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游戏是幼儿认识外部世界、实现自我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创设适宜幼儿具体情况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我发展。优化幼儿园游戏活动,需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好解读准备,发现真实的游戏需要;贴近幼儿的学习方式,讲究方法,关注游戏经验的生长;优化游戏与学习的融合角度,把握发展水平,支持没有"围墙"的游戏。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由于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游戏中反映出来的内容简单,情节单一、零散。针对刚入园孩子的这些游戏特点,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使角色游戏达到其相应的教育意义和目的,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和适时的指导。一、创设环境为幼儿扮演角色做好准备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投放适合的材料,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从而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去。可以说,游戏的准备,是游戏顺利开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教师明确结构游戏开展的价值和内涵,是避免陷入指导误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游戏主题进行时间、空间及材料规划以做好游戏准备;在游戏过程中应把握时机,适时介入;组织好评价环节,通过幼儿互评等多种方式启发幼儿对游戏行为进行反思并逐步整合经验,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凸显结构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角色游戏的准备角色游戏的领导开始于活动之前的准备。首先是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扩大幼儿的认识范围,为游戏提供素材。幼儿大部份活动时间在幼儿园里度过,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散步、参观等活动让幼儿获得一些经验.但这种活动很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因此,教师可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如通过幻灯录像等多种途径去开拓幼儿的视野,使幼儿了解成人的劳动与生活。这些感性认识将成为角色游戏所需的部份经验,幼儿在游戏中将对其进行取舍、组合,借助语言、动作、表情,在想像的环境里扮演出角色。所以,教师必须做好为幼儿获得最初步的生活经验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关注幼儿活动情况,评价富有个性;关注幼儿情感体验,评价紧扣经验;关注幼儿长远发展,评价趋于多元;更要站在幼儿的视角,了解幼儿的需要,实施有效的评价,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婷婷  盖玉泽 《天津教育》2023,(28):162-164
<正>自主游戏分享是指教师通过对幼儿游戏中表现的观察和解读,使幼儿游戏中建构的个性化经验辐射到集体范围,为下次游戏的开展做好经验和材料等方面的准备,而组织幼儿就其开展的自主游戏进行讲述、交流和分析的活动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教师要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由此可见,自主游戏分享环节是提升游戏质量、促进有效师幼互动的关键环节,组织好此环节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自发自愿游戏,因此必须从幼儿身心、材料、环境等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更好地促进游戏发展,使幼儿多方面提高。本文从幼儿身心发展、家长资源、幼儿园资源三方面准备入手,阐释角色游戏的构建和准备。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许多创新意识、创新灵感都是在游戏中无意产生的,要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游戏中进行.教师在游戏准备中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材料的制作;在游戏进行中要适时地引导:在游戏完成后要针对游戏中的问题积极评价,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3):42-43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的能力是核心专业能力之一。本文以中班"毛衫店"主题角色游戏为例谈教师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行为与能力。本文提出教师要敏锐捕捉幼儿游戏的兴趣点,帮助孩子生成新的游戏主题;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根据游戏进展情况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从而支持游戏情节的不断深化;教师要给予幼儿游戏空间规划、材料提供的支持等方面保障幼儿开展游戏的条件,从而引导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要想使幼儿顺利地开展角色游戏,并有较大的收获,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材料的准备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开展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教师除了要提供部分主要的商品玩具外,还应提供大量的可以“以物代物”的材料,因为这比现成的玩具和实物更能激发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想象,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据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游戏的需要,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对创造性游戏必须积极领导。下面谈几点看法。一、为开展游戏作好准备精神准备:教师应有目的地通过幼儿的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使幼儿获得各种知识。幼儿的知识面越广,创造性游戏的内容也越丰富。物质准备:包括游戏场地、设备、玩具及“建筑”材料等。能随着幼儿的想象来变换它的使用目的的游戏材料如小木棒、纸片、线绳之类,更要准备充足。二、在参加游戏中领导游戏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获得知识,从而构建儿童精神世界。角色游戏作为创造性游戏之一,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对主题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满足在日常生活中的愿望,人格得到了尊重,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在游戏教育中起重要作用。那么,教师要如何指导幼儿参与角色游戏,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呢?一、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班是幼儿升入小学之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幼儿升入小学的准备,比如如何与陌生同学交往、如何与他人更好的合作,小学之后班级规则更多,幼儿该如何适应等等,都是这个阶段要考虑的问题。在区域游戏中,角色扮演是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区域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增强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保证幼儿在身体情感、社会交往、学习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通过自主游戏,能够帮助幼儿认识与观察社会,建构起丰富的生活经验,并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幼儿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那么,教师如何在自主游戏中为幼儿提供指导呢?一、材料准备唤醒幼儿生活经验学龄前幼儿对于事物的认知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自主游戏有利于幼儿深入理解与学习,让幼儿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增强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材料,作为现实生活与自主游戏的连接点,唤醒幼儿的经验记忆并将其转化为真正能为幼儿所用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5.
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角色游戏 ,更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手段。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感到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能促进幼儿能力、个性、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怎样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呢 ?具体做法是 :一、丰富经验 ,理解角色角色游戏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 ,是社会性的游戏 ,只有让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才能产生玩游戏的愿望。因此 ,必须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角色的作用 ,如 :小班开展的“娃娃家”游戏 ,在游戏开始之前 ,我要求幼儿回家了解 :“你家里都有谁 ?爸爸、妈妈在家里干什么家务 ?谁辛…  相似文献   

16.
江晨 《学前教育》2023,(23):46-47
<正>当幼儿同类游戏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游戏内容简单重复的情况,就像案例中所描写的那样,游戏材料不断累积,游戏水平却难以提升。对此,只要教师捕捉到幼儿的发展点,与幼儿共同讨论,多角度支持幼儿游戏不断“升级”,就会为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一、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材料,让幼儿手脑并用,发展幼儿各方面智能。1.提供开展科学游戏的玩具和材料为了培养幼儿认识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我们准备了小电动机、灯泡、电线,让幼儿接线路做电动玩具,初步了解电的用途,还有浮沉游戏材料、磁控游戏材料,摩擦起电的材料,在玻璃或镜子上画图画、表演土电影和制作简单幻灯片等,幼儿通过试验物体的运动或观察物体的变化,可以了解物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获得直接经验。2.准备能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我们为幼儿准备了纸板上的跳舞衣、外套、儿童头型等,让幼儿练习扣纽…  相似文献   

18.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主要特点之一,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就不能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达不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为了增强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兴趣,我作了以下的尝试:一、注重游戏环境的创设组织体育游戏时,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营造游戏活动的环境.如在组织游戏“炸敌堡”(大班游戏)前,我首先通过道具来引起幼儿对此项体育游戏的注意,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加幼儿对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用橡筋设置了30厘米高的障碍物“墙”和30厘米高的“封锁钱”,还运用各种形似“敌堡”和“手榴弹””的器具,布置敌我两方阵地,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给幼儿穿上“军  相似文献   

19.
游戏评价是幼儿游戏经验的提升,也是下一次游戏准备的依据。如何突破评价的传统模式"讲"和"评",运用新的模式进行有效的游戏评价?文章针对角色游戏的开展,运用了"画图""设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幼儿回顾游戏,分享经验、构建发展,使评价更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卢良燕 《天津教育》2023,(27):114-116
<正>民间游戏是人们经验传承的结果,其内容与形式符合幼儿的需求。在幼儿园活动中融入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初步感知体验,让传统文化在幼小的心灵生根萌芽。本文以分析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为出发点,提出教师可以开展民间游戏主题活动,让幼儿形成初步经验与兴趣;顺应幼儿需求,生成丰富的游戏项目,如体育游戏和休闲游戏;更新材料和组合再创的形式,对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将游戏活动与五大领域整合,促进幼儿多元发展。与此同时,要重视基于家园共育的渠道开展民间游戏,让民间游戏走入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