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现在的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认为跟教师没有语文意识,或者说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是否有语文意识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是兼具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既要进行道德情操的教育,又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授课前既要探讨学生的心理状态,又要研究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进行情感教育就成了语文教师教好语文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把自己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之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之魂。  相似文献   

3.
论语文教师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语文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实施语言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本文从三个层面论述了语文教师的心理素质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问题,语文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集中体现于具有教育机智,教学能力和人格特点等三方面,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把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和提高心理水平作为整个职业生的基本任务,不断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克服倦怠心理,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刻苦磨砺,追求是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目前,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教学参考书。如不改变这种情况,就很难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以求教于语文界同行。一、什么是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也叫教师教学用书。语文教学参考书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用以指导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理解和贯彻教学大纲的配套用书。它由富有经验的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写,旨在帮助广大教师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的精神实质、明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有关事项、丰富教师的理性认识、提供教学思路、介绍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帮助…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的语文情怀影响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更影响学生未来的情感思想,生活与职业。语文教师的语文情怀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捷径。  相似文献   

6.
从事语文教学几年了,发现农村小学的语文成绩与城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探索一条适合农村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是摆在广大农村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儿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如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让课堂富有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下面笔者淡淡对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角色定位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语文教学就学科特点来讲,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语文教材具有很多很好的德育内容,是语文课进行德育活动的有利条件。其次,语文教学的各个重要环节均可实施德育活动。再次,语文课外活动是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德育工作对语文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促使每一位语文教师向创新型的教师转变,开阔视野,树立语文教育观念,不断提高驾驭语文教学的能力,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扎扎实实用语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语文的世界,虽然是一个美的世界,但是语文老师如果不讲究教学艺术,就不能让语文的美放射出光彩,而且会使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就难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由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上得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赞同,并且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有效的途径是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语文教学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语言阅读基础并提高写作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重点分析了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以及当前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现状,并提出一些适合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其从事语文教学活动所必备的核心素质,是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语文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应具备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主要采取四种自我监控策略;语文教师培养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的方法是多样的。本文正是从三个层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语文教师的自我监控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课外活动在语文教学和提高学生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语文教学只重视课内教学,学生课外语文活动太少,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少语文功底。一节语文课学生读书的时间往往只有十来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的提问所占据,特别是进入初三后,学生被动地紧跟教师赶进度,学生要做的只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  相似文献   

14.
目前,语文教育的基础阵地仍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追求“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课程”,这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全面深入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语文教学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也是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学。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师,是学生喜欢的、敬重的教师。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点应该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而前者更为重要。事实证明,学生喜欢语文教师、敬重语文教师、佩服语文教师,就会喜欢语文学习,给语文学习带来巨大的内驱力。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模仿和学习借鉴的榜样,但学习语文、学习文化、学习做人过程中自主选择出现困惑时,教师应当成为最近的、最好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如果教师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如果学生不相信教师说的一切,没有把教师当成学习的引导者,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意志投入到教师所引导的教学中,就不能接受、感悟、内化、实践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缺少了这一切,还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吗?还是有效的语文教学吗?因此,教师的文化示范和情感导向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常宇 《教学随笔》2013,(10):19-20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出现课堂上热闹非凡却收效甚微、语文课被上成其他课、语文教学越来越功利化且越发不受重视等现象。语文教学中语文因素的逐渐迷失、语文味变得越来越淡,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有对新教改的误读、对考试制度的迷失等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来确定语文因素、给学生更多的原始阅读时间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够较好的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涉及面很广,除了语文本身外还包括教人说话、交际、做人等方面。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这些因素渗透于整个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成才。  相似文献   

18.
田力 《广西教育》2007,(6B):11-1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事倍功半的现象成为困扰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语文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的大量的教学活动不能立竿见影地收到相应的成效,同时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没兴趣、上不上语文课似乎没多大关系。语文教育中的教与学之间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使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得到有效的改变,成为了摆在语文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阅读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引起了语文教师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向图书馆延伸。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美感的实现是教师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教学活动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处于心灵愉悦的和谐状态。要完成初、高中语文教学美育的任务,关键是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感。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把握语文教学美感的总体特征;努力塑造教师美的形象:精心创设美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