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阶段是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起步阶段。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理解语词的要求和方法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综合起来可以看到,词语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将语境还原,让学生经历其特定语境背景下的感性现实,从而获得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二学段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如何让词语教学充满灵性呢?一、借助表演,感悟词义教学《金子》时,我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一、二自然段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写下来。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写出以下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通过朗读,在基本理解词语意思的基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综合起来可以看到,词语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将语境还原,让学生经历其特定语境背景下的感性现实,从而获得情感升华,深入理解鲜活立体的词语。那么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表达作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王捷 《青海教育》2013,(9):42-43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立足语言,运用多种品词析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要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做出相应的、不同层次要求。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小学生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提高研究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词语是构成课文的细胞。词语的理解离不开它所在的特定语境,因此,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但是对第一、二学段的学生而言,联系上下  相似文献   

9.
正词语是组成文章最基本的单位。反过来也可以说,词语是获取文章基本信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切入点。关于词语教学的目标,"课标"在三个学段中分别这样表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一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词典和生活积累  相似文献   

10.
陈长征 《教师》2015,(4):17-18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中年段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分别做了如下描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对照低中年段理解词语教学目标,不难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词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理解词语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是中年段词语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年段都突出强调了词语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李建生 《云南教育》2007,(9S):20-21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读写例话”的教学内容,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要求。所谓句子含着的意思,就是指文本中的某些句子隐含着言尽意不尽或者弦外之音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熊倩 《南昌教育》2006,(1):32-34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笫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扶手,是字、句、段、篇的纽带。一、二年级是学生积累词语和初步正确运用词语的关键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学段的词语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课文是学习语文的媒介,是"词  相似文献   

16.
《我和企鹅》是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用词要准确”。根据这一重点,在三篇讲读课文后的练习中都安排了相应的训练内容。如,读写词语、词语境空、替换词语比较意思等。《我和企鹅》则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作者用哪些词句来表达“我”对企鹅的喜爱。课文中写企鹅的词语,有的是生词,要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其意思,有的虽然不是生词,但在文中有特定的含意,则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其意思。词语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整体认识课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分析和讲解。一、抓住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大纲》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饲语,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很有意义。首先,能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上下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把第二信号系统和第一信号系统联系起来,使抽象的词语成为可感知的对象;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明确概念,掌握词语使用的范围,也是确定多义词词义的有效方式。其次,有助于学生掌握词语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句、段、篇的理解,有效地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  相似文献   

18.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词语理解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理解得正确深刻。《狼和小羊》一文中,「碴儿」一词是提契全文的重要词语,教学时,抓住这个词,提出什么叫「碴儿」,「狼找了那些碴儿」,「为什么要找碴儿」等问题,要求学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作答,学生在思考回答过程中,不但理解了「碴儿」意思,而且掌握了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19.
韩非 《基础教育研究》2010,(12):33-33,35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段词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为:“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那么如何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特点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呢?下面以《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教学为例谈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词语教学的目标是这样定位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里实际上提到了两类词语的教学:一是“关键词”,是能够体现文章特点,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在教学中要体会它们表达情意的作用;一类是“生词”,是学生不认识或不熟悉又要求识记的词,在教学中要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来理解它们的意义.这两类词语在同一篇课文中有时会出现交叉,即有些词语既是生词,又是关键词;当然也有时是分开的,如学生并不陌生的词,在某课非常关键,要重点研读;或有些词并不特别重要,却是学生难写难记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这里我们着重研究如何突破关键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