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书之所以要出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使知识传播出去保存下来。出版社把人类创造的知识,编印成书,通过流通环节,让读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本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现在却存在着:书写成了,却出版不了;书店存书积压,可读者又买不到需要的图书。即所谓的“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原因何在?多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是一种恶性循环。“出书难”,并非谁不让出版社出书,而是因为征订数量少,开印亏本。“卖书难”,难在书店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买书难”则是“出书难”、“卖书难”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十余年来,图书市场一直存在“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的非良性循环。一方面是需要的买不到,该出的出不了,书店在两者之间勉为其难。另一方面是出版社以一波接一波的热门书、热点书非常明显地引导市场,书店也紧跟形势,推波助澜。但热门书毕竟不是常备书,有大热必有大冷。浪潮一退,出书、卖书、买书依然是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书价上涨幅度较快,而出版物品种的增加,既限制  相似文献   

3.
卖书难、买书难、出书难这老调重弹的问题经过出版、发行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图书供求趋势有所缓和。但是,从近几次的图书订货会反馈的信息看,图书订数正呈下降趋势,新一轮卖书难、买书难、出书难现象又有重演之势。一、产生的诸多原因从卖书难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脑体倒挂,分配不合理造成“有钱的不买书,买书的没有钱”。在门市部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读者拿到一本好书,但一看定价高又恋恋不舍地把书放回原处;(2)十五大以后,部分工矿企业进行结构性调…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发展超级书店林穗芳书越出越多,书店越来越少,卖书买书越来越难,研究如何使发行工作摆脱这种困境,已成为出版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我国年出书量早在1992年就已超过9万种,但读者比图书产量更关心的是在市场上有多少种书可供选购。订书如“隔山买牛”,书店要...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书业界一直存在着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买书难与卖书难并存。据《中国图书商报》报道,在连续四年的全国读书调查中,一直在追问读者一个问题:现在买书难吗?读者认为买书难的比例四年分别为1995年80%,1996年59.5%,1997年 59.8%,1998年 43.5%。尽管近年来买书难的问题逐年减轻,但迄今,仍有四成多读者的购书愿望得不到满足。对“买书难的原因何在”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如下三种答案,暴露出书业营销中的三大问题。有20%的读者回答:“买书难是因为出版社很少出版或没有出版我需要的书。”近几年来,库存问题成为困扰出版界的一大难题。1995年、1996年、1998  相似文献   

6.
千帆 《出版史料》2003,(3):26-33
迎“难”而上20世纪80年代。“买书难、卖书难、出书难”的呼声甚嚣尘上。小读者买不到心爱的课外读物;老教授摆地摊儿推销自己写的书;排好版的学术著作收不到订货数;多卷集必须成套征订的“行规”,使一些好书不能及时和读者见面……图书流通渠道不畅,发行体制改革的方针亟待贯彻。  相似文献   

7.
当前图书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以下简称“三难”)现象,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步伐极不合拍,妨碍着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其症结何在?现试予剖析,以寻求高校图书馆自办图书发行业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借书     
“买书不如借书……”——这是徐特立同志总结的“三不如”读书经验中的第一个“不如”。我们在《买书》一文中不是提倡买书吗?何以见得“买书不如借书”呢(?)书,是应该买的,特别是常用的和有保藏价值的必备书。徐老也不是一概反对买书,而是主张买书和借书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我们想想看:自己买的书再多,比起藏书广博的图书馆来,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总离不开去图书馆借阅;自己藏的书再多,比起周围的同志、同事,以及亲朋好友的藏书来,总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往往你有的他无,他缺的你有,共同求知上进,也离不开彼此借读,互通有无;自己买的书再多,还常常没有借书  相似文献   

9.
出版社要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成为既是图书的出版者,又是图书的经营者,如果不完善自身的经营体制,那是不可能的。而加强和改善出版社的发行工作,恰恰是完善出版社经营体制的重要环节。一、必要性、迫切性近年来,出版改革的成绩是不小,可“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的“三难”,没有得到全面缓解,从某些情况看,反倒更加严重了。到底什么样的书存在“三难”呢?“难”的不是通俗性的文艺作品和一般畅销书,而是学术性较强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
一般图书主要是指除课本(含大中专教材)、图片类(含年画)以外的各类图书。这类图书从征订到出版的品种数量最多,读者面最宽,但是,销售比重却不到20%,且有每况愈下的趋势(剔除列入文教类和少儿类的教辅读物)。读者喊买书难,作者喊出书难,书店喊卖书难,出版社亦喊出书难。究其原因,过去一直停留在出版社怪书店订数上不来,书店怪出版社选题有偏差,出书质量上不来。尽管店社双方都想尽了办法,仍收效甚微,困境依然是困境,无法走出沼泽地。那么,这令人焦虑的“沼泽地”究竟是缘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1.
国人长叹“出书难、买书难、卖书难”久矣,此“三难”成了阻碍中国出版业前行的一个怪圈。因而,东渡扶桑后,首先欲探知的便是:这个怪圈是否也在此地作法?此地又有何法器能够降“怪”?几番察看,多方探询,发现此“怪”在日本也颇嚣张,不由引发一些新的思索。国内出书难,主要体现在学术著作出版难上,一些内容过专的书当然更是难上加难。在日本,此类书景况照样不妙。日本琦玉大学教授大塚秀高写了一部研究中国小说版本的专著《照世杯》,由日本汲古书院出版。据他亲口所述,是自己掏腰包印了300本,每  相似文献   

12.
“买书难”和“卖书难”的问题,在大面积“书荒”基本解决之时起就突出起来了,屈指算来,已有五个年头了。出版、发行部门,也断续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打破新华书店的独家经营,推行“三多一少”的发行体制改革,特别是提倡出版社自办发行,大力发展集体、个体书店等。问题是奏效不快。最近两年来,“买书难”有所缓和。现在反映“买书难”的读者,主要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特别是一些专业读者。这些读者,有文化、求知欲强,一旦买不到需要的书,往往写询问信、责问信,以至向党政部门反映,向报社投稿批评,形成了一股社会舆论。这应该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经常收到来自边远地区和农村读者的来信,反映他们买书的困难。有的基层团委反映:“为了买《共青团员怎样要求自己》这本书,跑了几个县,路费化了一大笔,书的影子还没有见到。”有的农村青年来信说:“要买本有用的书,真比找对象还难。”有的少数民族读者甚至说:“在他们那里,想买一本心爱的书,比等兔子头上出角还难。”读者一再呼吁,要求帮助他们解决“买书难”的问题。鉴于读者的这种迫切需要,从去年五月起,我们决  相似文献   

14.
利用学术会议展销已出版的相应的学术性较强的书籍,可以解决买书难、卖书难的问题;同时与读者个 人直接接触,可以了解他们的购买动向,获得反馈信息,从而为策划选题提供依据,同时也利于改进出版社各方面的工作。 1.变滞销为“畅销”。学术专著读者面窄,书店不愿进货,出版社亦难以同每一个相应的读者建立联系,书与特定的读者间缺少互通的桥梁,造成供与求的阻断,库存增大,资金积压,出现买书难、卖书难的情况。学术会议,不论是讲座式还是研讨式,现场售书都会大大烘托学术文化气氛,与会者会比平时有更强的购书欲望;同时,某方…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书刊市场真繁荣.面对许多装帧精美,内容诱人的书,真不知道该买什么。走到书店信手买几册自己中意的书.拿回来慢慢欣赏真是最大的幸福。每当这时.我又会想起“文革”中买书之难。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两年来,出版业的舆论普遍认为图书市场不景气,社科类学术著作尤其不景气。不能说这不是事实。当然,谁也不能否认前几年社科图书的的确确“热”了一阵子,由于多种原因,终于被轮番登场的其他“热”(诸如畅销小说、武侠、养生、气功、相术、生活实用类等等)挤到角落里去了。是社科类学术著作“无用武之地”了?恐怕不能这么武断地下结论。因为作者出书难、出版社卖书难、读者买书难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一  相似文献   

17.
作为知识传递媒介的图书馆,一直是在读者与书本之间充当桥梁作用。在当前卖书难、买书难的困境中。可否发挥并延伸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牵起一条纽带,构筑新颖的“为书找人,为人找书”渠道,为缓和这种窘况尽一份力,正成为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由上海图书馆全国新书展销厅和《新民晚报》新民读书沙龙于5月4日~6日共同主办的首次“学术著作跳蚤书市”,在这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一、书店卖书的方式。从我懂事会买书起,就有个印象:书店与一般商店售货方式不同,到书店指名要什么书的有,但很多都是自己浏览一遍,有合口味的随手买一本,没合口味的,就走了。旧社会摆书摊、卖唱本的都懂得平摆单搁放在地上,任人选择,而现在(已有十多年了)把卖书当成卖香烟、肥皂,隔着柜台由售货员支应。要哪个拿哪个。谁好意思三番五次麻烦售货员呢?卖书这一行,向来都不把它看成一般的商店,而是把它看成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有没有“买书难”》在《出版科学》发表后,有同志问,美国有没有“出书难”和“卖书难”。 关于“出书难”,我问过美国朋友,没有得到明确的断然的“有”或“没有”的答复。这问题比较复杂。我国有一段时间大声叫唤“出书难”是由于印刷力量不足。这问题大约在10年前开始得到解决,近年来出书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图书广告是传播图书发行信息、加速图书商品流通的一种宣传方式。它通过各种媒体,包括报刊、电台、电视台、橱窗、征订目录和其它宣传图书或报道图书服务内容的各种印刷品和书写品,把读者和发行者、出版者联系起来。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图书广告是出版发行工作的“信息工业”。要活跃图书市场,解决或缓解“买书难”和“卖书难”,使“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不成为一句空话,就必须重视这项“信息工业”的建设,尤其是重视它的基本建设——图书广告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