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事关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性质。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向高质量发展,客观上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丰富思政理论课的输出形式,使思政课变得"有滋有味"。手抄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丰富传统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是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极强的交互性特点为高校思政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带来新的视角。本文基于微博互动特性的基础上构建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是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极强的交互性特点为高校思政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带来新的视角。本文基于微博互动特性的基础上构建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思政课的要求,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这是现在高校需要解决问题。本论文主要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进行阐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希望为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郭萍 《科教文汇》2016,(4):11-12
健康的人格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加强,但学生的人格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针对这种状况,高校有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人格教育,从整合现有思政教材中的人格教育资源、在思政课中扩充和深化人格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等方面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当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着力点,对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学内容、课堂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实现路径,真正实现思政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入脑入心,使大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为视角,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高校中的作用,提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思路,从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网络平台和心理辅导几个层面,勾勒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为视角,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高校中的作用,提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思路,从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网络平台和心理辅导几个层面,勾勒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促进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把自媒体和思政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必然选择。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中介和教学环境4个方面,探索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应对路径: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思政课教育的引领作用;加强思政课教学管理,实现思政课教育的有效性;加强思政课教育多元融合,探索思政课教育的创新发展;加强思政课文化建设,筑牢思政课教育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王辰成 《科教文汇》2020,(12):56-5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让大学生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引导大学生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使命的核心课程。本文依次从重要意义、现存问题以及发展路径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的“主阵地、主线条、主渠道”地位,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成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代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条途径,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助力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理念,是推进思政课建设工程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从高校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耦合视域透视可以归纳出,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终端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协同功能。探索高校协同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需要进一步从学理层面梳理高校协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运行机理,从共管、共建、共享等方面建构机制,突出协同功能,明晰高校之位、高校之为,高校之本。  相似文献   

13.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成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代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条途径,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由于专业课与思政课存在分离的现象,部分专业课只注重专业素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培养。因此,各高校都在积极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充分发挥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效应。金融类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科专业知识,也要全方位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曹裕霖 《科教文汇》2008,(34):15-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关系到民办教育事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民办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理应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该文旨在通过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国家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挑战,分析高校思政课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形式、教学考评、教学模式上的转化,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本文分析了以"消费者行为学"课程为例的高校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探讨了利用重要人物、典型案例、科学实验为切入点的思政融合教育内容,总结了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的思政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更加强调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学涉及科技、人文、艺术和经济等学科,其多学科交叉的特性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设计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可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育人目标,找准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切入点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从"教"走向"育",形成价值引领、能力达成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的育人新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慕课作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政课教师和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应充分把握这一教学改革的契机,探索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的慕课。本文从教育学和传播学角度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慕课、课堂教学和教材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课堂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出勤率低,逃课,考前突击背书。有些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学也存在或多或少的轻视心里,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承担。经验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课难度丝毫不亚于其他专业课程。不但要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搭建思想教育合作平台,还要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水平,对学生注重思想引导,把思政课融合专业知识,融入行业企业文化,融入行业道德规范,并借黄河科技学院校成为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专业教师与思政老师协同育人新方法,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