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对于一个带电体系的静电能,应包括每个带电体的自能和带电体间相互作用能。所谓"自能"就是将一个带电体看成无穷个带电微元,将这些无穷多个带电体微元从无限分散状态聚集成该带电体,外力所做功的大小。所谓"互能"则是将带电体系统中,各带电体从现在位置彼此分开至无穷远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所做的  相似文献   

2.
崔村友 《天中学刊》1997,12(2):97-98
1能量诸概念的含义自能:指带电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能量.其值等于把这个带电体系的每一个小块从无限远离状态放到一起组成这个带电体系时外力的功.由于元电荷为无限小带电体,不能再分,所以每个元电荷的自能为零.互能:指一个带电体系与另一个带电体系的相互作用能,其值等于把各个带电体系无限远离时,电场力的功,或:把各个带电体系从无限远离状态放到应有位置时外力的功.电位能:指处于电场中的带电体,由其位形所决定的能量,是电行与场原电行之间的巨能.静电能:指静电体系的总能量,它包括目能和互能两部分.2带电体系静电能的…  相似文献   

3.
电场能一般用公式W =∫v12 (D·E)dv或W =∫v12 ε0 E2 dv计算 ,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陷 ,它忽略了带电体的自能和它们的互能 ,为此对带电体系的静电能、自能和互能的关系作以下探讨 .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静电场时学生普遍反映具有诸多能量的概念:如带电体系的静电能,带电体系的相互作用能,孤立带电体的自能,连续分布的带电体系的静电能等.这些能量概念,又有与之相应的公式,而这些公式在静电场能量中扮演的角色及所处的地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本文把一些概念和主要公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静电能是电势能、自能和相互作用能的通称,静电场能量就是激发电场的带电体系的静电总能量.同时还澄清容易混淆和产生误解的问题,并给出几个典型例题的多种解法,从中找出解题的规律性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讲授“电磁学”的静电场能量问题时,由于概念及所用公式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和说明.一、带电体系的互作用能、自具能与电势能1、互作用能(简称互能):“互能”定义;把带电体系中各带电体从无限远离状态放到应有位置时外力的功.所谓“应有位置”即指该体系中各带电体有相互作用时的相对位置.由这种相对位置所决定的体系的电能是为互能,由此看出互能是属于整个带电体系的,是随体系中各带电体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量.2、自具能(又称固有能):“自能”定义:设想把一个带电体无限分割成小块,将每一小块从无限远离状态放到一起组成这个带电体时外力的功.由此看出,自能是属于带电体自身的,是与该带电体和其他带电体相对位置无关的量.  相似文献   

6.
带电体系静电能中自能和互能是一个相对关系.一般电磁学教材中处理都较简单,使其过于抽象和难于理解.本文通过点电荷系统静电能的建立过程和实例分析,可更好地理解自能和互能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静电能问题,有关公式较多,但对它们的来源、物理含义、适用范围及其区别和联系则往往混淆不清。本文就其中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望能达到弄清问题的目的。 一、静电能 电荷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电场力,而任何物体的带电过程都是电荷的转移过程,所以在形成带电体的过程中,外力必须克服电场力作功,因此必须消耗外界均能量。根据能量  相似文献   

8.
带电系统的静电势能是在系统的形成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转换而来的,其总静电能应等于诸电荷元的自能和电荷元之间的互能之和,在电场中没有电荷的地方也有能量,亦即能量定域于电场之中。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带电物体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一个带电的气球能吸在玻璃上,它的原理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相同吗?用摩擦带电的塑料尺子靠近细细的水流,可以看到水流发生偏转,它的原理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相同吗?若改用四氯化碳液体代替水流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要弄清楚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对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物理机制有所理解。本文先建构一个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物理模型,然后再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一道静电学问题的讨论本刊在1998年1~2合期的“问题讨论”栏中发表了阳军老师的文章:“能量守恒定律在这里不适用吗?”文中对一道静电学问题给出了5种解法,解的结果却得到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由此作者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在这里不适用吗?文章刊出后,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学推导对静电场中所涉及到的静电能、电场能、自能和互能之间的能量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各种能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学推导对静电场中所涉及到的静电能、电场能、自能和互能之间的能量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各种能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1 静电能的佯谬问题 在我校化学化工学院06级大学物理课程期末考试中,一道静电学中有关静电能的应用题,同学中的解法各式各样,得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结论,考后有同学由此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在这里不适用吗?"的疑问,在此有必要提出来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荷系统的组成,建立电场,是外力作功的结果.外力通过作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于电场之中.这其中,外力移送同种电荷构成带电体时外力的功值称为带电体的固有能,而将带电体移送到某种相对位置时外力的功值叫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这静电的总能量则为带电体的固有能和相互作用能之和.本文将用外力功和电场力功的观点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讨论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电磁学中,可以利用电场的选加原理求解某些特殊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例如,参考文献[1]、[2]中典型的问题是在半径为民的均匀带电球体中,挖去以O2为球心、以R2为半径的球中的电荷。如图所示,O2至原球心O1的距离为a,已知带电部分的电行体赛区为p,(a+R2)<R1。计算空腔内的电场分布。象这样的问题,通常就可以利用电场的迭加原理,即把空腔中的电场看成是一个以q为球心、民为半径、均匀带电体电荷密度为p的带电体和一个以q为球心,民为半径、均匀带电体电荷密度为一p的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的法加。容易证明在空腔内的电场是均匀电…  相似文献   

16.
陈玉奇 《物理教师》2014,(6):F0003-F0003
(2013年第30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第4题)一电路包含内阻为RE、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和N个阻值均为R的相同电阻,有N+1个半径为r的相同导体球通过细长导线与电路连接起来.为消除导体球之间的相互影响,每个导体球的外边都用内半径为r0(>r)的同心接地导体薄球壳包围起来,球壳上有小缺口容许细长导线进入但与其绝缘,如图1所示.把导体球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编号为1到N+1,所有导体球起初不带电,开关闭合并达到稳定状态后,导体球上所带的总电荷量为Q,问导体球的半径是多少?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相似文献   

17.
将一个个孤立的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从分散的无限远处移至一起,则构成一个带电体系;移动每一带电体要克服静电力作功,根据功能关系,这个总功的值就等于带电体系的相互作用能W_互=A'。  相似文献   

18.
拆去地线后电势还为零吗安徽砀山二中孙继宁静电感应实验是中学物理静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这里我们讨论其中的一个细节问题,就是把一个带正电的小带电体A(这里视为点电荷)移近一个中性导体球B,将导体球B接地后把地线拆去,若其它条件不变,间这时导体球B的...  相似文献   

19.
热量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吗?──也谈能量的转化及守恒定律的应用山西忻州教育院郭家一大家知道,能量的转化及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当然也是物理教学中的一条主线.是解决很多物理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要正确地应用定律,必须对定律的内涵准确掌握和深...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道常见的关于静电吸附的习题:将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通草球,结果会怎样呢?公认的结论是:小球先被吸引,接触后发生电荷的转移,结果使通草球带上了与带电体上相同的电荷,于是,同种电荷相斥使通草球立即离开带电体.这一观点也见于人教社版的初中的物理课本(第二册,P.123第四题)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的《初级中学物理第二册教学参考书》(p.154).课本上称通草球被吸引接触后会立即离开,参考书上则给出上述分析.但实际上,这个结论是可以商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