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作为依据,从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综述了运动单位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运动单位在一块肌肉中的分布、记数和分类。运动单位的放电特性和收缩活动,一块肌肉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力量水平运动时运动单位的募集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人们对运动单位进行训练的方法学研究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领域内,对活体肌肉的研究已不再仅限于动物,对人体骨骼肌的研究正在广泛地进行。每一块人体骨骼肌都由数百乃至数万根肌纤维构成。各种不同的肌纤维组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肌肉,以适应生活及运动的需要。骨骼肌的分类可以根据需要从组织化学、生  相似文献   

3.
人类和动物骨骼肌的特性在科学论文和一般文章中颇受重视。文章记述了不同类型肌肉纤维的收缩和代谢特征,肌纤维是怎样排列进入运动单位的,运动单位是怎样参与不同的运动练习的,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肌肉中肌纤维的组成和酶活性方面有什么区别以及不同训练方式对肌纤维的影响。用针刺法从人的肌肉中取样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并不困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人体大约有500余块骨骼肌。由于这些肌肉的收缩使关节活动,身体才能得以运动。这些肌肉中的每一块由数个到数百个,甚至上万个细胞(肌纤维)所构成。每块肌肉由几种性质不同的纤维掺杂在一起和互相镶嵌着。人体每块肌肉中肌纤维的分布如何?因运动而引起肌纤维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肌肉强度工作,会导致肌肉最大力量瞬息间减小,在运动单位水平上显示该变化与它的等长收缩力时间(f—t)曲线的变化有关。所以疲劳时力的产生速度与放松速度都降低了。人体在疲劳前的条件下,等长收缩力产生的曲线是受肌肉结构影响的。例如,受肌纤维分布的影响。这可能与肌质释放和摄取钙离子有关。另一方面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运动单位或者相应的肌肉,它们的耐疲劳网力不同,富有FT纤维的肌肉在反复动力性收缩时最大力最下降比较快。为进一步调查肌肉组织结构方面的重要性或疲劳特征,将特意研究集中在综合考虑神经肌肉的机能变化上,并着重研究具有不同肌纤维组成成分的受试者,在间歇等长收缩疲劳工作时测定了肌肉收缩和放松的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Hull,M.L.等人对自行车蹬踏过程中下肢八块主要肌肉在五种不同蹬踏条件下测取的EMG(肌动电流图)和IEMG(积分肌动电流图),综合分析了这些肌肉的运动及影响肌肉运动的因素。此研究有如下几个目的: 一、决定下肢主要肌肉的运动范围; 二、研究不同的脚—踏板联接对肌肉运动的影响; 三、在恒定蹬踏速度下,建立蹬踏肌肉运动水平和平均功率输出的关系; 四、探寻肌肉运动和座垫高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短时肌肉功率是指神经肌肉系统在短时间全力运动时单位时间内的作功能力,是评价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在系统收集和分析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短时肌肉功率的概念、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爆发力是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肌肉输出功率的大小,从外观上看就是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表现出来的跑、跳的速度和幅度。这一能力取决于运动员肌肉的力量、肌肉的收缩速度,肌肉功率输出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运动的具体表现。这里所说的肌肉力量主要包括肌肉的最大抗负荷能力、肌肉力量的最大输出速率等;速度是指运动员快速完成动作的速度;而动作速度的配合则需要身体协调运动,身体协调运动指  相似文献   

9.
<正> 一、协调能力及其重要价值在运动训练中,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练习动作或技战术活动的能力。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要求机体的各个方面都被动员起来一起参与。几乎所有的运动技术,都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某一块肌肉去独立地完成。机体在运动  相似文献   

10.
我们每一次击球时,使用的不仅仅是某一块肌肉的力量,从人体运动力学来说,击球所用到的力量是若干块肌肉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传递出来的。肌肉的运动有先有后.首先是大块肌肉,然后是小块肌肉。我们称之为“联动”。  相似文献   

11.
投掷铁饼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掷运动员在整个投掷过程中,不是一块肌肉单独参加工作的,是由整组肌肉参加运动,不过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参加运动的程度各不相同。执行运动的肌肉可分为四组:原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在任何运动中都是由一系列肌肉群执行不同的功能而完成的。它们的功能又可以互相转化。在投掷过程中,就是由肌肉收缩而引起的运动,旋转的速度是由两腿的作用而获得的。在预摆时铁饼向体后,身体以右侧为轴,进入旋转髋关节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以骨盆的中线为轴,转动时上体稍有前倾,随着重心向左腿移动,变  相似文献   

12.
单大卯 《体育科研》2003,24(4):16-20
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长度、肌长度变化速率、肌力臂等肌肉功能参数以及肌肉功能的动态变化,是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训练学等学科领域中十分关注的课题,它们对于深入探讨人体运动规律、肌肉的神经控制与工作特性以及制定肌肉专项力量训练方案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将以人体下肢肌肉附着点(肌肉起止点、代起止点)、关节转动中心在相应环节基准坐标系中的坐标为基础,建立适合于活体应用的下肢肌肉功能模型.该模型不但能详尽地定量评定下肢于不同状态下肌肉所具有的潜在功能,而且也能获得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下肢肌肉功能参数的动态变化状况.同时,本研究通过步态分析的实例,初步检验了模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肌肉活检技术的广泛使用和肌肉分析种种新方法的采用,使人们对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好的了解,从而能够在肌肉分子、超微结构及生化水平上对训练所引起的种种适应性反应进行研究。人体骨骼肌由各种不同的运动单位所组成。姿位肌(如比目鱼肌)拥有更多的慢收缩、抗疲劳的Ⅰ型纤维,而时相肌(如肱三头肌)则拥有更多的快收缩但易疲劳的Ⅱ型  相似文献   

14.
董洪园  李春  苏玉林 《体育科技》2010,31(3):68-72,80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技术,分析运动员在不同的横向移动速度下相关指标的变化特点,探寻影响提高速度的主要因素,为日常训练提供科学依据,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对象:国家男排副攻手5人,均为备战奥运会、且由地方各省队挑选出来的优秀运动队员。方法:采用表面肌电测试,研究不同运动员在多次横向移动过程中各项肌电指标的变化特点。以多次横向移动为研究变量,运动员完全模拟比赛情况进行移动,采集身体双侧腹外斜肌、臀大肌、臀中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内收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肌电信号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运动快时与运动慢时单位时间内积分肌电值的对比结果表明:准备阶段臀中肌、摆动阶段臀大肌和蹬地阶段内收肌,快时的单位时间内积分肌电值低于慢时。反映出这些肌肉的适当放松可以使原动肌更加充分的收缩,说明日常训练中对肌肉的专项训练应"有的放矢"地进行。(2)运动快时与运动慢时肌肉贡献率的对比结果表明:准备阶段腓肠肌、股内肌、股二头肌、臀大肌;摆动阶段胫骨前肌、臀中肌;蹬地阶段腓肠肌、股内肌在完成各阶段过程中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它肌肉,说明这些肌肉为完成动作的主要原动肌。(3)各队员训练背景差异较大,一些队员的技术动作存在一定错误。应参考科学的肌肉动员顺序使技术动作合理化,提高运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加长性收缩这个术语是近年新出现的一个训练术语.现有的来自前苏联的大部分文献似乎表明,他们在训练中使用了不同形式的加长性收缩练习,而这种练习能使爆发力显著地改善.爆发性能力或爆发力的定义为力量除以时间.它的改善表现为力量的增加(力)和时间的缩短(速度).一般来说,爆发性项目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是紧密相连的.一、加长性收缩爆发力训练的目的之一,加长性收缩在一个快速的爆发性收缩中募集数目尽量多的运动单位(肌肉纤维).肌肉研究表明,在一次正常的最大随意性收缩中只使用相当少的一部分运动单位.田径各个项目几乎都在使用的心理准备,就是一种为募集较多数目运动单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学习技术的过程当某一技术被掌握后,一个神经肌肉运动通路程序也就确立了。通过各种练习和技术性强化练习,使这一程序得到巩固。神经肌肉通路包括:脑神经细胞、脊神经、肌肉神经元和受上述神经作用的肌肉运动单位。上述组合决定了参加运动的肌群和单块肌肉以及它们收缩的顺序。这样,整个动作程序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7.
10s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过程中股直肌sEMG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信号指标探索全力蹬踏功率自行车运动过程中股直肌神经肌肉活动特征.方法:以8名专业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以自身体重8%的负荷全力蹬踏功率自行车运动过程中股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利用时域分析、小波包分析、非线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提取RMS、MNF、10~50 Hz频段能量、C(n)指标,通过观察不同运动阶段内各分析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索股直肌神经肌肉活动特征.结果:RMS 和C(n)表现出随运动时间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0~50 Hz频段能量在蹬踏启动后快速衰减,之后保持稳定.MNF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变化不大.结论:10~50 Hz频段内的能量随肌肉力量的减小而递减;神经系统对股直肌支配的紧张度降低、股直肌收缩和舒张的转换节奏加快等原因引起c(n)在开始阶段增加,而其之后的下降可能与肌肉内ATP、CP耗尽引起的肌肉疲劳有关;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温度的变化、肌肉深部和浅部运动单位募集数量变化、肌肉力量和肌肉硬度的变化是RMS产生变化的原因;整个过程中MNF在不同阶段内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运动过程中影响MNF不同因素的作用相互抵消有关.  相似文献   

18.
儿童青少年“拉长-缩短周期”(stretch-shortening cycle,SSC)运动能力受到年龄增长过程中肌肉、肌腱结构以及神经肌肉适应性变化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法,归纳儿童青少年SSC运动发展的肌肉、肌腱结构特点和神经肌肉适应性机制,并概述年龄增长对SSC运动能力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向成年期转变过程中,肌肉体积、肌纤维长度和肌肉羽状角均有所增加。同时,肌腱的尺寸和力学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刚度。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提升,表现为牵张反射活动增强、主动肌和拮抗肌共同收缩减少,以及预激活水平和募集高阶运动单位能力提升。以上变化对SSC运动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系统性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和力量训练后,儿童青少年SSC运动能力可以得到改善,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下肢肌肉起止点三维坐标研究概况 自从Borelli时代(1608—1679)以来,许多生物力学专家都在不断地,逐步深入地探索人体运动的机制和规律。其中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分析人体运动时跨过各关节肌肉的肌拉力及关节中所受到的力(即骨对骨力),就是一个非常重要而饶有兴趣的课题。然而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观点来看,由于跨过某一关节具有某一种功能(如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等)的肌肉并非单一的;对于同一块肌肉而言,所具有的功能也  相似文献   

20.
速滑起跑下肢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目的肌电图可以直接反映不同肌肉在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国外已广泛利用肌电图这种手段,研究运动中完成某一动作时各种肌肉的活动情况。为了提高我国速度滑冰的运动水平,合理地有效地指导训练,对速滑起跑动作中不同肌肉活动情况以及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