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阿星,这个15岁开始即在深圳的‘广西砍手党’团伙里做饭炒菜的小伙子,却一直拒绝同流合污。18岁开始,他便离开‘砍手党’团伙,在工厂里兢兢业业打工……7月8日,因为旷工一天,他所在的工厂主管辞退了他,4个月应得的2000多元工资只给了600元,并且在他收拾衣服准备离开工厂的时候,出言羞辱他,于是他一怒之下把主管杀了,随后自首。”(7月11日《南方都市报》)《南方都市报》对“阿星杀人事件”的报道,透着一种深切的同情。7月14日,陪同阿星自首的记者在《南方周末》发表题为《新生代民工的城市梦想》的评论文章,追问阿星杀人事件的社会根源。此…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经济新闻出现一批好作品,然而,也存在一些难题,比如:报道领域过于狭窄;报道手段过于枯燥;报道角度过于生硬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经济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思考. 作为《钱江晚报》采写经济新闻的记者,近几年我有机会采访经济领域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人物,也有了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3.
张晓辉 《今传媒》2005,(9X):37-37
7月11日,《南方都市报》独家报道了深圳“砍手党”同乡的打工仔阿星,因被工厂开除并克扣工资,而怒杀主管的事件。随后几天,该报又对此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多家报纸转载《南方都市报》的新闻报道,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纷纷建立了“透视阿星杀人事件”的新闻专题。一起并不复杂的杀人事件,经《南方都市报》报道后,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国记者和新闻媒体的良好表现有目共睹,世人称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顾及灾难当事人内心感受、忽视人文关怀等有违新闻职业伦理的行为。敬业而善良的记者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行为?一方面,突发灾难情境本来就对新闻职业伦理形成冲击,另一方面,我们的新闻职业伦理意识也不够强。加强新闻职业伦理教育,修订《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建立灾难事件报道资源共享机制,使新闻职业伦理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律行为。  相似文献   

5.
韩隽 《今传媒》2003,(3):49-50
2002年8月20日,陕西《华商报》独家报道了题为《家中看黄碟 民警上门查》的社会新闻稿件,稿件刊出后反响激烈,从8月下旬直至年底,有关此事件和后续事件报道,以及针对报道的各种质疑和评论在全国各类媒体上大量出现,主要报道这个事件的《华商报》记者江雪也因此获得了《南方周末》评选的  相似文献   

6.
杜献洲 《军事记者》2003,(12):28-29
我采写的《用生命丈量念青唐古拉》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凝聚着武天敏编辑、部领导和社领导的心血。此稿原准备发“海边防专版”,军事部主任赵险峰看到大样后,临时“挖”过来,发一版中心,总编室连续安排5天,夜班进行了精心“包装”。当记者10年来,我采写了一些亲历报道,现将零星体会整理如下。一所谓亲历报道,是记者以与采访对象共同经历新闻事件的形式所采写的现场新闻。本来,所有采访都应该到现场,如同开玩笑说“亲自吃饭、亲自睡觉”一样,到现场是记者的职业需要。美国摄影记者罗波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  相似文献   

7.
周俊 《青年记者》2012,(10):39-42
职业意识 1.传媒假事件是由传媒采编部门或记者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具有公共关系性质(包括记者的个人职业主义动机)的一系列活动.这与其他社会组织或传媒内部公共关系部门策划和实施的一般假事件不同,是由传媒采编部门或记者自编自导自演自播的.① “假事件”(pseudo-event)一词起源于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的著作《形象》(The Images).  相似文献   

8.
刘洋 《今传媒》2016,(1):91-92
在"6·1 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发生之后,《人民日报》在其报纸、微信和微博平台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它们在报道形式、报道来源、报道主题和报道基调上有着共同之处,也各有特点.总的来说,《人民日报》通过多元主题框架,多角度地来报道此次事件,其中的分配比例不均衡,报道基调是谨慎、客观、中立的.同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7月11日,《南方都市报》独家报道了深圳“砍手党”同乡的打工仔阿星,因被工厂开除并克扣工资,而怒杀主管的事件。随后几天,该报又对此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多家报纸转载《南方都市报》的新闻报道,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纷纷建立了“透视阿星杀人事件  相似文献   

10.
“梦里依稀救命人,一十六载寻恩路”,这是《辽沈晚报》副总编马为同志为大连女孩寻恩首次报道修改确定的标题,一个普通的寻恩报道,为什么会在全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一个普通的寻恩报道,怎样转化为寻找真情、知恩图报的策划活动?一个不一般的故事2月5日早上,《辽沈晚报》特派大连记者刘红涛在网上搜索,在大连当地的一个论坛里看到了一则题为《寻16年前救命恩人宁忠良、杨学军》的帖子。记者感到十分好奇:为何过了十多年才想起要寻找救命恩人,神秘的寻找者是谁?帖子背后是怎样一个离奇故事?出于职业的敏感,记者立即与发帖人取得了联系。经过简…  相似文献   

11.
《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生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事件进行了及时、广泛、深入的报道,其战地日记《亲历炮火》成了一位新闻记者的绝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记者履行职责、坚守岗位的高度敬业精神。同时,《亲历炮火》也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新闻报道集,其在写作上有以下特色:再现真实,让读者看到残酷无情的  相似文献   

12.
刘飞锋 《新闻三昧》2006,(12):40-41
因为职业习惯,平时喜欢将多家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对比起来看,却屡屡看到让人“迷糊”的报道。为何?因为各报对同一件事的报道不尽相同,让人不知道到底该信谁。试举例如下:巴金到底享年多少岁?人民爱戴的文学巨匠巴金到底活了多少岁,这本来不是个问题。但2005年10月17日巴金逝世后,各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却说法不一。《南国早报》2005年10月18日头版导读《文学巨匠巴金逝世享年101岁,一生中创作与翻译1300万字的作品》,细看内文得知,巴金于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计算一下,正好是101岁,没错。可9月17日《文汇报》上的一篇报道《贾庆…  相似文献   

13.
1998年5月21日,新华社播出了记者牛爱民采写的现场特写,题目是<北京协和医院收费何其慢>(全文附后).报道反映了这家医院在为患者服务方面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报道写道:"5月19日下午4时多,记者来到协和医院收费大厅,看到9个收费窗口只开了5个.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年记者节。2008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九个记者节,今年有太多的事件值得记者去报道、去记录,通过参与这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不少记者有了很多新的感悟,特别是就记者这个职业本身的感悟。本期《特别策划》收纳了几篇广播记者撰写的文章。几位作者结合抗冰雪、抗震救灾以及奥运会的采访报道,对记者的职业追求、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阐述,权当对记者节的纪念。  相似文献   

15.
报道"陕西天价烟事件"记者被停职事件,是研究当下社会舆论环境的一个标准性事件。被停职的记者在社会的声援下最终复职,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新闻职业共同体正在萌芽之中,并成为维护社会舆论环境、支持媒体正当舆论监督的健康力量。  相似文献   

16.
姜辛 《新闻记者》2003,(9):43-44
2001年4月1日,南中国海上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中美撞机事件”。此时,正是我作为《文汇报》常驻俄罗斯记者刚刚履新的第九天。从当地电视新闻中看到此消息后,新闻敏感告诉我:这一重大的国际冲突事件也许将成为我作为驻外记者生涯难得的报道机遇。尽管我所在的国家是与此事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俄罗斯,尽管我刚刚来到莫斯科,一切必要的证件尚未办理,但是我知道中国的读者将会十分关注俄罗斯的反应,我所在的报社会把“中美撞机事件”作为十分重要的报道题材,而且我作为国际新闻记者作报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从何处着手?从哪里寻找新闻线索?如何…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在2006年11月16日正式辞职,《南方周末》于11月23日在其第九版发表了独家专访黄健翔的文章《狷狂黄健翔》,引起媒体界极大的反响:全国各大网站有关黄健翔的消息连续几天充斥页面,报纸对其报道也蜂拥而至,网友的评论更是如雪片般漫天飞舞。一时间,“黄健翔事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张口必谈的话题。很快,黄健翔和其好友董路分别在其博客中发表声明说“《狷狂黄健翔》的报道不够中性客观,带有记者的个人主观色彩”。7天后的11月30日,新浪网转载了《南方网》的《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组对刚刚辞职的央视原足球解说员黄健翔的采访报道。报道由通讯《狷狂黄健翔》、访谈《“一个人抵抗体制当然遭人讨厌”》以及记者手记《过度防卫与过度阐释》组成。出乎意料的是,黄健翔对这组报道极其不满,认为记者“为了自己的稿子的轰动效应,就把一篇未完成的采访发了”,并且痛骂记者“变态无耻”。当事记者则在自己博客及媒体报道中加以驳斥。正如《南京晨报》所言,事件“开始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在这个故事里,有  相似文献   

19.
记者是普通公民,传媒不是公权力机关,没有公务执法的权力.这些都是从事职业新闻工作必备的职业意识.然而,我们经常可以在传媒上看到记者"卧底"的身影,播出和刊发这类新闻时,其行文和播报的口吻,均显示当事记者颇为得意的心态,因为通常这类报道除了造成揭露坏人坏事的大快人心的社会效应外,还具有现场捉奸的戏剧效果,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它们无形中也在传播着非法治的认识,扭曲了人们对现代法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山西繁峙金矿矿难报道中发生记者受贿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我国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关注.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一位新华社的高级记者指出:"传媒界把‘加强行业自律、强调职业道德、刹住不正之风'局限于集中对有偿新闻进行专项治理,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就记者队伍的建设而言还远远不够.应该看到,当前损害媒体和记者声誉的,不仅是有偿新闻,还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方面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如果概括一下现在传媒在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