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研究对美国税收类政治语篇进行隐喻学分析。研究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布什和奥巴马关于税收类演讲为语料,对二人在税收类演讲中使用的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使用概念隐喻的密度及一致性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治演讲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2.
李海波 《快乐阅读》2013,(19):43-44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其研究历史源远流长。而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是隐喻研究中一项重要分支。本文主要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竞选演讲和战争演讲两种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劝说功能。作者重点阐述了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中劝说功能的信息简化、情感激发、行动劝说的功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认知话语分析方法去识别和阐释中美元首所做的政治演讲中的概念隐喻,剖析两国元首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异同,探索中美元首政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中美元首演讲语篇中"冲突"、"旅程"和"家庭"概念隐喻具有共同性,两国在应对发展、灾害、污染和反恐等领域的问题时具有相同的政治仪式性活动程序,因此始源喻对目标喻的映射是建立在经验相似性基础上的;中国独有的"圆形"隐喻是根植于国人思维的"天人合一"的社会认知方法在政治管理领域中的映射,美国演讲语篇中的以"宗教"为主导的概念隐喻体系的普遍使用是由于宗教对美国生活、风俗和语言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对2007年4月《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政治类文章,以及2007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从罗斯福到乔治·沃克·布什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词(1933—2001)进行分析,总结出汉英政治语篇中使用的五种隐喻概念。这些隐喻概念的使用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认知的共性,也说明了不同语言由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隐喻概念使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的手段,更是我们思维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形式。政治家们通过一次次的演讲传递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煽动听众,从而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本文以希拉里·克林顿为例,通过分析她在总统竞选期间的演讲语篇,试图分析女性政治演讲语篇中隐喻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Lakoff和Johnson对概念隐喻的界定,以2012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14篇对钓鱼岛冲突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运用Charteris-Black提出的隐喻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对英语新闻语篇的冲突隐喻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冲突类英语新闻语篇的概念隐喻类型主要为冲突隐喻,其劝说功能显而易见,体现了报道者在特定语境下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7.
文章尝试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分析工具,对经济新闻文本中的隐喻进行分析。首先从China Daily和Business Weekly的经济新闻语篇中选取定量隐喻样本,分析了旅途隐喻、战争隐喻、人类隐喻、机器隐喻、容器隐喻和竞赛隐喻等六类概念隐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隐喻在经济新闻语篇中一些较为显著的功能,如信息功能、文化功能、命名功能和解释功能等;而且结合所选经济新闻语篇,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实现了隐喻分析由修辞角度向认知角度的转变。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教育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情况,并挖掘语言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的特点。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语料,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隐喻以及语用方面的对比研究。最终通过研究发现,教育类演讲中多用战争隐喻和建筑隐喻,以表达教育发展的紧迫性,并通过前瞻性建筑隐喻强调人民群众的教育建设者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独特的隐喻也能够反映出概念隐喻多样性的特征,并侧面体现中国背景下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征,对将来教育类演讲的认知和语用的深入研究起到了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美国政治语篇进行了隐喻学的分析,系统阐释了政治语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表达,重点考察了隐喻的界定功能和劝说的话语策略并分析了隐喻表征社会意识形态及政治制约隐喻生成的两大特点。研究表明政治隐喻的几大常见始源域包括旅程、疾病、宗教、建造。浅显易懂的隐喻能够生动形象地传递政治观点,有效唤起民众情感,令政治家的个人意图合理合法化,帮助其达到既定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三篇演讲词为语料,根据思维层面的概念隐喻对于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的决定和控制原则,通过语料中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获得其思维层面的政治隐喻,进而解构政治语篇,探究奥巴马常用的政治隐喻的特点,以及比较在不同语境中同一政治家隐喻使用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相似文献   

11.
以Halliday的隐喻理论为基础,采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中美报纸政治新闻语篇中情态隐喻使用的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关报纸政治新闻中情态隐喻使用的频率均不高,在对国内政治新闻的报道中。中美报纸使用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的情态隐喻频率基本相同,但是在对国外政治新闻的报道中。情态隐喻使用频率出现一定差异。针对这一现象,从情态隐喻的语用功能和政治新闻语言的特点及其写作策略等方面分析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商务语篇的理解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而这些抽象概念往往都可通过概念隐喻来再现。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总结归纳出英语商务语篇中的三大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植根于人们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人们依据熟悉的概念构建抽象概念。对隐喻的研究有助于加强英语学习者在阅读商务类文章时的隐喻意识。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以经验为背景,调动自身心理因素参与认知的方式创造了无数的隐喻。政治话语是政治家用来表达其政治意图的重要工具。政治语言内涵丰富,如何实现最佳的话语传播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4年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告中涉及的概念隐喻表达进行梳理分析,试图对汉语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存在模式以及在文本中的运用特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语篇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语法隐喻的概念功能上。本文在语法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主位系统和信息系统以及互文性,对科技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和语篇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尝试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隐喻的语用功能分类为基础,通过定量定性的方法对中美政治新闻语篇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及其运作机制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中美政治新闻语篇中隐喻被普遍使用,但是隐喻使用的语用功能频率却不尽相同。美国政治语篇中较喜欢运用隐喻的外显功能,内隐功能明显少于中国政治语篇。两个国家政治语篇中隐喻使用的模糊功能基本一致。在隐喻语用功能的运作机制中,中美政治语篇中也出现了异同点,其中以外显功能的运作机制差异尤为明显。针对上述现象,研究结合隐喻的本质、中西方文化差异、政治的功能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隐喻无处不在。本文以莱考夫阐述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一些经济语篇中最常用的隐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本研究发现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源于人体经验,抽象的经济概念是通过来源于物理世界的具体概念得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和Halliday对其语法隐喻的阐释为依据,对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美代表人的开幕致辞中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进行分析,发现这一类型的中美外交语篇共享三大概念隐喻(即旅行、游戏和建筑隐喻),并且人际隐喻的使用也颇为频繁,同时,游戏隐喻与明确主观情态隐喻的联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各级政府在职领导人每年都要作政府工作报告,该报告既是对政府工作的回顾和展望,也是政府接受人民监督、人民了解政府的有效途径,因此它的研究也显得愈加重要。以2005-2014十年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从批评隐喻分析的角度对语料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使用是大量而频繁的,概念隐喻不仅能表达丰富的政治涵义,而且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较来认知新的事物,有助于普通民众对抽象政治语言的理解。认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语境相同,功能相似,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语言的表达是对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语言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就职演讲属政治语篇,是美国总统就职典礼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在政治话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可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化为生动有趣的表述。文章对两次经济大萧条背景下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进行隐喻分析,首先就Lakoff的隐喻架构理论稍作简介,接着从该理论视角分析和对比两住总统的就职演讲。研究表明,不同的概念隐喻和隐喻架构能够反映并强化各自隐含的价值观;巧妙运用隐喻架构可服务于政治目的;隐喻架构是决定政治演讲接受度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试析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概念隐喻进行了阐释;然后运用实例解析了三种典型的概念隐喻,即战争隐喻,上下隐喻,容器隐喻是如何在新闻语篇中运作的。通过分析,人们能进而确信: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对人类思维方式、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