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作风和群体意识,它既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风貌,又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总体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具有巨大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既以积极的态度抓住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使自己的经济、管理、法律等与世界“接轨”,又保持思想、文化、价值和传统的相对独立,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清楚地辨析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精神与普世价值等问题,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可行性举措。  相似文献   

2.
美利坚民族精神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利坚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积淀的结果。美利坚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为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自由理念和个人主义原则,作为基本社会规范的平等原则,以及作为民族精神底蕴的实用主义精神。美利坚民族精神具有二元性特征: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内生性和外向性、多元性与统一性、个人主义和社群主义,等等。美利坚民族精神所包含的平等、创新、开放意识,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全书 《红领巾》2004,(1):79-84
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红旗渠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与时俱进,使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精神价值是指高校政治理论课对于满足或实现高校这个特定社会主体在精神需要层面上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它包括:具有坚持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价值,具有应对大学生精神贫困的价值,具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具有发展先进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教育的永恒主题,而它的生命活力却在于其历史性与时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对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实施途径、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为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及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7.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所体现的理想信念与性格特征。民族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随着时代  相似文献   

8.
打开中华民族灿烂夺目的思想宝库,延安精神就像一股沁人心脾的轻风扑面而来。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着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是培育和陶冶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价值取向的巨大精神力量。它所包涵和孕育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境界,是跨世纪青年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一、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共产主义信念是跨世纪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延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基础,是一个人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在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9.
谈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这是从事德育工作应树立的一种哲学观和方法论,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人所置身的物质世界由三个不同的世界所构成。一是权力的世界,它所遵循的原则是权力,并由此建构起自己的价值观念;二是经济世界,它所通行的是金钱原则,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准则;三是两性世界,爱情原则是它的价值准则。精神价值并不否定权力价值、金钱价值、爱情价值,但精神世界的存在和坚守,为避免物质世界里权力原则、金钱原则和爱情原则的互换所必须,从而承载起社会发展和灵魂拯救的历史重任。精神的力量则通常经由话语的力量而进入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加强德育是民族地方院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德育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关系到民族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信誉度,甚至关系到民族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梳理民族地方院校道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道德教育工作中,应该注重民族地方院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尊重不同民族学生道德诉求,注重民族地方道德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舒豪  李玉琴 《江苏高教》2020,(1):120-124
当前世界各国对高校德育都极为重视,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追求以人为本,德育内容兼顾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等各个领域,德育方法注重显、隐性教育并行互补,其中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颇有成效。中国高校德育面临目标单一笼统、内容固化滞后、方式方法缺乏张力等瓶颈,亟须改革改进。借鉴国外经验,高校可以通过调整德育目标、增补优化德育内容、改良创新德育手段等路径,引领德育体系构建、丰富德育内涵并提升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的主要意识形态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教育者需全面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高校在凸显立德树人作用的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德育工作上,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在培养具有全面德智体美劳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期间,全社会对体育和体质的关注空前高涨.国家体育总局为充分发挥举办奥运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促进作用,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一群众体育工作的主题.其深厚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为奥林匹克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高校体育深化改革拓宽了思路.体会“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内涵,探讨树立适应时代和人们需要的高校体育教育观,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对增强国民体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关注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要想培养出行道德之事的道德高尚之人,就必须促使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变,而这个转变的核心就是情感的推动作用,这也就决定了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群居的特殊群体,情感性特征尤为突出。因此,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应该关注情感。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9届夏季奥运会后期我国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者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和有着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体育教师.成为了宣扬奥林匹克文化的中坚力量;高校的体育教师非常重视自身的学习,多采用课程、讲座、影片播放等六种主要途径进行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高校体育教师渴望接受奥林匹克文化知识的培训,为我国高校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创新应体现在民族高等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21世纪的社会变革和教育自身的改革,对民族高校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使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新形势下做好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改进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把握民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要处理好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伟大的世界性社会运动,它的进步和发展与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密切相关。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不仅提升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而且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在高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闽南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如拼搏包容精神、重教兴学氛围、重视人格修养、爱国爱乡的传统观念。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充分开发闽南文化资源,既可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建设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校园文化,又能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为此,闽南地方高校的德育工作要有意识地结合闽南文化并突出特色,同时积极构建闽南文化研究平台,推动闽南文化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关系到高校德育的质量.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应该树立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和责任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并遵循了这些理念各自所内含的不同要求,高校德育才能够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