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位妇人正驼着背静静地坐在轮椅上,窗口的灯光勾画出这位93岁老人的轮廓。我问她为什么要来养老院。她说她丈夫在他们结婚73年后去世了。  相似文献   

2.
“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之中苏、辛”的易安居士李清照气质俊爽开朗、超脱豪迈。与封建社会其他的大家闺秀很是不同,婉约词人的骨子里有着不为众人所意想的豪放。这种气质体现于她的诗词中,频频出现的“酒”意象便可视为一种例证。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美丽的故事一《唯一的听众》。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父母不愿意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练习。突然,她听到一个老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  相似文献   

4.
三个老人     
一个主妇看到三位白胡子老人坐在她家门前。好心的主妇说:"你们是不是饿了?请进来吃点东西吧。"老人们问道:"男主人在家吗?"主妇答道":他不在。"老人们回答:"那么,我们不能进去。"她的丈夫回来后,知道了这件事情说:"告诉老人们,我在家里,请他们进来吧!"于是,主妇出去请老人进来。  相似文献   

5.
今年68岁的韩常英是个命运多舛、心地善良的老人,丈夫已去世多年,无儿无女的她靠拾荒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6.
误解与伤害     
误解与伤害郁文一次偶然,碰到了F的父亲,我问起F的现状,老人不太情愿而又无可奈何地告诉我:F与她的丈夫分手了,并且将她的电话给了我。挂号码拨通后居然是一家公司,且言称这个电话一直伴随了她们七八年了,我意识到一定是老人记错了。颇费了点周折,我从另外一个...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学习》2007,(9):12-13
老人一直很想能有个孩子,但是他和年轻的妻子膝下无儿无女,于是就叫了自己的侄子来一起住。老人的做法把脾气暴躁的妻子给惹怒了。当她的丈夫热情地欢迎年轻人到来  相似文献   

8.
盛小霞 《课外阅读》2009,(24):53-53
一天,一个妇女在自己的房子外,发现站着三个长着很长白须的老人。他们看上去又冷又饿。虽然妇女的家里不富有,丈夫出去干活也没有回来,但她还是向老人们发出了邀请。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一位老人与一群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一天老人与世长辞,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呜叫,久久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10.
一个妇女看见有三位老人坐在她家的前院里,就对他们说:“我想我不认识你们,但你们一定饿了吧那就请进屋吃点东西吧!”“我们不会一起进屋的”一个人异口同声地答道“为什么?”妇女感到奇怪其中一位老人解释道:“他叫财富,这是成功,而我则是爱”他补充道,“现在你回屋去,和你丈夫商量一下,愿意让我们中的哪一位进去”妇女便进屋把一切告诉了她丈夫。她丈夫说:“我们请财富吧,让他进来,使我们的家充满  相似文献   

11.
<正>在网上,我认识了一位外国老人,她叫伊瑞尼·阿达穆,住在遥远的塞浦路斯,70多岁。我很惊奇,一个外国老太太,怎么能用这么流利的中文跟我聊天?我问她:"您到过中国吗?"她飞快地用汉字回过来:"没有。"我说:"那您一定在当地的汉语专修学校学习过啦!"她的回答还是否定的,她告诉我,她的汉语是跟她的丈夫学的,她的丈夫是个华  相似文献   

12.
56年前,她追随信仰,跟从丈夫返乡务农从教,无悔建设家乡;如今90余岁高龄的她,情怀不变,本色不改,始终严于律己,心系群众——龚全珍,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的夫人,用品格和信仰谱写了一曲爱与奉献的生命长歌。他的梦想她的坚守二十多年来,每次从睡梦中醒来,龚全珍老人仿佛  相似文献   

13.
一个大热天,热气像一条热烘烘、粘乎乎的毯子,包裹着人的全身。作家茹志鹃焦躁不安,为的是这天气,也为的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她刚从大庆油田采访回来,正在写一篇题为《离不开你》的报告文学。故事说的是一个技术员的妻子刘桂芬。在丈夫工伤被截去双臂以后,她瞒着老人,带好两个孩子,不仅把丈夫照顾好,还给了丈夫勇气,并帮助他重新开始了工作。素材相当丰富,于是茹志鹃从大庆回来的路上,就动起笔来。  相似文献   

14.
门槛     
正2013年9月19日晴夕阳的余晖洒落在西边山坡上,天色已经黯淡,左邻右舍都和自己的家人围在餐桌旁,享受着中秋节庆的美好,唯有她还坐在门槛上,叹着气,张望着村口的一条小路,似乎,在盼望着什么。听村里的老人说,她的人生是不尽人意的。36岁那年,丈夫无情地抛下她和7个年幼的孩子,永远地离她而去。送行的那天,她趴在丈夫的棺材上,哭得撕心裂肺,身后的一群不懂事的孩子似乎也从她的哭声里读出了什么,也哭了起来。哭声和在一起,散满村里  相似文献   

15.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那天,狂风夹带着雪花,提前送来了寒冷的夜晚. 鲁兹太太开始费力地关店门.自从丈夫鲁兹走后,她独自经营着这个零售店已经10多年了,只要她想,她总能在这屋子里看到鲁兹熟悉的身影,仿佛他从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她实在是舍不得把这个小店盘兑出去,尽管她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16.
冰心,本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州,1999年在京逝世。她是现代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和语言大师,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享有“世纪老人”的盛誉。“五四”运动期间,冰心在燕京大学读书时,便开始了文学创作。1923年,冰心从燕京大学文科专业毕业,后来她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并结识了她后来的丈夫,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文藻。1926年回国后,她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46年随丈夫去日本,在东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以后,冰心夫妇假借赴美任教的名义毅然辗转回国。她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像小说《斯人独憔悴》、诗歌《繁…  相似文献   

17.
扶起老人,扶起社会良心 “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的一句话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而在厦门这个以温馨著称的城市,不乏“扶老人”的温暖故事,它们都带给了我们一些感动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爱心食物     
波特夫人是我多年的邻居,早些时候,她的丈夫因心力衰竭去世了,现如今,她的视力又日渐衰退,而且,她还患有骨质疏松症。她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我一直为她的孤独和她的饮食担心。她的食欲很差,同时还缺乏生活下去的信心,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她不太愿意把精力放在烹饪上。我们两家之间虽然只隔着一条安静的街  相似文献   

19.
读者朋友,首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对住在农村的老夫妻非常恩爱。家里的一些力气活都是丈夫抢着干,而妻子也从来不让丈夫插手做饭这类的事。妻子突然病故之后丈夫也自杀了。说起老人自杀的原因,村里的人说由于老人从来没有做过饭,妻子去世之后老人的生活无法自理,他的生活一团糟。有时好心人会帮他做顿饭,但是这终究不是长久的办法。老人在无法解脱对妻子的思念与生活无着落的痛苦中用自杀解决了问题。 这个发生在成人中的故事看似与教育无关,但是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最初的反映,就是把它与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行为重叠在了一起。故事中妻子的爱使丈夫失  相似文献   

20.
挚爱无痕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那天,狂风夹带着雪花,提前送来了寒冷的夜晚。 鲁兹太太开始费力地关店门。自从丈夫鲁兹走后,她独自经营着这个零售店已经十多年了,只要她想,她总能在这屋子里看到鲁兹熟悉的身影,仿佛他从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她实在是舍不得把这个小店盘兑出去,尽管她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