峰。Kant第一批判绝大部分论证作为科学基础的"认识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Hegel以他的逻辑学囊括一切,形成了所谓认识论、逻辑学、本体论的三合一。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更是如此讲。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对上联据《对联艺术》介绍:唐朝诗人白居易,年少时,即表现才华。有人要考考他,出一下联,要白居易对出上联。下联是:曹子建七步成诗。白居易不说话。考他的人急了。追问是怎么回事。白居易说:"我心上早已对出了。"白居易回答:"白居易一时无对。"这正好是...  相似文献   

8.
三国文化与改革开放陈辽随着《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84集的播放,"三国文化"已成为热门话题。何谓"三国文化"?"三国文化"的精华在哪?"三国文化"与当前的改革开放有何关系?我想就这三个问题说说我的看法。一、何谓"三国文化"?"三国文化"是个广泛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汉语民间秘密语王珲你知道下面一段对话的含义吗?"蘑茹,溜哪路?什么价?""想啥来啥,想吃奶就来妈妈,想娘家的人,小孩子他舅舅来了。""野鸡门头钻,哪能上天王山?""地上有的是米,晤呀有根底。"明眼的读者肯定会瞧出来,这是《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打入匪巢的...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恰马是《红楼梦》从浙江乍浦出海到日本长崎200周年纪念。这是中国文学作品首次输出海外有确实记录的第一本书。至于更早的,应推白居易的诗,他的诗在日本《源氏物语》中已经被引用了。德国的《歌德谈话录》中,则记录了他看到《风月好过传》时候说:“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这样作品,而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里……”歌德曾怀着喜悦的心情研究过中国文学,他说过一句名言:“中国有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一点上,《红楼梦》表现出个性解放、适情任性。歌德虽然没有看过《红楼梦》,但他已为《红楼梦》通向…  相似文献   

11.
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有一阵儿,他常常接到一些陌生人的电话,把他错认为那位伟大的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有一天,菲尔普斯到酒店里买醉回来,进了家,打开自己的手机,发现上面有几条短信。其中一个自称"鱼迷"的市民写道:"菲尔普斯先生,您能回复我的信息吗?"如果记忆不错的话,这个叫"鱼迷"的人,几乎每天都要给他发一条短信,但是,他知道,对方要找的人肯定是迈克尔·菲尔普斯,也就是那位创造了奥运奇迹的伟大的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本来懒得理这种事,不过,又觉得有些兴奋。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菲尔普斯有些无聊,就拿出了手机翻看,上面有不少信息没有删除,当他浏览到"鱼迷"的信息时,忍不住心动了一下,回道:"你好,感谢你对我的关注。"信息发过去不久,对方又回来了:"天哪,您真的回复我了,我这不是在做梦吧?!"菲尔普斯回道:"是啊,不是做梦。"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2012,(9):F0002-F0002,1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挣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饥饿难耐的他发现兜里只有一角钱了。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然而,当一位年轻可爱的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没有勇气开口,他没要吃的,只要了杯水喝。这位女子觉得他好像饿了’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不用付钱。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相似文献   

13.
1996年5月我将《一代诗哲吴雨僧》寄给《中华文化论坛》时任主编谭洛非同志,没有想到一个多月文章就在2期刊出。洛非给我来信说:文章写得好,他把另一篇文章抽下,先将这篇刊登。又说《论坛》新辟了《中华学人》和《学者谈治学》两个专栏,主要登载四川学者和与四川学术、教育有关的学人。他要我向王利器先生约篇谈治学经验的稿件,并说他认为王先生的东西可以流传。我回信说,《论坛》开辟这两栏很好。我同王利器先生很熟。大概在1996年9月,我去拜访王先生,讲起谭洛非向他问候及约稿的事。王先生说,他同洛非也相识多年。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辑学术随笔文丛,张岂之先生的《春鸟集》是其中的一种。作者开篇写道:“唐代诗人顾况《听仙鹧鸪》诗云:‘谁家无春酒,何处夫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我喜爱这首歌的轻疾旋律,并受到诗人颂春情怀的感染。”作者说,他正是因此而将这...  相似文献   

15.
正从《文艺报》上看到1961年4月著名诗人阮章竞访问古巴时创作的诗集《四月的哈瓦那》,于2015年9月28日中古建交55周年纪念日之际首次推出中文、西班牙文对照版的报道,颇感振奋。忙打开书柜门,在存放诗集那一格里翻找,耳边似乎又响起当年流行的有关古巴歌曲的旋律: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你想不到我是多么的悲伤……啊,这是19世纪西班牙作曲家依拉蒂尔创作的抒情歌曲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学者郑振铎,以文学、文学史研究闻名。当然,他对中国古籍,尤其珍稀版本收藏,下大气力,不惜血本,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的贡献,虽然也被人提及,却常常为其他成绩所掩,评述有限。可他早期翻译的泰戈尔两本诗集——《飞鸟集》《新月集》却至今流传,成为几家著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首选。虽然从时间看去,他的翻译距今已近百年。一  相似文献   

17.
石中元 《寻根》2002,(4):15-18
人从何处来?人应该如何生存?人往何处去?这三大问题,时时困扰着人类,可以说至今很多人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周易正义》云:“伏羲制卦,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十翼也。”这一段话道出了人类所关心的三大问题,也成为后人据此解释三大问题的依据。台湾高怀民先生在《〈易经〉对人类三大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之道》(载《大易集要》,刘大钧主编,齐鲁书社1994年版)一文中,对这三大问题作了初步的阐述—第一个问题:“人从何处来?”此为易学首圣伏羲氏所提出,他解决此一问题之道,在他所创制的八卦之象中。第二…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立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之设想徐颖果季羡林先生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刊词》中说;"同志们不是常讲:我们要建立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吗?对这样一件工作,我们一则感到要当仁不让;二则我们也会感觉到,我们心中的底并不是太具体的。"杨周翰先生也说道:"现...  相似文献   

19.
严复的翻译     
钱锺书先生早有《林纾的翻译》一文问世,迄今一再重刊,脍炙人口①。严、林既然并称,我猜想钱先生一定有写一篇《严复的翻译》的意思。去年我曾向他请教严复与会纪泽互诋事,接到他一九九二年三月廿八日覆函,说是“未病前,本欲撰(严复的翻译》一文,与《林纾的翻译》为姊妹篇,涉及此段姻缘。今衰疾不能为文,便以相授、供足下采撷可也”。钱先生果然有意要写《严复的翻译》,因病未执笔,今更鼓励我来写。长者的美意,令我有续貂的勇气,草写此篇。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李兆忠不无兴奋地拿来他新近发表在《东方化》(2001,5)上的《艺术与科学:一枚硬币的两面?》一,还附带李政道博士主编的《科学与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他说章是他向李政道博士“请教”,的,希望我发表一点意见。我说,先拿来看一看,想一想,再说。读过之后,觉得尚有些话可说,便打开电脑敲下所感,所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