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数学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发现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常常是被动地学习数学,机械的模仿和重复的演算,缺乏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之后,对数学内容常常感到陌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后,在做练习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数学离生活比较遥远,就会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程改革发展中教师一直在努力追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顺应了数学教学注重人文性、关注人的发展的新理念。因此,在数学改革实验中,教师应该利用激励机制把孩子的求知欲激发起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都爱学习数学,学得主动、活泼。现在的数学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一部分孩子上课总是处于被动的、消极的状态,甚至还有抵触情绪,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在课堂上表现为胆怯,不敢主动举手、不敢发言、不敢回答问题。就是老师请他们回答问题时,也常常不敢回答,表现得很害羞。这些孩子往往被同学取笑为“小笨蛋”,是老师心目中的“学困生”。其实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并不笨.也不差,只是他们思维较其他孩子迟钝一些。更主要的是他们自信心不足。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老师常常羡慕化学老师,说我们能利用化学实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确实,通过实验,孩子好动的天性在化学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也让他们时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化学教师也乐于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观察教学意图.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习惯成就未来。"小学低年级是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事例,从教学语言、教学情境、教具直观、内容趣味、师生习惯等几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以求商榷。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习惯成就未来。"小学低年级是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事例,从教学语言、教学情境、教具直观、内容趣味、师生习惯等几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以求商榷。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00后"的孩子,普遍存在不爱动手、不愿意动脑筋的现象,他们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在山区,小学生同样思想意识薄弱,没有良好的条件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学生接受新知识、爱上学习就成了所有老师的难题。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热爱学习,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怎样让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的意识得到提高呢?简单地说一下我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说来,教师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常常把丰富复杂的教学程序简化为"明算理、重练习"的认知活动,从而导致课堂变得机械沉闷,且乏味无激情。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的瞩目成就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紧密相连,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因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快乐教学法"。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爱绘画,绘画是他们表达想法的途径之一,他们喜欢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运用画笔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亲近大自然,激发兴趣。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教室,看着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孩子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数学成绩会得到很大提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自觉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培养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无论哪种学科,只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进行探索、研究。很多孩子觉得数学比较枯燥,单调,对这门学科缺乏兴趣,从而导致他们厌学,所以,对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从内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去发现数学问题并积极动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意识不知不觉就会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快速发展。所以,要提高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就一定要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游戏活动、加强动手操作、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也只有这样,才会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赋予数学教学强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数学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发现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常常是被动地学习数学,机械的模仿和重复的演算,缺乏对数学知识的真主探索.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之后,对数学内容常常感到陌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后,在做练习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数学离生活比较遥远,就会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程改革发展中教师一直在努力追求的方向,通过趣味数学来提高学习兴趣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教学实践中采取的各种有趣的数学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一位老师比较关心的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可以带领着学生去主动探索,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激励教育是一种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孩子潜能的新型教育方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受欢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面对的都是喜欢被鼓励的孩子们,所以在课堂中老师的激励可以促进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成长,他们在自己的幼小心灵中会对自己更加自信,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主要对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孩子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比较、实践、构建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这门学科,素以准确性和逻辑性著称,是一门高严谨度的基础学科,但同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它也以乏味枯燥著称。幼儿园的孩子们通常以3岁~6岁居多,这部分孩子正处于好动、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阶段,他们做每一件事情,尤以兴趣第一为尚。故要让这部分孩子学好数学,就要把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将这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演变成他们兴趣所致的爱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为日后数学教学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脸像花朵般的灿烂,心像水晶般的纯洁”,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表现欲望强,却又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很不稳定。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校无关的东西。于是,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蔼,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因此担任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发挥优势,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每个孩子都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不断感受数学学习乐趣。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利 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帮 助孩子发展兴趣,积极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正确引导他 们。好的学习兴趣,能够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正确 的引导方式,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本文探讨了兴趣教学法 如何应用于具体教学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许多学生对几何都有一种望而却步的恐惧心理,认为几何是最难学的内容,他们害怕几何证明题,不会几何证明题,不愿意学习几何,这些情景笔者深有体会,相信许多老师也有同感.确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数学学习的转折点,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需要突破的"瓶颈".大部分学生在接触到推理论证后,数学成绩开始下滑,并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在几何学习中的种种表现而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这个问题也常常困扰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