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网络给大学生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问题也接踵而来.大学生网络失范主要表现在意识、规范和行为等方面.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对策,以期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主要渠道,大学生作为网络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其网络素养的高低成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中之重。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伦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陈益飞 《文教资料》2007,(30):145-147
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网恋、恶搞、崇拜黑客。我们要有针对地构建大学生网络伦理规范,使大学生不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尊重网络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网络隐私权,做到网上行为诚信慎独。  相似文献   

4.
赵晓丹在《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网络伦理失范的原因是:(一)道德因素引起网络失范。在互联网,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将会导致人的主观价值观标准模糊的自主意识降低,自律道德弱化,并因此而造成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现实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危机时,一部分意志薄弱者借助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手段在网络空间中移植、演绎、翻新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恶行径。(二)网络技术监督控制不完善。网络技术本身也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更加突出。以网络伦理为切入点,突出剖析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现状表现,深刻分析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法律、技术、内容、学校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对规范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自身的发展和网络伦理的教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网络娱乐活动有待节制、不良信息接触有待规避、知识产权意识有待深化、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升等。“00后”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网络认知存在偏差、教育引导仍需加强、错误思潮伺机传播、网络规制力量作用有限等因素构成了影响青年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内外因素。基于问题表象与深层诱因的分析,提出应对“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治理策略:改进思想教育工作,提升铸魂育人实效;抵制网络不良文化,凝聚青年思想共识;推进网络空间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普及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徐州高校800名大学生的网络伦理素质的实证调研,发现大学生网络伦理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网络伦理意识较差、网络伦理行为失范、网络道德判断弱等方面。基于调查研究,本文提出塑造大学生的网络伦理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情感、养成良好的网络伦理行为习惯、树立良性网络伦理关系等等应对措施来培育大学生网络伦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风险规避、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性、网络空间安全的维护都离不开网络道德建设的支持。网络空间存在技术异化遮蔽个体道德意识、主体理性缺失引发道德失范行为、公共特性危机瓦解道德个体信任等风险。重构网络道德建设路径,必须以主流价值为导向,全面贯彻技术向善理念;以道德至善为引领,深入推进主体理性教育;以健全的法律为保障,切实维护网络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日常网络生活中存在着各种行为失范问题,通过净化网络环境、推进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高网络行为自律意识、伦理劝诫与法制约束相结合和利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等路径,来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进而为大学生网络生活提供一个康洁有序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网络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网络中出现的伦理问题,防止网络道德失范,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笔者从网络及网络伦理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了它们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网络社会伦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信息伦理状况的调查,发现存在信息伦理基本知识普及不够,信息传播伦理失范在一定范围存在,信息保护氛围不浓、信息知识产权伦理急需健全等问题。强化校园信息伦理教育可采取加强信息伦理教育课程建设、做好信息伦理失范的预判、发掘古代优秀伦理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全面开发隐性信息伦理教育渠道、充分发挥相关法规纪律的教育功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慈善事业是弘扬互助友爱精神、建设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然而,近年来在一片慈善繁荣的背后,“慈善丑闻”层出不穷,致使慈善事业公信力大为下降。本文以反思近年来慈善事业失范现象为切入点,解析造成我国慈善事业失范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并从中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相关举措,来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伦理作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从伦理的角度看,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伦理失范的现象,探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失范的表现、原因和治理之策,有利于推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应用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出版事业发展迅猛。然而,在目前出版行业不同程度地走向市场的背景下,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不容乐观,买卖书号、盗版盗印等出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如何构建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显得紧迫而重要。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网络应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档案信息管理、传播及开发利用中的伦理失范问题,从道德、法制和技术三个方面寻求解决档案信息伦理失范问题,加强档案信息的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学术失范指利用网络从事有违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网络环境下低水平重复,网络剽窃、抄袭、拼凑,网络伪造、篡改、数据作假,网络伪注,网络交易,以钱买学等。网络环境下的学术失范导致了原创性成果的沦落与丧失,贬损学术声誉,降低科学可信度,践踏科学公正性。败坏了学风,阻碍中国教育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师德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文章首先阐释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与特点,其次列举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的典型表现,最后在指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师德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电视娱乐节目伦理失范,“泛娱”导致主流价值虚无,娱乐商品化带来节目的低俗化,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电视作为公共资源应更多承担社会伦理责任,弘扬社会主旋律,追求审美中的积极娱乐,传递当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正能量,即达到审美愉悦与思想价值共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论涂尔干的职业伦理观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尔干是19世纪末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道德滑坡、社会失范。为了重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新的整合,他提出了自己的职业伦理观,阐释了职业群体的社会整合功能,将社会的和谐寄希望于职业伦理的建设。他的职业伦理观对我国当代职业伦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解决我国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