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郅辽 《钓鱼》2005,(15):43-43
尽管有了调性概念,但硬调不硬,三七调的钓竿中了大鱼之后照样挺不起来。以此评价钓竿会引起许多争论,甚至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然而硬竿跑鱼,软竿也难逃一劫,问题是操作中怎样抓住控鱼中的转机,扬长避短。如果不管硬调、中硬调,提竿后都是“横8宇”遛鱼,就难保成功了。  相似文献   

2.
郅辽 《钓鱼》2005,(21):43-43
使用传统底坠钓组的时候,只要沉在水下的浮子一粒粒慢慢冒上来,提竿必中鱼。改为悬坠钓组,浮标往上冒,同样提竿不权中鱼率打了折扣还经常跑鱼。于是有如下说法——调标失当。不是钓得太灵,就是浮标本身过于灵敏,改成调低钓高就不会跑鱼了。真的这样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手竿     
张炎冰 《钓鱼》2010,(24):15-15
传统钓鱼一竿一线一钩,不管长竿短线、短竿长线,也不管是手握竿把,还是抛钩后将竿搁在水草或支架上,操作都是腕臂联动,利用钓竿的柔韧硬弹,凭腕力和臂力刺鱼、控鱼、遛鱼,非到鱼进了抄网,手不会离开钓竿。区别于现代钓鱼用装有轮子的钓竿,以劈甩投将钩抛至数十米以外,钓竿的部分作用被渔线轮代替,  相似文献   

4.
严实 《钓鱼》2010,(3):18-19
5.飞控提看竿 把传统钓鱼多取站姿,由于竿长、重和前梢下垂,一般都是两手执竿,一手在前作支点,一手在后握住钓竿尾部,提竿两手协力或单手抬臂沉肘。如果竿不是很重,单手擎得起,但长时间平持钓竿也挺累的,省力的办法是握竿时留出一段距离,让钓竿后段依着手臂,竿后跟抵肘,这样就不累了,但遇大鱼还是要两手操作。  相似文献   

5.
长竿短线在草隙中钓鱼,中鱼率高,是许多钓者喜爱选择的约法。任在草队中钓鱼常会钓到草上,稍用大格竿钓线弹上钓竿乱了线,尤其是d鱼抢食把钧拖入草内更易乱线。我加乱线的体会是:第一,乱线后不可用抖华来求谅脱乱线,往往越抖越乱。第二,乱线后不可逐节收竿,因每?..  相似文献   

6.
严实 《钓鱼》2005,(23):27-27
风往西吹,水朝东流,钓线弯成S形,结果是抛钩虽远,提竿时鱼却在竿梢处出水;风小一点,或者走水加快,风线的弯曲度得到改善,提竿时鱼到了水面就掉。然而底坠星漂钓组却不掉鱼,浮子移位了,钓竿上风挪一挪,风线晃动不影响提竿,鱼还在那个位置出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郅辽 《钓鱼》2005,(16):43-43
4千克重的鱼要遛40分钟,是不是小心得有点过分?与其说慢控遛是一种风格,还不如说是一种享受,看着鱼由蛮横到驯服是征服欲得到了满足。然而同是征服,有时并不很大的鱼却能把钓线拉断。遛鱼之前先把鱼控住,可是提竿线就断了,又怎么控鱼?于是责怪钓线,质量太差。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8.
严实 《钓鱼》2014,(17):8-9
遇大鱼断线折竿在所难免。如果钓大鱼不断,之后中小一点的鱼却把钓线拉断了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操作失当,刺鱼过急,提竿过快;二是钓线使用时间长了,老化、疲劳、变脆,弹性下降或受伤了。竿折了除操作原因外还与配置不合有关,线强竿弱、线韧竿脆、线短竿长都是隐形杀手。受日本文化影响,在把“台钓”引入大陆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先调子”“本调子”等钓竿术语被我们接受了。然而日语含混,中鱼后钓竿前段、中前段弯曲,其后挺直不弯称“先调子”;中鱼后钓竿整体弯曲,形成类似倒U形的称“本调子”。  相似文献   

9.
杨伯诚 《钓鱼》2006,(5):33-34
俗话说“看标水平高提竿最重要”,鱼儿吃钩的标相判断可通过长期垂钓实践来熟悉和认知,而提竿则需要掌握动作要领,悬坠钓钓法的正确提竿动作是:先抖动手腕,用腕力做出短促有力的抬腕动作,使钓竿抬升,致鱼钩迅速刺入鱼嘴,此时鱼竿上扬的幅度不大,控制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一般以20~40厘米为宜;接着向上提竿,将鱼拉到跟前或者举竿遛鱼,若未钓到鱼,则提竿换饵。所以起竿是以两个步骤连贯性完成的,第一步是抖竿,第二步是提竿。有的初学者两步动作一气呵成,将钩一下子提出水面,有的甚至于提过头顶,甩到身后。这样的起竿动作一是容易惊扰鱼群,二…  相似文献   

10.
鲢鳙全接触     
秦犁 《钓鱼》2006,(5):28-29
鲢鳙鱼讯的不确定性太强了,不管信号强还是弱,是无法保证这一竿中鱼还是不中鱼的。尽管钓其它鱼也有这种情况,但钓半水的时候能够放弃狠提猛抽,提竿悠着点,就像硬调竿钓鲫鱼那样,采取旋腕轻刺,以拿的方式抬臂,鱼的蹿势就不会太强烈,对减少跑鱼是有益的。另外,提竿作拿,也是钩入鱼嘴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一啸 《钓鱼》2013,(4):54-55
检查一下,是从钩子处断开的。马上重新绑钩,然后将棉线结拉上10厘米左右再抛竿。这时边上的阿佳又中鱼,鱼还不小,直接扯弯了钓竿,根本无法控制鱼的走向,从船尾直接横着狂奔到船头(我的钓位在船头),紧接着就是竿尖一直,又断线了,看得人心跳加速!而接下来居然是一片平静。我连抛两竿,等待片刻之后发现居然都没有动静,难道是刚才的跑鱼把水底的鱼都吓跑了?再抛竿,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水深不对,莫非问题就出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于文福 《钓鱼》2007,(11X):61-61
我的手中有海竿、矶钓竿、筏钓竿、手竿、船钓竿与路亚竿多种,数十把。可是唯有三根光威生产的竿与众不同。说到不同,当然很多,然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根根竿里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与我难割难舍的深情,都有与我闪光荣誉相关联的缘分。因此,每当我在闲暇之时或者在挥竿收鱼之际,一接触这三根光威竿的任意一支,立即把我带到甜蜜的昨天,带到引以为荣的往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手竿遭遇特大鱼时多以断线折竿跑鱼为憾事,于是一些志在必得的钓友选用了矶竿。但用了矶竿仍旧跑鱼,其主要原因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4.
跑鱼四析     
严实 《钓鱼》2014,(24):18-19
不管站着钓、坐着钓,传统钓从刺鱼到提鱼都是屈前臂或大臂带动前臂向上向后的连贯动作。除鱼大,挣扎中拉断钓线,拉豁鱼钩造成跑鱼外,还与钩小、钩颈短,刺鱼不在有效部位有关。台钓前冲刺鱼,直臂提鱼,钩小了也难免跑鱼。如何避免跑鱼呢?  相似文献   

15.
钓大鱼中的“拔河”指的是人、鱼各把竿、线的一头反方向拉,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跑鱼。“拔河”常常出现在钓者发现鱼咬钩后提竿的瞬间或较短的一段时间里。遛鱼过程中也会发生,但比较起来少一点。因为起竿时,鱼钩突然刺进鱼嘴,大鱼负痛受惊,就会把浑身的劲爆发出来拖着钩、线、竿向外往深水方向逃窜。这时鱼竿一下子还没提起来,人、竿、  相似文献   

16.
邹思全 《钓鱼》2005,(19):39-39
有鱼上钩时担心钩豁鱼嘴而跑鱼。故提竿过轻,如果是大鱼咬钩,竿梢在小幅度“点头”时,轻提竿就容易穿不透鱼嘴。因为大鱼的嘴唇肥厚,会在收线过程中脱钩。  相似文献   

17.
姜丙利 《垂钓》2012,(11):44-45
在传统钓活动中,不少新手常常把握不好最佳的抬竿时机,不是抬竿早了跑了鱼,就是抬竿迟了跑了·鱼,或者发生鱼把钩子吞到喉咙里的情况。在此,我谈一谈自己多年来的出钓体会,但愿能对新手有所帮助。首先,谈到抬竿时机,就不能不了解影响提竿早、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中春 《垂钓》2005,5(9):33-33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19.
李哲 《钓鱼》2004,(17)
在水库,使用手竿钓大鱼往往会受到长竿、死线的局限,而造成断竿、断线、脱钩跑鱼。如何避免不断竿、不断线又能成功地将大鱼擒获,很多人由此想到抛竿。然而,人们在运用抛竿来作手竿钓时,往往因抛竿的竿体较重,长度受限,使钓点过近,难以如愿。因此,矶钓竿就成为钓鱼人钓大鱼的新宠。矶钓竿是海上浮游矶钓的专业用竿,它比抛竿要长出许多,规格为4.5、5.4、6.3、7.2米,矶钓竿的优点是重量轻,调性好,方便携带,有鱼线轮,收放线自如,便于引遛个体较大的鱼等,因此受到广大钓友的青睐。越来越多的钓  相似文献   

20.
管察 《钓鱼》2003,(22)
钓罗非用战斗竿,还要在5秒钟内飞鱼出水;速钓鲫鱼用超硬竿,提竿是腕臂协同,把鱼贴着水皮荡过来;用硬调竿擒鲤,口诀是一控二顺三领,靠的是钓竿的弹性和韧性。然而,水深鱼沉,水浅鱼急,一样的操作方法却有两种结果。钓鱼控鱼短平快“海狮9杯月”2全1日国,钓河鱼北邀钓请手赛徐首凌轮超比赛在中,用4.5米硬调竿耗时9分17秒才将一尾2.6千克的草鱼擒获。正在现场的王永贵见他控鱼中几次让鱼下潜,连说:“慢了,慢了。”“这条鱼拿上来,底下就没戏了。”中这条鱼的时候,开赛才20分钟,时间还长着呢,怎么会没有鱼了呢?王永贵说:“这个池水深也就是80 ̄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