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五册《促织》这个短篇文言小说,故事结局部分有这么几句:“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抚军亦厚赉成。”课本特意为“又嘱学使”安排了一条注释,注曰:“又嘱,是抚军嘱。学使,提督学政(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笔者认为注释有误,“又嘱”的嘱者应是“宰”,不是“抚军”。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2.
《促织》一末写道“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将成名比喻成“得道之人”,而说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是“鸡犬”。其实成名的所谓“得道”即“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激各千计”的富贵生活不过是各级官吏分给他的一杯羹。各级官吏因为进贡蟋蟀而加官进爵,得意之余“抚军不忘所自”,“宰悦,免成役”,“抚军亦厚赉成”,成名才侥幸过上了“裘马扬扬”的世家生活。成名的贫富贱贵全在那些贪官虐吏的一念之间,成名只不过是当时千万可怜百姓中幸运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促织》一文末写道“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者将成名比喻成“得道之人”,而说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是“鸡犬”。其实成名的所谓“得道”即“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各千计”的富贵生活不过是各级官吏分给他的一杯羹。各级官吏因为进贡蟋蟀而加官进爵,得意之余“抚军不忘所自”,“宰悦,免成役”,“抚军亦厚赉成”,成名才侥幸过上了“裘马扬扬”的世家生活。成名的贫富贱贵全在那些贪官虐吏的一念之间,成名只不过是当时千万可怜百姓中幸运的一个。所以成名才是“鸡犬”。另外,虽然作者在前文揭露当时黑暗社会中官贪吏虐、民不聊生的…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促织》一文中有“宰以卓异闻”一句.教参翻译为“县官以才能卓越而闻名”.课本注释对“卓异”一词解释为“(才能)优异。这是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笔者认为均欠妥。  相似文献   

5.
在有的中国近代史著述中,有这样一句话:“林则徐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查这句话是依据《道光洋艘征抚记》(以下简称《征抚记》)中如下一段话引伸而来:  相似文献   

6.
在《三峡》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在强调重点实词时,常有把"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翻译成“下衣”的情况。窃以为,这样翻译欠妥。“裳”的本义虽然是"下衣",但在这里却不能这么解释。而应该用其引申义“衣服”。因为翻译成“下衣”明显不合逻辑,哪有人把裤子哭湿的。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的《论语十二章》里面选了《论语·子罕》的一段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课下注释将"匹夫"解释为"普通人、男子汉"。教科书的这个注释不太准确,可能会误导学生。首先,匹夫在文献当中从来没有过男子汉的意义。匹夫,本意为只能娶一个女子的男子。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时,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稍微有身份地  相似文献   

8.
董向东 《甘肃教育》2011,(16):21-21
孔子《论语·学而》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人问我,这个"时"字该如何解释。在很多中学语文课本里,"时"被解释为"时常",原话可以翻译为:"学习,并且时常进行实习,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时"在古代汉语里大概有三种意思:1.季节。  相似文献   

9.
《甲申三百年祭》引用了《明史·李自成传》中介绍李岩的一段话,其中有这样几句:“李岩者,故劝自成以不杀收人心者也.及陷京师,保护懿安皇后令自尽。”对后一句话,一般教师在解释这句话时颇费周折,有的甚至解释得不当,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令自尽”省略了一些内容,“令”字又难以解释,故理解时就有不少困难。解释这句话。关键是“令”字,显然,用“命令”,“使”解释就会使这句话前后矛盾,既然保护懿安皇后,又命令她自尽,这就叫人不可  相似文献   

10.
《促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高中语文课本将“蠹贫”注为:“因胥吏侵耗而贫穷。蠹,这里用来比喻侵耗财物的胥吏。” 我认为“蠹贫”应解释为因读书谋取功名未遂而贫穷。蠹,这里是蠹虫,书鱼之意。鲁迅先生写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促织》中的成名就是这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有的人想发明多功能门铃,有的人想发明多功能手表,有的人想发明折叠桥……而我却想发明一种既好看又实用的衣裳——"随心所欲衣"。我发明的"随心所欲衣"可漂亮了!我在衣服胸前设计了可爱的小动物,有的十分活泼,正在玩耍,取名乐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中的有些文字历来解释纷纭,这也导致了对孙子某些思想的不同阐释。孙子讲"称胜",既体现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又体现了量敌制胜的思想。而"军食"应该是"军"和"食",即军队的人员总数及其配备的各项物资和粮草。  相似文献   

13.
徐梓 《中国教师》2009,(3):28-29
<正>明清时期,"秀才"有特定的所指,就是那些通过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学习的学生。相对于中央官学,府、州、县学是地方官学,在古代也称邑庠,学生也称为庠生。从唐朝起,地方官学的学生,因为有一定的员额,所以都被称之为生员,如同职官有一定的员额而称官员一样。秀才就是社会上对庠生或生员的俗称。  相似文献   

14.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作出描述和解释的新译学理论。翻译行为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文章将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作为切入点,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比较杨宪益英译《红楼梦》和霍克斯英译《红楼梦》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上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师说》一文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句,教材对"或师焉,或否焉"作了如下解释:"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同学们不大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如果教材能对该句涉及的并提修辞方法稍加说明的话,同学们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并提",本作"并提分承",又叫"合叙""分承",就是把相关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放在一起叙述,亦即把相同的句子成分放在一起,使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杨树达在《汉文文言修辞学》一书中解释说:"分叙则文繁","合言之较有变化,免于板滞"。但在理解时,要从文意人手,将原句  相似文献   

16.
"入閤仪"是一项在北宋前期施行的、有着唐朝制度来源的朝会仪式。本文以北宋前期张洎、宋庠、欧阳修三人对"入閤仪"的论述为切入点,讨论他们对"入閤仪"制度来源的不同认识,以及造成不同认识的原因。区别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入閤"一词从唐初至北宋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分别截取了"入閤"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含义;另一方面,他们对在北宋时期是否继续施行、如何施行"入閤仪"有不同的主张,他们对"入閤仪"的解释不是对这一项朝会制度单纯的历史溯源,而是对"入閤仪"兴废主张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鸿门宴》中有一段话:“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到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里的“步走”,有的注家解释作“徒步逃走”讲(如王伯祥先生的《史记选》),总感到于文气有不顺的地方。①沛公放弃了车骑,“脱身独骑”,看来沛公是骑马了。其他四将骑马了没有?如果四将骑马,那么“独骑”“步走”应如何解释?如果四将不骑马,只沛公一个人骑马,这四将怎么跟得上沛公的马速呢?怎样对沛公实施有效的护卫呢?②沛公还没有动身,项羽就派陈平出来召唤他了。沛公为了迅速回  相似文献   

18.
围班制度即木兰行围制度,它的产生与清初帝王北巡有直接关系。清统治者入据中原后对蒙古族王公“从龙入关”的功绩眷念不忘,于是便巡行塞外,进一步巩固他们之间政治上的联盟。这是新形势下抚绥蒙古的一种形式。 顺治帝在八年(1651年)四月首次出巡塞外。他先后在塔尔虎、谟护里伊扎里河等地,会见翁牛特、厄鲁特、巴林、土默特、乌朱穆沁、蒿齐忒等部王公。各部纷纷进献驼马,顺治帝则一面赐宴,一面赏以银币、甲胄、弓矢、缎匹。继顺治后,康熙帝在十六年(1677年)  相似文献   

19.
柳泽泉 《当代学生》2012,(Z2):36-37
刚读完这一组高中生写的考场作文,我不由地想起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们的学生,能在这几"入"几"出"之间,努力锻炼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情节围绕促织的得失展开,成名一家的命运系于一只小小的促织。一家的悲欢随促织的得失而变化,读到悲处,让人悲伤痛心,读至喜处,却不能让人高兴,反使人陷入无尽的悲凉之中。我们从“喜”中可以体会到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人生的凄惨。下面,笔者就从“喜”的角度来谈谈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粗浅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