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的作文让人赏心悦目 ,甚至拍案叫绝 ,但读了有“硬伤”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扫兴。文章的“硬伤”是指文章中出现的错误。“硬伤”有思想认识方面的 ,有知识方面的 ,有构思方面的 ,有遣词造句方面的。作文出现“硬伤”会让人感到作者行文不严谨 ,知识不扎实 ,写作能力欠缺。写作出现“硬伤”会严重影响别人对文章的评价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避免出现“硬伤”。一、立意的“硬伤”立意高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文章的成败 ,立意深刻高远是一个人认识能力强、思想有深度的标志。为了在立意上胜人一筹 ,有些学生总想出奇制胜 ,甚而至于不顾材料的…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创作中 ,最高的技巧就是无技巧 ,这里所说的“无技巧”主要是指作品的艺术表现方面 ,真实自然 ,让人看不出作者所施“技巧”的痕迹。实际上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马德的《穷人的风骨》就是一篇匠心独具的文章 ,其题材不算新颖 ,篇幅不算长 ,立意却很深刻 ,而且感人至深。立意深刻是说它能从思想、政治、社会的高度去立意 ,是一篇有深度的文章 ;感人之处 ,就在于它的“真” ,题材的真、艺术技巧的真 ,让你仿佛看到了一个被生活所累弯了腰、皱纹早已布满沧桑脸上的父亲手里捏着一沓省吃俭用的钱为女儿送生活费来的情景。没有矫揉 ,没…  相似文献   

3.
丁辉 《学习之友》2012,(10):52-53
曾经看过一篇论及40年代“土改”的文章。那个时候党的农村基层政权号召贫苦农民斗争地主,常有在“斗争会”和“忆苦会”上即对地主分子大打出手的现象,当场被拉出去枪毙的也不少。文章在讲了这些之后,作者站出来发了句感慨:“其实哪一个农民不想做地主啊!”这句话“幽默”得让人绝御.又深刻到让人几平难以腾挪。  相似文献   

4.
一个读了六年书的学生,能在考场上写作时左右逢源,运笔自如,除了平时的积累丰厚外,关键的一着,具有有效的应对策略。这里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立意谋篇的策略、运笔行文的策略以及结尾写作的策略。从而,写出来的文章形神兼备,情真意切,往往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1立意谋篇的策略近几年来,考场作文常常以“材料+全命题”的形式,让学生立意自定。这就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增加了立意的自由度。立意是否深刻、新颖,直接关系到对文章高下的评判。优秀的作文都会以新奇的立意、独特的见解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鼓舞、智慧的启迪。1.1小中见大。《新课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学生作文应多从生活中选取小材料,以小材料反映深刻的主题。如,考场作文《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位考生写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邮递员,但这普普通通中却包含着不普通,他一年四季特别是大雨天,脱下雨衣裹住邮包,宁肯自己瞬间淋雨,也不让报刊有一点受损。这种事业心,这种责任感,为我们树立起一位普通劳动者的丰碑。作者从小处入手,“小题大做”,材料因主题厚重而显得焕然一新。看来,作者的立意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不普通...  相似文献   

5.
李东琦  韦静 《广西教育》2006,(1C):61-61
在众多千篇一律的题材中,本文的构思不禁让人眼睛一亮,不是因为作者的语言如何精彩,而是因为她以一颗善良易感的心击发现了蕴涵在生活中的真情。选材角度独特与结构新颖是本文的两大亮点。文章里深刻的思想立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很值得同学们借鉴。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考场佳作。  相似文献   

6.
立意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中的集中体现。立意的高下,主要由文章选择的材料、表达的观点来决定。因此,要想让文章更有深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展示人物的独特品质写人记事的美文佳作,之所以能打动读者的心灵,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缘于文中塑造的个性鲜明、品质独特的人物形象。写作时选取人物,应选有突出特点的人。因为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7.
明人董其昌在《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董其昌以画树为例,说明了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的某一点,而这一点,恰是作者对作文立意角度的选择。既然立意角度的选择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从多维多向的立意来选择角度,以保持立意的新颖独特、准确深刻呢?我们不妨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和语文读本中的文言名篇中来找找答案。一、逆向立童,反弹琵琶“文章切忌随人后”。作文时逆向立意,反弹琵琶,“舍人所已取,取人所未取”,往往能达到“皆出…  相似文献   

8.
这两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已经有口皆碑,因为大家亲眼看到了变化。通过评估验收的“达标”学校,不光“硬件”变了,“软件”也变了。特别是那些几乎被遗忘的学校,如今能让人为之一振。于是,这种成就感很容易“生成”胜利的喜悦,由大家共同分享;这种成就感又不自觉地“生成”工作的满足,让大家松一口气,  相似文献   

9.
意在笔先     
张国鑫 《云南教育》2001,(20):25-26
立意是作文的核心,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明确作者在文章里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基本思想,是决定作文优劣成败的关键。一篇议论文,总是要说明、论述一个主要问题,阐述一个主要观点,全文就是围绕它讲一些有关的道理,根据一些有关的事实,来论证、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个在议论文章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思想确定,就是议论文写作的立意。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立意是否深刻,而立意的深刻与否,又取决于作者是否会挖掘。抓住题意,就抓住了“灵魂”,抓住了“神”…  相似文献   

10.
《梦魇项将军》(以下简称《梦》)是一篇很独特的史论。文章的立意在于发表作者对项羽以及由项羽打造的那段历史和那个时代的看法,这种立意是标准的史论文章的立意。按照常规的行文方法,史论首先要简要叙述一下所要评论的历史人物的生平或历史史实,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梦》文的小作者并没有按照这种“常法”行文,而打破常规,把项羽的主要史实构思为一个梦境,“我”成为梦境中的一个人物,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成为项羽的直接对话者,顺理成章地讲述了项羽的历史,然后在梦境将要结束的时候,采用设问的方式简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作者…  相似文献   

11.
好文章当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让人茅塞顿开,久而难忘。好文章要靠好的立意来支撑,好的立意能使文章增色,使文章出彩,提升艺术品味。古人讲“意犹帅也”,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气和势”之本,《考试说明》在发展等级中对立意深刻作了详细的说明: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当前,高中生的作文存在着“低龄化”、“幼稚化”的弊端,文章缺少生活的体味、青春的思辨和时代的激情。那么,怎样才能让考生在高考中使作文立意深刻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肤浅的看法,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示。一、关注生活,挖…  相似文献   

12.
作文贵立意     
立意就是站在应有的高度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 那么如何立意呢? 一、立意贵在深刻 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对学生来说,这就是深刻了。见就是发现,就是创造。 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美,从普通事物中洞见了其本质意义,比一般人观察得细,研究得深,琢磨得透,就会获得较为深刻的主题。古人  相似文献   

13.
陈爱霞 《山东教育》2005,(25):35-35
一、立意“出新” 从“小”的角度立意,善于从生活库存中撷取细小材料,展示事情深刻的内涵,作到“平中见奇”“常中出新”,用立意新的素材教育人,感染人。让学生摆脱传统的经验型的做法,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如每年的清明祭扫先烈活动,六一庆祝活动,暑假夏令营活动,都是老套路,旧程式。学生年年写这些活动的文章,往往都是大同小异,干篇一律。  相似文献   

14.
《父母必读》2010,(12):148-148
从此时起.他开始从“自由人”向“社会人”转变,开始热衷于“我自己来”.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年龄!就让我们把代表自立、更让孩子有成就感以及可以插上想象翅膀的玩具送上吧!  相似文献   

15.
李晓瑛  里也 《中学文科》2007,(6):20-20,39
古人云:“意者,一身之主也。”“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即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所谓立意创新,就是要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想人之未想,即占据文章立意的制高点,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独特发现和真知灼见传达给读者,让读者的精神为之一振,从而得到启迪和美感。  相似文献   

16.
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尘埃落定》的成功,源于作者阿来丰厚的生活积淀、文化积淀以及深刻独到的生活感受,这一点毋庸置疑。另外,有专家分析,作者选用玫其土司的儿子“傻眼”观世界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也是文章“色彩斑斓”的大亮点,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
点评:这是一篇读来让人落泪的文章。毒品不仅毁掉了作者的爸爸,也毁掉了这个家庭,小作者承受了她这个年龄本不应该承受的困苦和压力。文章感人还因为它有几个细节,跪在地上的妈妈,骗学费的爸爸,被拳打脚踢的“我”……这些画面组成了这个家庭被毒品毁掉的情状,也让读者深知毒品的危害。相信每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应该明白:请永远远离毒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明人董其昌在《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董其昌以画树为例,说明了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的某一点,而这一点,恰是作者对作文立意角度的选择,既然立意角度的选择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从多维多向的立意来选择角度,以保持立意的新颖独特、准确深刻呢?我们不妨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和语文读本中的文言名篇中来找找答案。  相似文献   

19.
有了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自然会有独特的感悟,怎样写出有独特个性的文章,这就要发挥个人优势,从立意选题、构思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缜密思考,做到胸有成竹,大胆创新,作文才能出彩。一、立意深刻,文题贴切而醒目立意贵在独创,关键是在写出深度、写出新意,同是思考一件事,能想出人所未想。如一学生写自我成长经历以《风,不知什么滋味》为题,表现了要懂得爱、懂得付出的主题,而这种爱和付出的品德,却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正如春风拂面,我们看不到,嗅不着,却得到了它送来的温暖和爱抚。这一主题,比“成长并快乐”的立意就深刻。再如人人都…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耐人品读的美文。读它,犹如品尝一盅滋味绵长的功夫茶,入口有美味,满口留芳香,让人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暴风雨是一个筛子。胆子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识和最不怕吃苦的人。”只有经得住暴风雨考验的人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短文章能写得如此出色,自然倾注了作者的一番心血,让我们来品味品味它的特色吧!一、设悬念:让你先睹为快全文仅400余字,而文章却花了近200字来浓笔描绘“我”冒着暴风雨上学的情景,让人的心在文章的开篇就被悬念抓住了——暴雨如注,她走到学校了吗?除了她还有人到校吗?老师会上课吗……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