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现代女性创业研究:一个嵌入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和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女性自主创业不但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女性适应社会变迁而做出的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而嵌入干经济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本是女性创业的必要资源,一个女性创业者社会资本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动员企业存在和发展所需的关键性资源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女性获得社会资本的机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社会资本的两性差别使女性在诸多创业领域不仅是少数,而且处于一种"边缘"地位.因此,如何大力构建社会资本、提升组织网络资源对于女性创业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从《非诚勿扰》探析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诚勿扰>的火爆荧屏不仅仅反映的是80后、90后婚姻、恋爱、家庭观念思想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更是现在中国社会女性地位、思想的折射.节目中在女性按照"男人之悦"的标准来塑造自己,无不是现代男权思想变形的一种反映,在现代社会,只要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男性存在的符号或标识物,以第二性的群体特征存在,我们就不能说女性取得了完全意义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女性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带来了角色的多元色彩,女性称谓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变化。女性称谓在民族性、时代性和进步性上与文化有着深远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从奥林匹克思想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参赛项目以及女性精神层面现代化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全方位阐释奥林匹克思想对女性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主张通过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和培养高尚情操,有利于女性完善自身素质,在思想道德层面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既能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能养成高尚情操,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从而加速了女性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对女性世界给予了特别的观照,他的女性观表现在从社会学意义上呼呈在社会生活中应给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位置和权力,从而使女性具有独立的人格;他对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反对女性的独身主义,认为女性的身心结构决定了女性应将爱情与婚姻作为情感的最终归宿和生活的牢靠依托。林语堂理想女性的品质包括拥有自然快乐的天性,超人的智慧与勇气,他所提出的是一种具有新理性精神及审美精神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女性文学作为文坛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发展轨迹正由关注社会走向关照自我、关注女性自我内心世界,甚至表现为关注女性性心理感受,如此导致了相当数量的女性文学走向性极端.  相似文献   

7.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当代契诃夫",写作特色是心理现实主义,作品多以女性为中心。异化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本文旨在探讨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在主题上所表现出的特有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女性异化。分析了女性异化主题在女人与社会、女人与自然这两种关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体现了门罗的异化感。  相似文献   

8.
"女性问题"一直是文学家们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十九世纪下半期的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引发了社会思想,尤其是女性思想意识的变化。在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中,俄国著名作家冈察洛夫通过两种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对女性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男女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显著体现是日语区别于其他语言体系的一大特点。女性用语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由政治、经济、文化及思想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社会现象,属于日语位相语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及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女性用语为研究中心,多角度、全方位地重点分析明治维新以来,女性用语在日本近现代社会的阶段性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0.
"两性战争"是现代女性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然而也是一个被女性主义者所夸大了的命题.这一命题发源并植根于西方文化话语,中国文化的特质决定了两性关系建基于独特的家庭关系之上,总体态势是平等、和谐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女性处于被动和妥协,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也说明中国古典形态的两性关系中女性地位的低下,现代形态中两性之间的争战不是根源于人性,而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建构现代形态的两性美学对于最终消除两性战争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A number of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by the society to ensure gender e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Nevertheless, women still face great difficulties when pursuing an academic career. Our aim is to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society, conceptualised as the organisational field, interacts with organisational factors and personal actions as women try to establish themselves within academia. We followed a group of female PhD students and their struggle to graduate at a Swedish, traditionally male‐dominated, university department. The paper analyses how actor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society interact with the department’s gendered structures and practices. Three processes that influenced the women’s career opportunit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 a process of integration, liberation and legitimatisation. We also show that women can get accepted and realise their short‐term objective, based on support from the society, while not necessarily being included by the department in a longer‐term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2.
女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社会文化历史的边缘,她们具有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而丧失了文化性别和精神性别。女性主义兴起后,觉醒的女性向男权社会挑战,她们以行动颠覆女性的社会边缘性。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文学描写中女性形象的地位。鲁迅、茅盾等以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提出了女性面临的问题,但女性是沉默的;庐隐、冰心、丁玲等以日记体、书信体的形式,让女性以“我”、以“妇女”的名义和身体去讲述、去言说,从而确立了女性自我言说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历史、社会以及女性自身的原因,她们的成才面临着重重障碍。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深层次的透析,同时就思想、观念改变,国家对女性素质教育投资,社会就业制度、用人机制,以及知识女性完善、充实自我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设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羽蛇》暗含了作者的女性立场。小说讲述了一家五代女子在尘世中寻找“爱”而不得的孤独境遇,将女性之间的猜忌、多疑、自相残杀娓娓道出,有力地折射出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存在现状。徐小斌关注女性的内心,从身体之维出发,深入到女性的灵魂,揭示出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恐惧和焦虑。作者的女性写作有对女性自我的探讨,同时也饱含着对整个人类生命的观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女作家创作有着一些相似的创作动机和意图,形成了女性与自我、女性与爱情、女性与社会女性与命运等较为固定的创作母题,并附丽了中国化的浓重色彩。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两性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社会也提供了各种利于女性独立生存的条件,当今有越来越来多的女性走出家门,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目前存在着女性主体意识逆转的倾向,该现象是主客观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性的成长和发展,不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树立女性积极的主体意识,是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基础,是实践女性主体地位、实现女性权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问题式思想追问的目的不是终极断言或真理答案,它是开放并不断发展的,整个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女性解放问题亦是如此。可以说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女性都是备受压迫的群体,所以要实现女性解放必须开放地研究压迫女性的各种情境。我们要看清女性的处境,包括回顾历史处境和认识现实处境,加强女性的自主意识,即理解女性的自由问题,探索女性的发展途径,即女性的解放道路问题,包括不能走过去的“屈从’’之路,而要走“抗争”之路,自主、自立、自强,最后迭到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对女性着墨较多,已引起了学者对女性意识问题的研究,但并未涉及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因此,从偷情情节出发对两部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是有意义的。偷情情节的描写反映出女性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有无及程度。《金瓶梅》女性面对自然肉欲,或沉沦于自然本能,或消融于社会中。《红楼梦》将女孩与妇女区分开来:女孩有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最终在封建社会下走向悲剧命运;妇女们或变身为欲的符号,或售色易财,并无自我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9.
龙琳 《培训与研究》2002,19(1):23-26
本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分析,通过对男女关系的不断追问,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破坏,也对女性自身的弱点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并尝试建构新的女性自我认同。这种对女性本体地位和女性本体特征的寻求和自省。是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atic status of the female self,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in education. Studying women'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the author uses a genealogical approach to interrogat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emale self. The article looks specifically at those practices women have used to act upon themselves and create a lifestyle of their own, technologies of the female self. Space is important in women's attempts for self-assertion, and the explorations of this article focus on the ways women in education have been striving to negotiate space of their own, within and beyond gendered social structures and dominant discourses of womanh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