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家信箱     
发球的双脚是开立还是并拢问:职业选手在做好常规的一脚前一脚后的准备姿势开始发球时,有些选手把后脚移了上去,有些则停留在后面,到底哪种方式更好呢(北京读者刘志东)答:发球的力量来自正确、合理、协调的动作,从脚、腿、髋、上体、肩臂、肘.腕直到拍头击球,在整个动作过程(力量传递)中,保持身体的平衡非常重要,一旦身体失去平衡就会破坏力量的传递,不但失去力量而且丧失准确性。职业选手发球时后脚动作都与保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优秀棒球选手的挥击动作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力图描述出我国棒球选手目前挥击动作中髋、肩、腕等关节的运动状态和它们与甜点之间协调制约的关系,以及挥击技术动作中上述有关环节及时制动的生物力学原理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握手寒暄本来是欧美人士的礼仪习惯,如今已发展为世界性的‘见面礼’。握手的动作虽然简单,但每个人握手的方式却不尽相同。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伊莲嘉兰在一本专门研究人类行为与性格关系的著作中指出,一个人与他人握手时所采用的方式,最能反映出他的个性。以下是她列举的8种握手方式及其所反映的性格类型。一、摧筋裂骨式:握手时,紧抓住对方手掌,大力挤握,令对方痛楚难当。此类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  相似文献   

4.
<正> 仰卧推起成“桥”是小学二年级的教材。初学者由于年龄小,往往不易掌握动作要领。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挺髋与推撑这两个技术环节,反复进行练习,仅用两学时(4次课),使95%的学生基本完成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其中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动作完成得比较好。具体教法如下: 一、垫上做挺髋练习  相似文献   

5.
积极送髋技术在短跑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新坡 《中华武术》2005,(10):46-47
送髋技术是指跑动中人体骨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主动积极地围绕支点的垂直轴进行转动的动作过程。该过程贯穿于跑的每一个动作周期,即在跑的支撑阶段,骨盆绕支撑腿一侧髋关节的垂直轴进行的旋内动作;在跑的腾空阶段,骨盆绕骶椎关节的垂直轴发生旋前旋后的动作。目前,积极送髋技术的优势被许多专家和教练员所认识,但是对积极送髋技术的力学基础和具体作用仍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运动实践中“屈髋”是运动员最易犯的一技术性错误,它也是技术规范所“忌讳”的一种不正常病症。无论是田径、球类还是体操项目,许多动作都要求向前送髋,而不允许屈髋,因为屈髋会影响动作的实效性,降低动作质量和效果。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人们对此非常关注,都试图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此进行有效的诊治,我通过多年的实践及理论总结出四种诊治“屈髋”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跪膝后倒练习:   1动作要领:跪膝后倒、挺胸、挺髋,动作幅度逐渐加大,持续时间 (每次 )不少于一分钟。   2练习目的:①发展髋…  相似文献   

7.
高低杠历来是我国女子体操队的强项,但自1999年天津世锦赛后,我国高低杠水平开始走下坡路,在以后多次国际大赛上没有上佳的表现。其原因是我国选手原先掌握的反吊类优势技术已被各国选手所掌握,而衡量高低杠水平的标志性技术——高难"飞行"动作和换杠动作却不占优势。因此,本文通过比赛录像观察与文献资料法,分析第25-28届奥运会高低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飞行"动作和在此期间的世界锦标赛中出现的高难"飞行"动作,并结合体操评分规则修改和器械变革,论述了高低杠"飞行"动作技术发展与演变,以及每一阶段的技术特征,为我国女子体操高低杠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作者所建立的对艺术体操成套动作进行整体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对五个单项世界最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世界优秀选手的成套动作基本上是由“难度性组合”和“表现性组合”构成,揭示了各个单项“起始组合”、“终止组合”、“同类连做组合”、常用身体动作和常用器械动作以及二者的结合等方面的共同规律及各自的特点,进而对优秀选手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质量的提高提出了若干新颖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设置靶模具和信号灯,运用两台CASIO-EXFH25摄像机对两名国际级散打和泰拳选手后横踢动作进行同步拍摄,采用APAS系统(美国)进行三维视频图像解析,用Megwin Me6000表面肌电同步肌肉活动信号,对中泰横踢技术各运动环节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关节速度和角度变化特征,肌肉动员顺序、肌电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揭示技术动作内在规律,以期为鞭腿技术动作的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体操教学大纲中有少数的动作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头手翻就是其中之一,许多学生经过刻苦的练习仍然无法掌握这个动作。因此我们仔细地从中分析他们的错误,结合教学经验并查阅有关资料,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举出几个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一、头部滚动原因:头着垫部位不是用前额上部而是用头的顶部,因此容易向前滚动,其中有部分学生是受前滚翻动作技术的影响。纠正方法:1掌握头手翻和前滚翻两个动作不同的动作要领。2做动作时颈后肌群要用力,保持抬头姿势,用前额上部着垫。二、伸腿展髋过早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仰卧挺髋滚球练习法把学生分成数组,分别仰卧在垫子上, 两腿屈膝大小腿大约成100°夹角,两臂放在身体两侧。左手持一排球,然后用力向上挺髋。同时,使排球从臀下滚过,右手把球接住,身体恢复成开始的放松姿势。重复以上动作,再挺髋,右手滚球,左手接球。数次练习后,把排球换成篮球,提高挺髋的高度、速度。此练习挺髋时头、肩、髋、腿的动作,都与过杆一瞬间的杆上动作相似,对于增加学生的空间肌肉感觉,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田径运动跑和跳的技术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师经常用“送髋”二字来提醒或纠正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在田径运动教科书中,也能看见“送髋”这一术语。因此人们对送髋动作在跑和跳的技术中的重要性,有着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对送髋动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映在教学训练中,有时采用了一些不利于送髋动作的练习,有时提出了一些不利于送髋动作的要求。当分析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时,普遍反映出我国跑的运动员骨盆灵活性不如外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三人操项目冠军与我国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分布的均衡性上还不够合理;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的组别上与冠军选手所选的一致,难度组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均衡性方面要优于冠军选手;我国选手成套难度动作的级别与冠军选手相比还有差距,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也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4.
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背越式跳高“挺髋”技术的教法和步骤,能够使初学者尽快掌握“挺髋”的方法。一、结合人体解剖生理特点,比较分析“挺身”和“挺髋”动作,澄清学生动作概念上的模糊认识1. 根据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分析“挺髋”动作的关键是要把起跳时的“摆动腿”下放,如果摆动腿不下放,髋关节就伸展不开,因而无法做“挺髋”动作,试想一下,摆动腿不下放,髋关节只能呈“V”字窝髋状态,就无法做“头和脚”背向的相向运动,也就做不出“桥”的动作,通过以上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摆动腿下放”的重要性。2. 用挺身…  相似文献   

15.
采用摄影测量的方法,在全国短道速度滑冰“攀登杯”系列赛长春冰上训练基地比赛现场,实时测试了杨阳等4名女子运动员在5圈追逐赛中的弯道技术动作,分析测试结果作者认为孙丹和王春露髋、膝动作的协调性较好,有利于取得较好的蹬冰效果,特别是王春露髋、膝动作协调并且关节伸展幅度大、时间短,更有利于提高弯道速度。七台河队的杨扬在所测定的这段弯道上无明显蹬冰动作,以自由滑行通过弯道;长春基地的杨阳弯道蹬伸比较积极,但髋、膝动作配合欠佳。  相似文献   

16.
从艺术体操运动训练的实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图像分析、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艺术体操旋转类身体难度动作发展的趋势和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旋转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选手成套动作中就旋转类身体难度在动作数量上与世界优秀选手差别不大,但难度的类型不够丰富,在难度价值层次上,世界优秀艺术体操选手多使用复合难度和混合难度动作,而我国运动员则较少使用。在比赛中,旋转类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上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差距显著。旋转度数达不到所填报的分值、旋转轴心不稳,旋转快结束时出现小跳或移动、自由腿过早下落、在旋转时器械技术完成差等都是重点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上的竞技水平,本研究采用录像资料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等,对第14届健美操世锦赛女单项目中我国选手与冠军选手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艺术分是拉开我国选手与冠军选手的最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我国选手音乐的组成和结构上略逊一等,出现了4次无效音效和3次4拍乐段;2)我国选手与冠军选手移动路线多样性上平分秋色,但操化单元数量以及空间转换数量上均少于冠军选手;3)我国选手在表演细节上也逊色于冠军选手。今后需强化音乐和成套动作的编排,并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超越极限     
《当代体育》2012,(32):84-85
助跑、撑杆、起跳、越杆、落地。对于撑杆跳选手来说,这几个动作应该一气呵成。不过,对于古巴选手拉扎罗·博尔赫斯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伦敦奥运会男子撑杆跳预赛中,这位古巴选手遭遇惊魂事件。当他在试跳5米35的高度时,腾空的那一瞬间比赛用杆突然断成了三截。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奥运冠军和前苏奥运决赛选手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找出了前苏选手在姿势结构、动作配合和用力方式等方面和冠军的差距;并发现前苏获奖选手只在屈肘速度这一项指标上低于冠军,影响了动作的配合,其余指标有的与冠军持平,有的优于冠军。  相似文献   

20.
在田径跑跳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师经常用“送髋”来提醒或纠正学生和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在田径教科书中也常看见“送髋”这一术语,因此,人们对送髋动作在跑的技术中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对“送髋”动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分析国内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动作时,普遍反映,我国短跑运动员髋关节的灵活性不如外国运动员好,动作幅度小,向前推进的效果差,影响步长与步频。而步长与步频又是直接影响短跑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想提高短跑成绩,必须重视“送髋”环节,即骨盆的正确运动。抓住了这一环节,就可以大大增加步长和步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